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社会工作的种类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的家庭服务体系,其主体主要有五类:一是政府主导的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家庭福利和家庭服务工作,如对残疾人家庭、五保家庭、低收入家庭的各种补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关系是每个家庭的幸福。在现代社会中,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3.
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和关注的课题。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灵,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自信,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需求,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精神,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都市中,大多数家庭的现实是夫妻共同负担家庭开销,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双薪家庭”。在双薪家庭中,如何理财?专家认为,夫妻二人理财意见出现分歧,通常是婚姻出现问题的征兆。每逢这个时候,夫妻间相互表达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伟 《科学咨询》2008,(19):13-1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最具活力的基本单元,是社会和谐的必然基础。本文就家庭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构建和谐家庭作肤浅探讨,旨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所谓特殊家庭是指与普通家庭有别、家庭成员构成特殊、缺少健全机制的家庭。特殊家庭相对于完整健全的家庭来说处于不利的弱势地位,这给生活在特殊家庭中的孩子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本文以一名特殊家庭学生为例,分析与思考如何通过教育与管理,使其重新走向健康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7.
家庭重塑是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的核心技术之一,在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分析萨提亚家庭治疗方法强调家庭重塑的原因,家庭重塑的特点,并从社会群体、文化和客观因素方面更分析家庭重塑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离婚家庭的增多,由离婚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也突现出来,其中,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离异家庭大学生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于正常家庭的学生,是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他们经历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心理状态的调整比正常家庭的学生更为激烈,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自我意识的提高和周围环境变化导致新的心理冲突的发生,常常会使这类人群中的很多人的心理健康危机问题显得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患者家庭养育方式的同异。方法,采用家庭养育方式问卷,调查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43例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养育方式。结果,显示不良的家庭养育方式是导致重性精神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两者家庭养育模式大致相似,母亲在养育过程中对子女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母亲对子女的干涉与保护与否对子女出现的病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儒家文化将“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这一方面是指治国与治家一样,即所谓的家国同构与同理,能够管好家庭自然也能治理好国家;另一方面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家庭是基本的组成单位,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和睦仁爱、井然有序,国家自然也就好治了。千百年来,这种文化观念在中国社会绵延不绝,得到各阶层广泛认同,表现出不衰的生命力,从而变成一种社会的价值。因此,人们心目中,家庭是精神的寄托,人生的归宿,随时可望从中获得精神、感情的慰籍和各种无尽的补偿。当今,在社会转型导致的个人生活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境况中,家庭所起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11.
家庭档案记录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家庭档案的基本特性及主要内容,并详细阐述了家庭档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家庭借贷是缓解居民支大于收、平缓消费的重要手段,而贷款价值比的约束迫使家庭的债务规模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与此同时,持续上涨的房价不断逼近贷款价值比约束,最终表现为消费的大幅度波动。基于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本文细致考察了房价上涨、家庭债务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1)家庭债务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杠杆显著,即使将样本细分为有房家庭与无房家庭,杠杆效应依然显著;(2)持续上涨的房价将显著促进有房家庭的消费,且这正向作用将被贷款价值比放大;而上涨的房价将抑制无房家庭的消费。(3)无论是有房家庭还是无房家庭,贷款价值比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即只有当贷款价值比增大到一定水平时,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将由促进转为抑制。(4)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作用在不同群体间差异明显,受教育程度高的城镇家庭,或者持有二套房以上的家庭,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3.
杨玲 《科学咨询》2010,(14):17-17
近年来,由于夫妻离异的增多,婚变已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家庭离异给整个社会生活笼罩上了的阴影,自幼缺父或少母的儿童在社会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家庭离异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在某种情况下离异对儿童心理发展也是有利的,关键是父母对离异的处理。已有的研究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家庭离异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上,本文将对家庭离异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谭珍 《科学咨询》2010,(7):19-19
“问题学生”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家庭因素是“问题学生”形成的重要因素。城乡“问题学生”家庭各具特点,其差异性具体表现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家庭经济上的差异、家庭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上的差异、家庭稳定程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我经常提醒他违反原则的事一概不能办,一点礼不能收,做到耐得住清苦,抵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守得住根本。”这是近日在豫西监察分局党总支组织全体监察员家属开展的家庭助廉座谈会上,分局副处级监察专员王经刚的妻子牛晓霞讲述的助廉体会。这次以“营造幸福美满家庭,构筑家庭拒腐防线”为主题的家庭助廉座谈会,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6.
许宏建 《决策探索》2008,(18):66-6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庭家风对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在反腐倡廉日益深入的今天,家庭因素对职务犯罪究竟有没有影响?如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家庭因素在预防、制约职务犯罪中的能动作用?基于此,笔者在对近150名职务犯罪服刑人员问卷调查后,结合近年来反贪案件中家庭环境对职务犯罪的影响及表现,作一粗浅的探析,以期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杨发仁 《决策通讯》2001,(11):22-23
先谈谈第一点认识,应当怎样认识农业产业化?怎么样实现农业现代化,在家庭联产承包基础上,能不能够实现农业现代化?开始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认为靠家庭联产承包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个看法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国家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可以容纳各种水平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张琼 《咨询与决策》2011,(11):64-65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前坪村是县教育局联系帮扶点,笔者曾到当地7个贫困学生家庭走访。经过走访,笔者对贫困学生家庭有了些认识和思考,以期抛砖引玉。贫困学生家庭的主要特征前坪村位于五峰采花乡西南部,总面积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00米。全村9个村民小组,595户,2012人,总劳力1275人。经济收入以茶叶为主。  相似文献   

19.
王建华 《科学咨询》2007,(14):25-25
“问题学生”从某个角度讲是“弱势群体”。由于学习成绩差,经常违纪、“倒蛋”,得不到家庭“呵护”,甚至被家庭“遗弃”。在班集体,他们是“三等公民”,得不到应有的“国民待遇”,享受不到相互尊重的平等权利。在有些教师眼里他们是老师的“对头”、“累赘”。他们的行为令家庭人伤脑筋,令学校老师、同学厌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反思:“问题学生”出“问题”难道是他们的过错?  相似文献   

20.
继“正能量”之后,又一个时代热词--家风,正风行神州。如旖旎的春风拂过亿万人民的心田,正释放着巨大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