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智(1660—1730)是清初中国伊斯兰学者,其著作《天方性理》卷首附有采辑经书目,该书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文献目录。本文根据中国回族经堂教育现存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文献,并参考国外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文献资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的考证,是迄今为止对《天方性理》参考文献的全面考释,对研究古代伊斯兰世界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的文化交流有重要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刘智的《天方性理》是18世纪和19世纪期间中国穆斯林最为广泛阅读的书之一,但该书后来逐渐为某些穆斯林学者所批评。批评此书的穆斯林学者认为,它从真正的伊斯兰教那里走岔了道。即便在今天,那些读此书的穆斯林或非穆斯林们都为这样的事实所触动,即它与通常描述的伊斯兰教义不完全相像。他们多半会问:这本书如何谈论伊斯兰教的呢?哪些地方被认为是穆斯林的内容呢?比如从《古兰经》、先知穆罕默德和大权威作家那里引用的内容在哪里?礼仪的教导、教规和制度、穆斯林信仰的认主学阐述又在哪里呢?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新儒家专用术语?从笔者这方…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清初刘智伊斯兰哲学名著<天方性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先天"与"后天"的哲学内涵进行了理论探赜,比较了它们与先秦儒家<伏羲图>及宋明理学中的渊源关系,展示了明清回儒"以儒诠经"哲学创新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4.
我首先得承认自己在研究中国伊斯兰教方面是个初学者。在我的学术生涯中的前期,我花费了20年左右的时间研究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伊斯兰教文献,而对中国伊斯兰教则一无所知。我几乎完全没认识到:中国穆斯林甚至著述了有关伊斯兰教思想的重要的和原本的著作。只是在1995年我才获悉了有关“回儒”一词。“回儒”是那些在17世纪中期开始用汉文撰写有关伊斯兰教著作的中国穆斯林学者。 在我发现这些汉文著述以前,我曾经用了数年时间学习了伊斯兰教形而上学、宇宙论和心理学知识。此外,我保留了对中国古代经典特别是《易经》的强烈兴趣。10年前,我出版了《伊斯兰教之道》(The Dao ofIslam)一书。在书中我试图揭示伊斯  相似文献   

5.
《天方典礼》中国伊斯兰教汉文译著。清朝刘智著,书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60年)。作者自序尔初译为《年方礼法《“卷目浩繁”,后择要成本书,故亦称《天方典礼择要解》,二十落。是一部全面阐述伊斯兰教哲学及教法、礼仪的重要著作,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以《原教篇》...  相似文献   

6.
以往研究刘智回儒思想,多从宗教、哲学角度展开,①本文则从修养论展开,探讨回儒之学的同异,以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比较、研究了刘智的回教心性论与修养论,认为它与理学的修养理论基本相同两者无论在心性论的思路、分类、功能,还是在修养论的内容、次第、境界等方面,皆相近或相通.当然,回教与理学毕竟是两种文化,彼此也各有特点.本文还认为,修养论在回儒之学中都具有极重要地位,对于它们的比较、研究一定会大大促进彼此的了解、沟通,并为两种文化的融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天方历源》中国回族历法著作。清末马复初著。原稿用阿拉伯文写成,后译成汉文,初版年代不详,早期刊行时中阿文同时排印。1875年曾再版重印,木刻印刷。1919年,马魁激以北京牛街清真酉大寺万金堂名义重刻印行,小64本,为目前通行版本。其序云:“起斋开斋...  相似文献   

8.
根据党中央、囡务院整理出版少数民族古籍的精神,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整理出版了回族古籍《天方典礼》。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创造了瑰丽璀璨的文化,留下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由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我国少数民族古籍十分丰富,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9.
民族融合具体体现在联姻、民族战争、灾祸三方面,这些在《诗经》都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0.
《天方至圣实录》为清代回族学者刘智所著.这是一部记述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天方至圣)生平事迹(实录)的历史宗教著作.作为人物传,这是一部历史著作;作为穆罕默德传,也是一部伊斯兰教创教史和传教史,因而也是一部宗教著作.《天方至圣实录》是刘智晚年的一部力著.在谈到他所著的《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和《天方至圣实录》三部书时,刘智曾有"盖三书者,三而一也.履阶而登,升堂入室,其庶几矣."之言,视《天方至圣实录》为入室之作.我们认为这并不是刘智的自诩之言.就其学术价值而言,《天方至圣实录》确实超过《天方典礼》、《天方性理》二书.例如在《天方典礼》中,对伊斯兰教关于"五功"、"五典"、"民常"的规定,均有较详细  相似文献   

11.
由吴建伟教授编注的《回回古文观止》一书 2 0 0 0年 6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收集了上起南宋、下迄清末 60 0多年间有代表性的 75位回回作者的古文 160余篇。比较集中系统地为回族伊斯兰文化研究提供了又一批基础性材料。该书对每一位作者的生平都有简要介绍 ,对每一篇文章在分段标点的基础上都有较详尽通俗的注释 ,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史料性和收藏价值。该书共 2 7万字 ,定价 19.5元。邮购价每本 2 2元。欲购者请径汇款到 :银川市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吴建伟教授。联系电话 :( 0 951) 2 0 6690 7,邮编 :750 0 2 1《回回古…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散文创作传统深厚、源远流长,几千年来,无数作家用他们辛劳的创作,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名篇佳作,把散文艺术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正是这无数优秀的作家和文章,装扮了中国文学艺术的殿堂。流传至今的这些散文仍然以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多彩多姿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活跃于宋元明清时期的回回文人,在时代的感召和环境氛围的影响下,积极从事汉文字散文的创作活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回回文人,既植根于伊斯兰文化,又纵身于中国的传统艺术,使自己的散文呈现出了一种新的美学风貌,它与诗歌…  相似文献   

13.
《太平御览》所反映的岭南民族经济林蔚文《太平御览》始纂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7年),成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凡1000卷,是宋代官修的重要类书。其引用经史图书纲目达1600余种,其中多为宋以后的佚书,因此其史料价值早已为中外学者所称道。《太平御...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格萨尔王传》的分析,对在这部著名史诗中反映的藏族和纳西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考释和研究;并结合历史古籍的记载及民族志的资料,对史诗《格萨尔&#183;姜岭大战》所反映的因争夺盐池而引发战争的内容进行了考证,论证了史诗所描述的内容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格萨尔》中的姜国国王“萨丹”(三多)与藏语“三赕”(丽江)和纳西族民族保护神“三多”之间的关系以及反映在《格萨尔》及纳西族宗教经典和绘画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介绍了流传在纳西族中的《格萨尔王传》的变异文本。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古代诸民族中,有不少动物曾作为图腾受到人们的崇拜。牛也不例外,曾被许多少数民族视为与自己族源有关系的神物加以信仰,从而留下了各种神话。古羌人中的一支被称为“牦牛羌”;珞巴族中流传着“三神牛”的故事;北方的契丹和蒙古人,也把牛当做氏族图腾崇拜;南方的彝族、壮族、布依族、傣族、黎族、傈僳族、怒族等少数民族都还保留着牛崇拜的习俗。说明这些民族都曾把牛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可见有关牛崇拜的文化现象,不仅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而且涉及的地缘范围也很广。  相似文献   

16.
本栏目第一篇文章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病危期间口述 ,马寿千先生笔录整理而成的 ,这或许是白先生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 ,是写母族历史文化的 ,弥足珍贵。其他三篇文章 ,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学者撰写的 ,这是白门弟子对白先生的悼念和告慰。  相似文献   

17.
清朝最高统治集团为了更好地驯服、剥削、奴役奴婢,他们利用国家机器,制定了一系列镇压奴婢的反动政策.<红楼梦>对康雍乾时期统治者掠夺奴婢、圈禁奴婢、镇压奴婢的血腥现实,进行了艺术的扫描,深刻地揭露了奴婢制度的吃人本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对刘智及其著述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对刘智著作版本的系统研究成果较少。《天方典礼》为首部刊印的刘智著作,版本最多,传播最广。本文以各地图书馆、清真寺以及民间收藏家的藏书实物为依据,对《天方典礼》的不同版本,如清代、民国时期的各种刻本、印本、点校本,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简体字整理本、注释本和白话文本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与述评,以期推动对《天方典礼》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竹枝词》 ,本巴渝一带的民歌。唐贞元中 ,诗人刘禹锡“以里歌鄙陋 ,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 ,根据原民歌体制改作新词 ,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爱情。在刘禹锡和白居易等人的积极影响下 ,后人仿效其体写《竹枝词》的很多 ,且多咏土俗琐事。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成为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在保存下来的古《竹枝词》中 ,有大量有关回回先民风土人情的作品 ,并因其民歌风格而使许多丰富的回回生活历史素材得以鲜活再现 ,这为我们探究古代回回生存状态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故纸堆里尘封了500多年的《回回药方》(以下简称“药方”),系红格纸手抄孤本,现珍藏于北京图书馆内。该方共计36卷。目前残存的《目录》一卷58页,仅载有卷12和卷19至卷36的各门、类方剂目录,而内容比较完整的则为卷12和卷30各63页,卷34—卷49页。现在,这一残本蒙北京图书馆惠允复制,经校点另排而将同世人见面。这是回族文化史和中华医药史上的一件大好喜事,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在此一领域的具体体现。在此,仅就《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