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当前在劳资关系中,国有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劳资关系的必然性。分析了当前劳资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具体政策措施。即: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企业劳资关系的现代化观念;理顺企业劳资关系运作的体制;加强企业劳资关系的法制建设;加大维权力度和监督处罚力度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劳资关系冲突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成长的瓶颈.文章以江西为例,分析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三大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劳资关系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解决劳资关系的思路:一是价值认同,这是劳资关系稳定和谐的基础与核心所在;二是制度构建:这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内在要求;三是培训教育:这是改善劳动者地位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构建我国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和谐的劳资关系作基础。从西方劳资关系由激烈对抗趋于制度化、法律化的历史演变的启示,对转型期我国企业劳资矛盾的突出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剖析,提出构建我国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5.
和谐劳资关系与劳资关系的稳定或者缓和存在着本质区别。它是以劳资合作为基础,劳资双方以企业发展为己任,各尽所能、利润共享、风险共担、互让互谅的新型劳资关系。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可能性在于,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特殊属性、劳资关系主体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6.
劳方、资方、政府和制度是影响劳资关系能否和谐的核心要素,其中劳资双方是劳资关系博弈的直接当事方,政府和制度则围绕劳资双方关系发挥各自特定的作用。文章以系统的方法论为视角研究如何调动劳资双方、政府以及制度的力量,以实现系统化、制度化解决劳资纠纷,推动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建立起劳资双方在制度的框架下,政府督管下的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制度建设是深入推进工作的全局工作。多年来,我国致力于制度创新与制度建设,形成了一整套劳资关系制度法规体系,为企业单位、军工系统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8.
构建宁波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宁波民营企业的壮大,其劳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工资水平较低、劳动强度较大、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其原因集中在劳方、资方和政府三个方面。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需要劳动者、民营企业家、政府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构建宁波民营企业和谐的劳资关系,促进宁波民营经济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劳资关系的文化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节劳资关系,使之趋于和谐稳定,人们的视角通常集中于使用法律、政策、规章制度等手段。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劳资关系的文化调节入手,论证文化因素对劳资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劳资关系进行文化调节的必要性;认识和重视文化调节对劳资关系良性发展的作用,将对我国有效调节劳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良性运行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冲突愈演愈烈。对于劳资关系,学者已经从法律、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分别进行了研究,而从企业社会工作角度对之进行研究目前还是相对较少的。因此,文章尝试通过分析劳资关系失衡的现状,并从社会工作角度,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的专业工作方法对劳资双方分别进行介入,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新劳动合同法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本文由此引出了对用人单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思考。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和谐社会涵义的基础上重点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和具体方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地研究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支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是中华民族古老而绵延久远的社会文化理念.作为中国人民理想的社会模式,和谐社会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际关系的融洽,重在人文精神的养成,涉及到社会生活、社会阶层、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等很多方面.从文化建设的视野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牵引包括培育良好的文化环境品质、开展经常性的系列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传媒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城市精神和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的认识 ,是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劳动价值论的地位决定的 ,是迎接理论挑战和实践挑战的需要。通过深化对生产劳动、科技劳动和经济管理劳动的认识 ,有利于丰富劳动概念的内涵 ,拓展生产劳动的范围 ,明确科技和经营管理劳动不仅是生产性劳动 ,而且在价值和社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从三个方面阐明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广东的重点工程.然后,提出了更新观念、加快建立完善的劳动法体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高劳动争议处理能力、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等五个方面促进广东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重新界定,追溯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同时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球化浪潮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中国现阶段社会失衡和社会矛盾冲突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的相互关系着眼,指出二者在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核心内容上是一致的。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于提出的场合不同,含义不同,所起作用的范围不同。从相互作用上分析,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现实任务,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内涵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坚持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构建和谐工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的确定不能违背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学说,劳动者的工资仍然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同时,劳动者的工资还将受地区、行业、职业、个人能力及相关素质的影响而显得不平衡.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是当今保障劳动者工资收入权益,构建和谐工资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船员劳动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分析了船员法所赖以建立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殊性,主要包括船员劳动力的特殊性、船员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和船员劳动过程的特殊性,结论是船员劳动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方面、劳动关系中主体双方的权利和地位方面、劳动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结合并形成产品——海运服务的过程方面,都具有不同于一般陆上劳动的特殊性,因此,用于调整一般陆上劳动关系的劳动法不适应船员劳动关系调整的需要。在我国为了保护海上劳动者——劳动权利,促进海运业的发展,必须制定作为劳动法之特别法的船员法。  相似文献   

20.
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举措,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有着深远的文化历史;认为充分吸收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精髓,对于今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先秦儒家“和谐”伦理中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个人自身身心和谐的思想,简要论述了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