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宇妥·元丹贡布是公元八世纪的一位杰出的藏医学大师。他在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地位举世公认;他一生为丰富和发展藏医学方面的光辉业绩,广为传颂.宇妥·元丹贡布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崇高、伟大而神圣的。他们唱道:  相似文献   

2.
本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在“民族学”一栏里登载了曲又新同志的《藏族人名简谈》一文。这篇文章探讨了藏族人名的两大基本特点,即藏族人姓名之没有姓及其与佛教之密切关系。曲文在探讨和证实第一个特点时认为,藏族本来是没有姓的,为避免鱼目混珠起见,必须注意以下六种情况:一、有的人在本人名字前面冠以家族的名称。二、有的藏区头人因效忠一定朝廷,被当朝皇帝赐姓的。三、藏汉杂居区的有些藏族人解放前在汉族学校上学,由老师依其藏名取谐音汉字为姓名。四、有的人则在自己藏名前自愿加上汉族  相似文献   

3.
老宇妥·元丹贡布 老宇妥·元丹贡布(),于藏历土蛇年七月十五日(唐开元十七年,己巳,公元729年)出生在前藏堆龙·吉那地方的医学世家。他的曾祖父洛哲希宁是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祖父斋杰加嘎尔巴札是藏王贡日贡赞和芒松芒赞的御医。父亲宇妥·琼布多杰是藏王都松芒波杰的御医。母名嘉巴曲珍。 他从三岁起,在父膝前学习藏文写读,听讲医理,颖悟敏锐。五岁时,随父受“甘露化  相似文献   

4.
凡人皆有其姓名,其所属民族,在给人取名上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藏族人民跟其它兄弟民族一样,在给人取名方面也有其浓厚的民族特色。总起来说,一是取材范围十分广泛,人世间的日月星辰、山河海洋、珍禽奇兽、名花异草、以及宗教信仰、智慧事业、学衔封号、神佛名讳、富贵吉祥等等都可成为给人取名的素材;二是只重其名而不重其姓(少数人也有姓氏);三是特别讲究人名修辞艺术。本文拟仅就几种主要的藏族人名修辞特点略陈浅见,谨祈同仁指教。  相似文献   

5.
公元八世纪,正值盛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灿烂。内地医林人材辈出,医坛硕果累累。孙思邈、王焘、李珣等医学家,以他们的卓越成就,为祖国的医学发展尽添光辉。同时,在祖国西藏高原的雪域天空,也升起了一颗灿烂的医学明星——藏族人民尊称的医圣,宇妥·元丹贡布宁玛。他编著的藏医巨著《四部医典》,为祖国医学宝库,增添了一颗夺目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宇妥·元丹贡布宁玛,藏族人。公元七○八年(唐中宗景龙二年)出生于西藏堆龙结纳,曾任吐蕃极盛王朝赞普赤松德赞的保健医生。他从二十五岁开始献身于藏医事业,积几  相似文献   

6.
人皆有名。人之有姓名,犹如物之有标志。如张三、李四、王二等姓名是人的称谓符号。人的姓名,其实包括姓和名两部份。对于“姓”与“名”,中国人偏重前者,姓是祖宗传下来的,一般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动。而名字则不同,是可变动的。一个家族同属一姓,但这个家族的每个成员的名字是不同的。翻开古典小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称谓:岳飞字鹏举,诸葛亮字孔明,关羽字云长等。古代名是名,字是字;今人  相似文献   

7.
壮族姓名演变轨迹考略白耀天姓,是标示宗族的称号;名、是自我区别于他人的语言代号。单个的人凭借着他独具的姓名组合将他与历时的和共时的同一群体的其他人联系起来和区别开来。姓名的特点,一是排他性;二是体现着特定民族群体的文化内涵。壮族人的姓名分为姓氏和名字...  相似文献   

8.
解放前,无论是在人口数量上,还是在其居住地域上,藏族都可谓是青海的主体民族,藏族牧民从事的畜牧业成为“青海全省经济中心”。然而,这个在青海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民族直到解放时,仍然套着落后而又沉重的枷锁——封建部落制度,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桎梏。这种落后的部落制度,尽管在解放前就已有人注意到,并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但由于缺乏资料和细致的调查,未能将其发展轮廓勾画出来,甚至连当时部落及其户数的确切数字也未能查清。因此,本人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解放前40年的藏族部落,即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时的藏族部落再作一管窥。  相似文献   

9.
古代英国人只有一个名字或绰号。姓是一种族号名称,每个人所用的名或绰号并不代表家族,不能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传。英国人使用姓是从日尔曼人入侵后开始的,日尔曼人使用姓比英国人早。在1066年征服英国前,日尔曼人就已经有了世袭的姓和教名,征服英国后,大批移民到了英格兰,他们把姓传给了英国人。  相似文献   

10.
丹正贡布是西北高原著名的藏族诗人,也是建国后较早加入中国作协的少数民族作家之一。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丹正贡布出生在甘南夏河县王府村一个军人的家里。母亲是个聪明能干的藏族妇女,会背诵经文、宗教诗歌,能讲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而且还是当地一名出色的歌手。吮吸着母亲乳汁长大的丹正贡布从小就接受了古老的藏族民间文  相似文献   

11.
姓名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 ,在世界各民族中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可追溯的历史根源。英国人的姓名同其他民族的姓名一样 ,具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英国人的姓和名都可以按照其起源和语义进行分类 ,从中可以看出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 ,历史事件、自然环境、职业、宗教等因素对姓名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在选用这些姓名时寄予的各种愿望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人名称谓的起源和形成杨利国俄罗斯人的姓名构成和中国人的姓名不一样,独具特色,俄罗斯人的人名称谓由三部分组成:名字()、父称()和姓()。这些称谓形式都有各自的起源及形成的历史,研究它们的历史及形成的过程,有助于我们了解该民族的历史和发展,对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都是氏族的名称,由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演化为个人独用的姓。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图腾”),如熊、牛、云等,这些标志以后就演化为姓。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  相似文献   

14.
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里,裕固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是部落组织,每个部落又由若干个户族(相当于氏族、裕固语称“的尔斤”即“特勤”)组成。每个户族的名称类似汉族的姓,但又与汉族的姓不同,裕固人的姓与名是分离的,名是名,姓是姓,名字的前边不冠本民族的姓,也不实行姓与名相连的人名构成方式。据调查裕固族现有十个部落,二十九个户族,也就是说裕固族本民族的姓(即户族名称)行二十几个,其中一些姓氏较为古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族人民在生活、生产各个方面越来越频繁的交往,随时随地都会接触到少数民族同志的姓名。因此,进行有关少数民族姓氏的研究,对加强人们的社会交往、增强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是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一、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的姓名情况 谈到姓氏,首先要了解姓名情况。现代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姓名结构,就整个民族而言,可以分为:有姓氏、基本无姓和无姓三大类。  相似文献   

16.
1.姓名.在《英语国家姓名译名手册》中有些同音异形(homophone)或音形各异的英语姓名并非为一个姓氏和名称,而为不同的姓氏及名称,若被译成汉语的一个姓或一个名,令人颇感似有遁名匿迹之嫌现举几例如下;1.1“Rid①,Reed②(姓或名),Ridder③(姓),Rede④(姓),Ried⑤(姓),Reday⑥(姓)”这六个异体字分明是英国家中六个异姓氏(①姓或名,而汉语却以“里德”一个同名取代.为真实再现原语姓名,宜以实译实,当繁即繁,——对译,我认为应该译成里德①;涅德②,里得③,澄德,喱德⑤及涅得⑥.1.2“Beal⑦(姓).Beale⑧(姓),Beall⑨(姓),Bill⑩(名)”.三个异姓氏和一个名称均被译作汉语的“比尔”一个名字.若将⑦⑧⑨分别译为“毕尔、必尔、秘尔”何如?1.3“Hill⑾(姓)、Hille⑿(姓)、Shell⒀(姓)、Shier⒁(姓)、Seheer⒂(姓)”的汉语译名皆为‘希尔’”.倘若将⑿⒀⒁⒂依次译作“海尔、郗尔、矽尔铱尔,人们自然就不以为是同一个姓氏了.假定我们翻译一部英文小说,凑巧这五个姓全出现这部小说中,而汉语都以“希尔”一个姓取代,那么.该译品显然给人以真伪难辨之感.由此及彼的实例还有“Marx(马克斯)、Marcks(马克斯)、Marks(马克斯)、Mareus(马克斯)及Max(马克斯),在英语中前三者为姓,而后三者为名.可是,译者在泽成汉语  相似文献   

17.
姓名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姓名是人的代号。当一个新生命来到人间时,父母送给他的第一件礼物就是名字。在社会交际中,人们首次见面总是从互通姓名开始。然而姓名这种代号与诸如商品等代号有截然的不同:通过人的姓名,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所具有的文化的某些方面。因此我们可以说,姓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小窗口。在这篇文章中,本人就中国人  相似文献   

18.
藏族自古有姓。藏族姓叫“瑞芒”()。所谓“原人四姓——色氏、木氏、董氏、东氏()和“原人六姓”——色氏、木氏、董氏、东氏、惹氏、柱氏(),可以说是藏族最早的姓氏。现在,藏族有多少姓,由于无此资料,所以无从知道,也难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藏族对姓的重视程度和使用情况因地而异。一般说来,藏族重名不重姓,知道有其姓,而不常用其姓。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只呼其名而不直道其姓。著书立说署名,也很少用姓。但是古往今来,有些地区则从习惯,并非绝对不用。如酉藏佛教萨迪派的始祖昆氏()就是一大姓,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吐蕃王朝开国功臣,大名鼎鼎的“噶尔”()是姓,“东赞域松”()(注)是名字,“伦布”()则是官衔。在西藏名门望族中用姓者较之平民百姓为多。  相似文献   

19.
文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总是处在(垂直方向上)连续的历史传统的前后联系中,同时又处在(水平方向上)与其他民族文学不断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之中。因此,继承先民的文化遗产和接受另一民族的文化影响都是文化的普遍现象。如果说前者是民族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那么,后者则无疑是民族文化繁荣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因子。就藏族文学而言,它是藏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产生和发展都是广大藏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所以说,没有藏民族,便没有藏族文学。但是,藏族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曾  相似文献   

20.
元朝帝师八思巴家世考述王启龙藏族圣僧八思巴(1235—1280),本名罗追坚赞,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有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为13世纪西藏在政治上正式投入祖国怀抱,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统一作出过卓越贡献。八思巴的家世与吐蕃其他某些王族一样,家族自身的人都把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