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宏观上看,表现为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家整体竞争实力的增强,而从微观上看主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科学发展,就是将宏观实力与微观成就统一于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就是说最终要体现在人们生活质量上面。  相似文献   

2.
二十年改革开放的艰难而辉煌的历程,使我们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了更深刻的领会,那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然包含着两个有机统一的出发点: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和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彻底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在根本上的一致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上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正是既遵循了真理原则,又遵循了价值原则;即合乎规律性,又合乎目的性;既从社会物质…  相似文献   

3.
魏薇 《经理人》2011,(10):44-47
东软历史上有一段外人所不熟知的轶闻:曾经有一年时间,东软的名字变成了“宝钢东软”,因为宝钢曾在东软第一次上市前投资母公司2.4亿元,占东软一半股份,因此需要在公司名称里体现这一点,股份稀释后,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只有保持清正廉洁,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一、保持清正廉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保持清正廉洁,才能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我们党处于执政和领导地位,这一方面使我们党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大大增加了。从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利益这个根本问题上看,党群关系的主流无疑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能够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  相似文献   

5.
复兴不复兴,重点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跟我上”、坚持深入人民群众、坚持激发群众活力干劲等方面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提供可靠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江春 《决策》2010,(5):I0022-I0023
在当今世界的职业教育发展中,澳大利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职教体系。其许多做法无论是从模式上看,还是从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意义上看,对我们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事件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事件不断发生.究其原因固然是复杂的、多元的.但从其产生的政治根源上看党和政府机关中少数干部的官僚主义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突发性群体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官僚主义之所以会造成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其主要原因为:  相似文献   

8.
加强督促检查,是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举措。社会劳动部门与基层联系最紧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大力加强督查工作的落实,对坚持以民为本、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实践看,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着力把握好“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朱军 《决策与信息》2006,(12):25-28
从1978年至今的改革进程中,一路上留下了陈锦华深深的足迹:上世纪70年代,在“文革”的废墟上,助推宝钢;80年代一手筹建中石化;在主持国家体改委和国家计委的岁月里,推出了包括股份制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并亲历了通货膨胀、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的全过程。1999年后陈锦华出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他一生亲历中国经济改革的汹涌波涛,如今又在为中国企业发展而思索、奔走。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她的50华诞!5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新中国的50年,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的变革时代、辉煌的建设时代,是中华文明走向复兴的不平尺。时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主义统治的终结,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备受欺凌和屈辱的历史,民族独立了,人民解放了,国家统一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时代就要来临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迅速地医治好战争创伤以后,立即开始了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长征。在50年代…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一生是勤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回忆起来,好多好多的事情就在眼前,我们那时候天天见主席,怎么看怎么伟大,现在人们怀念他,是因为没有毛泽席就没有中国人民的今天。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曾对人的本质进行概括。他认为,从现实性上看,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志、朋友、亲人就是这种现实性社会关系的重要部分。如何处理、发展这些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党政干部却不能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李银桥编著的《毛泽东生活实录》,以丰富且鲜为人知的史料,使我们对毛泽东的个人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也从他对同志、朋友、亲人等关系的处理上,更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的伟大所在。毛泽东与同志、朋友、亲人相交,各有不同特色。他待人接物既很有原则,又很有人情味。他有…  相似文献   

13.
杨甫祥 《决策》2010,(4):I0012-I0013
近年来,明光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出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良好态势。但冷静分析,“喜”的背后仍有隐忧,“好”的背后还有差距,特别是在经济总量、资源利用以及规模发展上与全省其他4个县级市(界首、天长、宁国、桐城)相比还有很大距离。作为明光,当前必须做到“三看三醒”:看周边发展要警醒、看自身优势要清醒、看追赶跨越要觉醒,以超常的勇气、超常的举措和超常的努力,快马加鞭,只争朝夕,实现追赶跨越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对激情万丈的人民群众振臂高呼“人民万岁”。“人民万岁”是发自毛泽东这位人民领袖的肺腑,包含着他深深的人民情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光辉。毛泽东的人民观,即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形成和完善的关于对人民的内涵、人民的作用、党群关系、人民的利益及其实现途径等方面的总的认识和根本观点,是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追溯毛泽东人民观的历史渊源出发,结合毛泽东人民观的基本内容,梳理其发展历程,分析其人民观的哲学基础,不仅探讨这位伟人的“人民观”的深刻内涵,而且为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其人民观的基本观点,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哲学依据,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分清楚个人、公司、国家东软历史上有一段外人所不熟知的轶闻:曾经有一年时间,东软的名字变成了宝钢东软,因为宝钢曾在东软第一次上市前投资母公司2.4亿元,占东软一半股份,因此需要在公司名称里体现这一点,股份稀释后,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  相似文献   

16.
从宏观过程上看,阶层再生产容易形成阶层凝固化,地位的代际继承增强,资源在代际之间的继承性也随之加强,从而资源将集中在“二代”手中:从微观机制上看,教育资源作为影响代际流动的关键因素,也受到了父代地位的影响,“二代”在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会优于非“二代”,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阶层结构与资源的固化。  相似文献   

17.
人民群众的"脸色"是领导干部工作情况的"晴雨表",他们的脸上阳光灿烂,表明你的所作所为群众是肯定的;相反,他们"脸色"很难看,说明你的工作群众不满意.人民群众的"脸色",也是领导干部形象的"显示器",领导决策水平的高低、自身行为的对错、处理问题的偏正,都能从人民群众的"脸色"中反映出来.所以,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会看上级领导的"脸色",正确领会上级意图,还要会看人民群众的"脸色".  相似文献   

18.
年轻干部选拔社会关注、影响广泛,坚持什么样的导向,不仅会引导年轻干部怎么看、怎么干,而且对整个干部队伍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必须创新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导向。对年轻干部,不能在业绩、贡献上求全责备,但在品行、能力上不可降格以求。在道德品质上,要重政治立场,看能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群众感情,看能不能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相似文献   

19.
近读胡兴宏教授发表在《人民教育》(2008年第20期)《走教师自己的教育科研之路》文章,很有感触,是啊,“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笔者从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看,教师开展教科研应选择“四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抓落实是工作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和保证。与其滔滔千言,不如立马落实。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方案的部署,事情还只是进行了一半,还有更重要的一半,就是要确保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任务的完成,关键是要转变作风,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从抓落实上看党性,从抓落实上看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