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几年的默默践行,生命化教育深深地根植在我们的校园.教师们与之心心相印,尤其,是令我们乡村学校生发着朴素的诗意与生命的韵味.可以这样说,是生命化教育理论及实践导引着我们,共铸美好教育.……  相似文献   

2.
仙游县郊尾中心小学系"生命化教育"课题实验学校.我校始终以"生命化"的教育理念开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所有的教学行为都要回到学生是否幸福这个基础上"、"所有的学校管理都要回到教师是否幸福这个基础上",这是教育价值的最终皈依.而学校管理中的教师评价制度直接关系着教师并最终影响着学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化情境中,人文教育忽视了生命的美学化和人性化品质,这侵蚀和危害着现代教育以及市场化社会。人文教育不等同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在本质上是美学化的生命品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主要是综合能力培养。人文教育的美学化品质与人文知识和技能应该一体化,但人文课程因流于表面化、形式化而无法保证其培养的生命品质。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面旗帜,要让生命教育落实在学校生活之中,落实在课堂之中,就需要创造生命化的课堂、生命化的校园。生命化教育的探索在八闽大地上悄悄地展开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生命化教育思潮逐渐兴起,并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生命化教育实践也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不断得到深化.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决定教育的成败,教师良好的生命素养决定生命教育的成败,这也是生命教育得以落实的核心所在.以生命化教育为研究视域,提出生命化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思想素养等基本素养,以及独特的生命意识、人性的生命领悟、平等的生命教育、爱心的生命情怀、创新的生命活力和赏识的生命态度等构成的独特素养,以期为生命化教育在师资质量保障方面提供理论借鉴和启示,构建提升生命化教育教师素养的基本策略、重要内容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2004年,生命化教育伴随着张文质老师一行走进了我校,在生命化教育征途中,我们已经开始了起步,开始了跋涉。虽然坎坷,虽然崎岖,虽然我们曾迷茫过,但有幸参加  相似文献   

7.
生命化教育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依据人的生命特性,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适合生命发展的教育环境.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不仅指向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指向教师的发展.生命化教师专业发展以关注教师生命状态为前提.教师生命化专业发展的实现需要教师具有天职观念的职业体认,"生命在场"的自主发展态度,当好范本的职业责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由教育内容的抽象化和生命内涵的现实化之间的矛盾、教育培养方式的产品化与生命存在的个体之间的矛盾、社会物质的丰富化与生命信仰的匮乏化之间的矛盾引发而形成的.因此构建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会热爱与尊重生命尤显重要,且迫切.  相似文献   

9.
生命化音乐教育的使命及其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音乐教育是最接近生命本真的教育,生命化音乐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要切实解决我国当前音乐教育和音乐普及中的问题,使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方面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必须回归其生命的灵动性,构建生命化的音乐课程并以生命教育的理念进行音乐教育和教学.本文试图通过对生命教育以及音乐教育的本体论解读,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的现存问题,探索我国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使命,为构建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命关怀视野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生命教育的建议,指出高校应挖掘生命教育的潜力和优势,构建和谐校园:转变观念,树立生命意识;将生命教育融入课程内容,变"知识课堂"为"生命课堂";生命教育实践化;生命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生命教育教学研究化;生命教育机制化,从而构建全方位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1.
女性教育盲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教育是女性生命质量、自身价值实现的基础条件.在我国传统文化乃至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奴化、物化、同化、性化等诸多女性教育盲点.校正传统的妇女观,把性别意识纳入科教兴国决策主流,引导女性参与发展是全党、全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已日渐显露。历史的发展呼唤着生命教育,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回归到受教育对象之个体的生命世界之中,以实现教育的生命化与生活化。  相似文献   

13.
2004年5月,我参加《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笔会,并带回大量“生命化教育”研究资料及先进经验。由此拉开了我校“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的序幕。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和探索,“生命化”之花已在我校悄然盛开,并成为农村教育一道亮丽风景线。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我深知,生命化教育的朝圣路是一条神奇的生命之旅,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探险之路.在生命化教育的朝圣路上,我们将"直面生活,直面经典".  相似文献   

15.
李锐笔下的神女形象的意义在于:它呼唤着女性生命中的纯净、高贵及永恒气质,与不断堕落的现实生命品质傲然对抗.这些女性身上的神性生命品质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的傲然态度,对于生命深深的敬畏,以及由敬畏而生的悲悯.这种对世界怀有的悲悯之心是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及爱护.李锐笔下的神女是对市场化年代被欲望化的女性生命和人类生命的升华,同时也净化着当代人的生命品质.  相似文献   

16.
“生命化教育”的理论源头、中国人民大学黄克剑教授提出了教育的三个维度,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先生进一步认为,生命化教育就是对可能健全的生命的成全。“课堂生命说”告诉我们:数学课堂是一个载体,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灵思感动启悟学生的灵思,促使学生成为个性丰盈的个人,使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道德教育是基于生命的教育,只有德育生命化,才能真正激活生命,促进生命发展。但是目前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德育效果低下。本文从德育方式、方法不尊重学生的生命独特性;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工作者缺乏生命教育意识和相关知识;校园文化氛围缺乏生命关爱四个方面论述了学校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缺失的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尊重学生的生命独特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塑造生命化的教师;创设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希望能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听讲座之后     
2004年9月,在陈校长的带领下,有幸接触生命化教育课题。当时张文质老师带着“生命化教育”课题如一股和煦的春风悄然地进了我的校园,他为全体教师作了“回归生命教育”的演讲。在会上,张老师对教育工作热爱与  相似文献   

19.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在判断教育、选择教育、实施教育、评价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它决定着教育活动发展的整体走向,并成为教育目标、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实施与评价的主要依据。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生命化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以儿童生命为基点,以儿童生命特质为教育教学实施的依据,并以儿童生命和谐发展为目标诉求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笔者将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入手,来反思传统艺术教育中的异化现象,分析和探讨其生命化价值取向的内涵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就业压力大,情感挫折、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突出问题,使大学生要直接面对众多人生的考验.事实上,经常都有大学生自杀或杀人的报道见诸报端,尤其让人深思的是很多大学生(研究生)本身就是学习心理学或生命科学的,也会走向不归路.为什么这些"天之骄子"却承受着这么多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呢?这已表明现代教育必须关注生命教育,而迫切需要的生命教育一直被严重忽视,不少高校教师连生命教育这个名词都没听过,更让人心痛的是许多高校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心理咨询的教师缺乏生命意识,缺少生命关怀,总认为大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是由于各种心理原因而引发的.其实不然,从对学生的调查和反馈的资料来看,大学生不和谐的人生状态,包括不正确的人生观、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身心失调以及精神信仰的缺失等,才是出现许多校园悲剧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实现大学生的人生和谐,最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大力开展以和谐人生为主题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