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亮 《社科纵横》2004,19(1):108-109
以往论及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时 ,固定话语模式表达下的历史信息误判都认为中山先生的这一思想是主观社会主义。这明显有违史实。对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中山先生都进行了深层思考 ,他对二者的肯定和否定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否定与肯定的相互联系更易使我们看到 :孙中山是把二者作为一种手段来实现他的民生主义。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的长河中,可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正如赵紫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作过有益探索,取得过重要成绩,也经历过多次曲折,付出了巨大代价”才提出的。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左”倾错误影响,在社会主义问题上急于求成,盲目求纯。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东西,被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由此而形成的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僵化的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要明确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因此,要具备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同时还必须看到,我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现代文明与当代社会主义及其初级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社会形态的两重划分———三大文明形态 (传统、现代、未来 )和六种利益形态 (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出发 ,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从传统文明到现代文明的根本转变的社会转型期。提出了应把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开放文化、契约关系和个体独立称为现代文明 ,而不是资本主义文明 ;当代世界是处于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全面过渡的时代 ;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平行”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之前的独立社会形态等观点。  相似文献   

4.
李萍 《探求》1998,(Z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次大会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目前我国处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  相似文献   

5.
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往往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时期出现的一些经济现象同资本主义的某些痼疾拉到一起,不加分析地作简单对比,就得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一样”的结论。例如对我国青年待业与资本主义失业就是这样。此类问题看起来小,  相似文献   

6.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任何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问题。正因如此,一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把反对社会主义的矛头首先指向社会主义公有制。他们以种种借口,罗织罪名,反对公有制。公开发表“私有制宣言”,妄图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经济基础。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公有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私有化鼓吹者认为“公有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不适应”。借口生产力的变化,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主张用私有制取代公有制。这种观点既违背资本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7.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有效尝试。今天,我们仍然面临一个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文明的问题。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文明,应该用马克思主义世界现科学认识资本主义文明,把握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辩证关系,克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应该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在改革开放的实战中借鉴、吸收资本主义文明,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工业化的有关问题,是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课题。工业化问题,不是什么新问题。但是,从生产力经济学角度,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出发点和归结点,根据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一百多年来,我国经历了这样的历史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确实没有一个完整的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于是,有的同志提出要补上资本主义这一课。好象今天生产力的相对落后和其他一些弊病,通过补上这一课就可以解决。好象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这种“补课论”,在一段时间里,在一些同志中间,颇有市场。因此,有必要寻根溯源,联系实际、分清是非,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是一部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的种学巨著。诚然,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看成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唯一形式,否定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是马克思在理论研究上的明显缺陷和局限性。马克思甚至从来没提出过“现代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只是用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来进行概括。但是,这并没有妨碍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现代市场经济特殊形式的分析中,揭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资本、剩余价值和劳动力商品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正> 资本主义薄弱环节思想是列宁指导俄国革命的一个基本思想,它不但带来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且鼓舞苏联人民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可是,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开始,理论界却往往把列宁这一思想等同于他在1915至1916年间提出的“一国胜利论”,因而限制了这一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胜利论”,而他的资本主义薄弱环节思想却包括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艾革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党中央作出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党中央关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论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以往在很长时间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直存在急于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现在能够明确认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思想认识上很大的转变和提高。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把未来社会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后来通称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国民党迁台初期的台湾法律是在“六法全书”和旧法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旧中国国民党政府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律的缩影。但是,自六七十年代以后,台湾法律随着台湾地区产业结构、资本构成、阶级构成等经济、社会情况的变化,逐步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演变为资本主义性质。文章以实证与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台湾法律转型的必然性及其对于“一国两法”的意义:其一,为台湾法律纳入“一国两法”体制准备了主要前提;其二,为“一国两法”体制下设定台湾准法域创造了重要条件;其三,为“一国两法”体制下社会主义法律与资本主义法律相互借鉴提供了广阔余地。台湾法律的阶级属性有无变异,是少有人问津的领域;台湾法律转型对于“一国两法”的意义,是还没有开垦的处女地。本文纯属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4.
<正> 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之中,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联系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需要放在历史发展的联系中进行分析。历史联系涉及广泛,内容很多,这里谈三点。第一,联系过渡时期,认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同过渡时期有质的区别。我国过渡时期已经结束,过渡时期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这表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不可避免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有其特指的含义。它是已经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但又不成熟、不完全的,既与过渡时期有本质区别又带有过渡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必然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的优越性,必须借助于改革这个杠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马仲良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特殊阶段。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历史阶段?党的十五大报...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运动在发展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总要招致反对者的一片责难声。近年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否定社会主义,鼓吹走资本主义道路,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肆意夸大社会主义正在克服的失误和弊端,否定社会主义的七十年,否定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四十年。他们不断地散布“社会主义优越性只是理论上的说教”、“社会主义是失败的”等等谬论,极力抹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此,社会主义制度到底有没有优越性?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就成了学术界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他们在研究中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现概述如下。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私营企业主已形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理论上似无异议。但对于这个阶层的阶级属性问题,我国学术界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诸多的“说法”中,笔者倾向于同意“社会资产阶级”这一界定。众所周知,我国当代的私营经济,是在改革开放的特殊环境中为适应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新产生出来的。它成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运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之中,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接受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和管理。因此,它既有一般资本主义的属性,又有异于一般资本主义经济。基于此,可以把它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9.
“和平演变”是西方妄图以“战争以外的方法”,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渗透,以期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战略。是当今世界国际敌对势力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复辟资本主义所重点采用的战略。“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也是当前国际风云变幻的一个显著特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代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就是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深入探讨“和平演变”的来龙去脉、现时特点,以及抵御“和平演变”所应采取的对策,对于保证党不变质、国不变色、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社会主义红旗永不倒,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本世纪产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列宁曾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要想建成完备的社会主义,需要在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下发展生产力,进行文化革命,在物质基础和科学文化方面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文明国家”。他认为,只有实现了这一点,才能“使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这一历史任 (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