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冬腊月,西北风“呼呼”地刮个不停。麦娃娃冻得直打哆嗦,不住地喊:“妈妈,我冷!妈妈,我冷啊!”“好乖,别怕!妈妈给你做床棉被盖上就不冷了。”说完,冬妈妈就开始做起棉被来了。冬妈妈用水蒸气和寒冷做被套,用雪花做被面,又请来乌云阿姨来帮忙缝制。缝啊缝,缝了好大好大一床雪  相似文献   

2.
写作指导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惊惶伤心时她会为你梳理好零乱的思绪;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瑟瑟发抖时她会呵护你安然入梦;母亲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干渴痛苦时她会让生命的甘露在你心中蔓延。古往今来,母亲被视为仁慈、坚忍、博爱的化身。写作时,同学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描绘母亲:一、拓宽视野延伸母爱。同学们不仅可以写自己的母亲,也可以将我们赖以生存的黄河、地球或是家乡作为写作对象;二、缩小范围细诉真情。泛泛而谈是写不出真情的,最好抓住一声问候、一次误会或者一件小事切入,通过生动细腻的情节,自然地回忆与妈妈之间发生的或爱…  相似文献   

3.
阳光地带     
初冬的一个中午,我下班回家时,看见婆婆正在晒棉被,于是也把我的棉被抱出来晒在晾衣架上。吃过午饭,就上班去了。下午4点下班回家,一进家门,便看见我的棉被已被移到  相似文献   

4.
母亲已经70多岁了。70多岁的母亲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受尽了磨难,本已衰老的母亲更加虚弱了。母亲在病床上躺着,想动一下都非常艰难。那天晚上,母亲下床小解后怎么也上不了床,当时,我就那么轻轻地一抱,就把母亲抱到了床上。也就是这么轻轻地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地震撼。  相似文献   

5.
叶延滨 《社区》2010,(20):11-11
这是突然发生的变故。我坐在这间小小的房间里,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一张床,一张写字桌和一个简易的书架,就成了我和母亲的新家。这时我十岁,随“下放锻炼”的母亲从省城坐了三天的长途汽车。来到了这山区的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6.
真诚的谎言     
今年春节刚过,母亲就病倒了,病情比以往哪次都重。 一天,已经是后半夜了,母亲那柔弱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和妻子赶紧爬起快步来到母亲床前,母亲虚弱的身子倚靠在床头,慈祥平和的神态中透着几许庄重。她吃力地从枕头下拿出一个红布包,然后慢慢地一层层解开来。布包里是一些我从未见  相似文献   

7.
想吃玉米粥     
小时候,我家人口多,粮食总是不够吃,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家七口人住的是几间昏暗的茅草房,有一次我因为生病,躺在床上几天不能动弹。见我面色蜡黄,母亲用一只青瓷花碗,盛了半碗玉米粥送到我的床前。可我却对那只青瓷花碗看都不看,做梦一样不停呢喃:"米饭,我要吃大米饭!"那个饥饿年代,哪能天天总有大米饭呢?如果能吃上一顿米饭,就是奢侈了。记得有一次,为吃半碗油炒饭,我还挨过父亲的打。那晚,母亲从生产队放夜工刚到家,父亲将仅有的半碗油炒饭递到母亲面前。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唠叨     
《老友》2014,(8)
正母亲爱唠叨,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她年轻时就爱唠叨。母亲为我们做的事,因为唠叨,常常抵消了她的功劳。小时候,她为我做了一双新布鞋,我穿上后很合适,心里对她充满了感激。可是因为我在外面玩时不小心让布鞋沾满了泥巴,母亲见了,先是大发雷霆骂了我一顿,然后就唠唠叨叨:"玩,玩,整天就知道玩,干脆不要穿鞋,省得我每天为你洗衣刷鞋……"她这一骂一唠叨,我穿新鞋的感觉、对她的感激全没了,还平白对她生出许多埋怨。父亲生病在床,母亲一直照顾得很周全。可是母亲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新家     
父亲过世后,母亲一下老了许多,年近50的她看上去竟有60多岁。可惜当时我并不十分了解母亲的艰辛。两年后,有人给母亲介绍了个老伴,母亲在和他谈话时特意叫上我,说那人如何厚道,如何会体贴人云云,想让我从心理上接受他——我未来的继父,看样子母亲是动心了。她也许真的很想过一段被人体贴被人爱的生活。我心里却想,母亲改嫁的时候也就是我离家的时候。那年初夏,母亲终于去了她的另一个“家”。坐着一辆小车,母亲在一片冷清中出嫁了。在此前的那个晚上,我背上包袱毅然离开了家。不久,母亲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在电话中我不愠不火地跟她讲着,意思…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纺织娘”的蜘蛛一到晚间,蜘蛛就躲在屋檐下睡觉,脚上还连着一根通到蛛网的蛛丝,有飞虫撞到网上,蜘蛛就会被惊醒,抓住吃掉它。“自带被子”的松鼠松鼠睡觉时,蜷着身子,用那毛茸茸的大尾巴往自己的身上一盖,就是一床暖暖和和的“大棉被”。“海草做床”的海獭海獭睡觉时,  相似文献   

11.
我一想起父亲去世前后的情景,我的心就像被锥子刺一样地疼。平时父亲除了有老年高血压病外,没有其他的毛病,那天早晨父亲一起床,就喊头难受得厉害,从厕所出来就晕倒了。虽然父亲很快清醒过来,但不知父亲究竟患了什么病,母亲一时没了主意,正好我前去看望父母。我说:"不能忽视父亲的病,要上大医院把病诊断清楚。"我和母亲认为,家附近虽然也有个小医院,但是我们总觉得那的医生的  相似文献   

12.
解放前,我家住在湖南省桂阳县一个穷山沟里,祖祖辈辈受尽压迫剥削。尽管父母拼死拼活劳动,仍养不活一家大小。我头两个姐姐,生下来就挨饿受冻,在四、五岁时就被万恶的旧社会夺去了生命。大姐仅满十一岁,由于生活所迫,就“嫁”了出去。过后不几年,未成年的二姐也走了。虽然如此,家里仍是穷得叮当响,吃了上顿不知下顿在哪里。全家没有一件不是补钉加补钉的衣服。六口人只有一床破棉被,母亲常常抱着最小的孩子坐在火堆旁挨过寒夜。父母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忍痛把不满八岁的三姐送给人家当童养媳。 一九四五年春,父亲在外当工时,由于长年累月挨饿受冻,又干的是重活,积劳成疾,病倒了。把父亲接到家里时,钱无半文,米无一粒。母亲到邻居借了点米熬了稀饭送到父亲  相似文献   

13.
杨学友 《老友》2012,(3):54-54
编辑同志:我母亲今年72岁,因脑血栓后遗症瘫痪在床。我从一家政服务公司雇用保姆张某照顾我母亲。可我最近回家看望老人,发现母亲脸上有几处青淤和伤痕,保姆说是蚊子叮咬的。后经安装的录像设备查看视频发现,只因保姆喂饭时老人不小心弄脏衣服.保姆张某就不停地打骂老人。老人因遭受打骂,时常出现精神紧张抑郁,身体每况愈下。对此,我该如何维权?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母亲为我哥哥带孩子做家务10多年了,本应换取儿子的一片孝心。可是当母亲年老需要赡养时,我哥哥竟不愿尽做儿子的义务,经常不给母亲吃饱穿暖,更不愿给老人治病。每当母亲与他评理时,都遭到他的谩骂。尤其是母亲患重病期间,也不送去医治,却捎信要我这个身居几百里外的女儿来照顾。等我远道赶来时,老母亲已奄奄一息。经送医院抢救,母亲虽已脱离危险,但因长期挨饿受冻身体已变得十分虚弱,丧失了行动和语言表达能力,现在母亲已被我接到家里悉心照顾。对哥哥这种丧尽天良的做法,我十分气愤。请问,我能代母亲到法院控告哥哥吗? …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生日     
杨惠卿 《中华魂》2012,(10):26-27
一过中秋节,我们大家庭中的下一个生日就是我母亲的。母亲生日是在农历10月14日,但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却从来没有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在我们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中的28口人中,母亲把孩子们的生日记得十分准确。我们小的时候,尽管生活十分艰难,母亲总要想方设法在过生日的时候给我们改善一下生活。后来我们长大出门在外了,每到有谁过生日时,母亲总是要想办法提醒一下,或打电话通知,或捎话告诉,当然也包括我这个已愈天命的长子。唯有她自己的生日却老是忘记。  相似文献   

16.
李红珠 《小康生活》2005,(12):48-48
天气渐冷,许多家庭都把闲置了几个月的棉被拿出来御寒。但是,被子从衣柜或床屉里取出后,可别直接就盖,记得先在阳光下晒一晒。  相似文献   

17.
下雪了     
清晨6点,爸爸起床后,说:“下雪了!”我钻出被窝,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冲到雪中。房子白了,树白了,大地也变白了。路上的积雪达20厘米厚,鹅毛般的雪花,飘飘洒洒地落到地面,人们的头上、衣服上也变白了。整个世界仿佛盖了一床厚厚的棉被,洁白极了,也美丽极了。同伴们都起来了,可热  相似文献   

18.
纸箱孵鸡法     
用纸箱孵化小鸡,每次可孵蛋40—60个,方法简单,孵化率可达90%以上,适宜于农户使用。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用小棉被一床,棉垫一块或几块坐垫,温度计一支,长1米、宽0.5米、深16厘米的纸箱一个。操作方法:用火炕做热源,把纸箱放在炕头,棉垫铺在箱内,温度计和小棉被也放在箱内盖好。待箱内温度达到38℃时将种蛋摆在箱内最多不超过两层,面上盖好棉被及箱盖开始孵化。  相似文献   

19.
任蓉华 《老友》2011,(11):41-41
父亲经人介绍找了个老伴的消息.是我从小卖部李姨那里听来的。我猛然间感觉,自己欠了父亲太多,过去我常以工作忙为由,很少去关心形单影只的父亲。母亲过世已经7年了,7年前的那段往事依旧历历在目。母亲外出买菜时,一个趔趄摔倒在地。送入医院被诊断为脑血栓,在床上昏迷了将近两年。两年间,父亲整日整夜地守候在她的床前。  相似文献   

20.
冰之 《社区》2003,(13)
去找一位同事谈工作,好几个晚上,他都正在客厅里同年迈的母亲聊天。看情形,聊得十分有趣。我有些不解,他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工作繁忙,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用来“闲谈”呢?另外,他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同目不识丁的老母哪能有那么多共同话题呢?一次,我对他袒露了疑惑。“那是我的责任。”他回答十分干脆。他告诉我:“老人最怕孤独、寂寞。我母亲又不识字,平时消遣惟有看看电视。因此,不管多忙,我每天总要抽时间,陪她老人家聊聊天,已经习惯了。”常言道,人间幸福,贵在晚年。晚年生活幸福不仅要有必要的物质保障,而且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由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