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家林 《河北学刊》2005,25(4):48-51
观念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并极大地影响着人类政治和社会生活。观念是人为的创造物,观念生产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观念传播是观念从生产到消费的重要环节,对观念消费的实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念消费是观念生产的目的。观念通过消费,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指导着人类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同时也约束人们的行为,束缚人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婚姻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绍洪 《兰州学刊》2003,(5):145-147,131
婚姻观念的转变 ,将引起婚姻模式的改变和人们对婚姻内涵的全新思考 ,包含着对结婚目的、择偶标准、夫妻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性观念、离婚和再婚等的全新认识。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角度 ,来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婚姻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关于观念创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作为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创新”一词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里,出现了343次,是他使用最多的概念。[1]而观念创新又是一切创新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一切思想观念、理论创新中,“三个代表”则是思想观念、理论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许多研究斯宾诺莎的著名专家们认为,由斯宾诺莎《伦理学》第二部分命题七产生了一个致命的难题,即观念与观念对象的关系。因为这个难题威胁到斯宾诺莎整个哲学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他们都试图对此加以解决,但他们的解决都是不成功的。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澄清“观念”一词在斯宾诺莎哲学中的涵义。在他关于“观念”一词的各种应用中,我们可以区分出四种涵义,经过证明,所有四种涵义的观念既是与其对象一致的,又可以有真假的可能,那么,就不需要修改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也不需要修改他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物业管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应运而生的,人们对居住的要求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应该看到,物业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也是城市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将会积极推动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房地产业的保值和增值,促进住宅业协调发展。加强物业管理,发展物业企业将是对世纪的重要命题和朝阳性产业,因此,树立物业管理新观念,是加强物业管理的关键环节。一、树立用户监督新观念设立业主委员会,小区管理…  相似文献   

6.
价值体系的两个核心价值观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兰久富 《东岳论丛》2000,21(1):89-92
价值体系是由众多价值观念构成的 ,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价值体系中占据不同的位置 ,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对价值体系的影响最大。任何价值体系都有两个核心价值观念 ,一个是劳动观念 ,另一个是地位观念。劳动观念和地位观念之间应该保持必要的张力 ,否则对整个价值体系造成不利的影响。中国传统价值体系最大的弊端是劳动观念的缺失 ,当前价值观念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  相似文献   

7.
观念艺术质疑语言就是世界的图像,语言与世界呈现出一种精确的对应关系的传统语言观;它吸收了现代艺术语言"能指"与"所指"疏离与断裂的思想,但反对现代主义将艺术的语言看成是与现实世界没有关系的自我演示的封闭系统;观念艺术吸收了解构主义强调能指的充分自由,在能指的差异中生成意义的观点,但又反对解构主义将艺术看成是一种在漂浮的能指群中不断播散和延异的语言游戏,进而反对在语言的游戏中消解意义。观念艺术通过对能指的语境的设立,从而强调了意义的现实性与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孜孜以求他心目中的“科学” ,他所倡导的“科学”有着自己的文化内容 ,并含有他个人的理解。这便构合为他个人文化的基本核心。他的“实验”观点是他建设“科学”的现代文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林存光 《齐鲁学刊》2003,(6):134-139
顾颉刚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现代史学家的典范,他那极具创见的古史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哲学洞见。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最弥足珍贵的历史理念,即未经批评审查的古史是靠不住的。他那“观念考古学”的理念与方法具有极重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使之传统经营观念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树立企业观念,产品观念,新产品开发观念,产品形象观念,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取胜并获得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党建工作要有新方法、新内容、新思维、新途径。基层党建工作者要切实转变观念,明确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迫切性、艰难性和战略性,在探索中进取,在创新中发展。 1.党建工作的感召力在于要有创新观念。加入WTO后,个人主义价值观随之膨胀,集体主义价值观会不断受到冲击。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基层党建工作如果不能提供一个驾驭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中教学观念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观念转变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教师观念现状、转变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找出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论观念的结构与观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 ,观念创新是一个地区、部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观念的基本存在方式是结构性存在 ,即以系统的“观念群”的方式存在。其基本特征是核心性、网络性、自建构性与整体稳定性。观念创新必须把握创新的本质 ,坚持“正建构原则” ,在努力提高全体国民创造性素质的基础上 ,进行观念的“结构性创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机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 ,行政机关 5 0 %的裁员和国有企业人员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 ,再就业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必须直面的现实。面对再就业 ,新旧两种观念的冲突显得愈发尖锐 ,如何转变观念已成为当前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在新的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 ,必须重新定位 ,端正思想 ,以迎接市场的激烈竞争。(一 )旧的择业观念影响和制约了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当前 ,有三种观念阻碍着一些下岗失业者的再就业。1.恋国有“铁饭碗”。在我国目前的下岗职工队伍中 ,有不少人是在计划经济或不健全…  相似文献   

15.
笛卡尔断言,感觉观念也是天赋的(innate)。这个思想凸显了笛卡尔认识的直接对象是观念的认识论原则和心物二元论之间的紧张关系。由于观念完全是内在于心灵的对象,对心灵的认识又是完全不需要任何外部资源,这样,外部世界的存在就是一个从观念到实在的推论。除非有上帝的保证,外部世界的存在就是可疑的。因此,笛卡尔哲学逻辑上有走向怀疑论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王国敏  黄金辉 《天府新论》2000,(5):47-50,54
本文认为,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观念先行的方针;阐明了观念先行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指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树立主体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7.
人的观念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粹的理论观念,另一种是实践观念.纯粹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是就普遍关系而言的.而本文所谓的实践-技术观念则是面对生产力的.实践-技术观念是指在生产实践之前根据科学理论以及人们的需要这双重尺度,将生产的目的、原理、过程、流程、结果等等以计划、设计、方案、规划、模型的形式在思想中建构出来.实践-技术观念是理论-科学观念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要条件.实践-技术观念是理论-科学观念向生产实践飞跃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18.
薛娟  袁越 《东岳论丛》2012,(11):154-157
中国传统设计是基于农耕文明的封建社会手工艺体系而发展的,曾经一度辉煌;清末统治阶级“重道轻器”、闭关自守、忽视创新的观念造成了近200年的设计滞后,鸦片战争迫使国门洞开,各阶层的传统观念才被动地发生了“千古未有”的转变,“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以及各种民用企业引进了西式机器和工业设计,改变了过去一味拒斥西方设计的观念.无论从道器观、夷夏观、人才观还是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显示出西方设计观念对传统设计观念的强烈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扶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终极指向和目标是要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本身追求的就不仅是单一的经济效益,而是融经济效益、思念效益、·文化素质效益、自我发展能力等为一体的整体社会效益。也就是要通过扶贫工程,促使我国贫困地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鉴于此,笔者认为,观照扶贫工程自身的本质意义,它就内涵着“经济扶贫”与“观念扶贫”两方面的要率和任务,而且从人的能动作用审视,“观念扶贫”具有更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期,前期以传播西方启蒙思想为主,后期则转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应地,国人对救国之路的选择也由资本主义转为社会主义。这是学界的普遍认知,其理论基础在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念,但这种划分在廓清时代主流的同时,也无形中扩大国人在接受新旧文化中的断裂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就阶级观念本身而言,它并没有否定新文化运动前期所倡导之民主,就其被国人接受的轨迹而言,事实恰恰相反。阶级观念是民主观念在阶级领域延伸后的结果,克服阶级壁垒是民主自我逻辑扩展过程中的试金石。民主观念与阶级观念看似相反、实则相成,其间的复杂关系在新文化时期国人所向往之新旧文明转换过程中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