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翻译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古代佛经翻译和近代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经翻译不但影响了汉语言的词汇和文法,而且促成了中国文学新体—白话文体的产生,使中国文学注重形式上的布局与结构;近代外国文学的翻译发展了中国文学新的文学理念和新的创作手法,尤其是对当时的小说艺术形式的新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浅谈标语的汉英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常见有些朗朗上口的标语的译文,不够严谨,或有硬译、死译的现象。本文以一些城市中的标语口号为例,对一些不适合的标语翻译进行了归纳:如用词不当,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缺乏整体感,晦涩难懂等,并提出相应确切的汉英翻译,这样标语及译文都不失各自的语言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语言与文化都存在差异,而文化差异则造成了翻译的局限性。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民族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差异、修辞格的差异等致使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本文运用了大量典型事例,从以上几个方面论述了翻译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忠实性概念在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下的论述,提出了翻译语言与忠实信息的关系。通过大量举例说明了不论直译与意译都是由忠实性所决定的程度上的差异,而非翻译方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影视翻译中的文化意象传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意象传达问题是译界争论已久的话题.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话题在影视翻译中显得更加复杂,同时呈现出自身特有的规律.确切地说,影视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传达,一方面,无法借助  相似文献   

6.
翻译的标准有许多,各家都持有不同的观点.但在翻译等值这一点上,却有普遍的认同即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原文和译文的信息等值与艺术上的等同效果.本文从文体、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而翻译是跨文化之间的桥梁.翻译不是一件寻求另一类似含义的简单事,而是寻找适当的方式用另一种语言来说明.作为一个翻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而且要熟悉两种语言各自蕴涵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二者关系密切.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 也涉及文化问题,现今翻译被认为是一种以跨文化活动为目的活动.因此,翻译研究无疑应置于文化研究的大环境之下.而所谓的文化翻译就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结构"与"超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比较的方法从历史,环境,宗教,思维,习俗等方面探讨了英汉化差异的几个问题,说明译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不同语言的化差异,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女性主义运动拓展到文化领域的结果.它的出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本文通过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回顾,和对女性主义翻译实例的解读,肯定了女性主义翻译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语言交际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还涉及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如何运用翻译的忠实、通顺的原则,结合各习语的文化背景,从习语的原始意思,从习语的言外之意(connotation),再从本土语言中找到相对应的翻译,从而更好地接受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行为,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随着中西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频繁,了解文化差异成为学习英语的必经之路,更是文化翻译者的必修内容。本文从翻译和文化的关系入手,揭示了中西文化差异在日常习语、思维、语言运用、语法等方面的诸多反映,进而强调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中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Translationhasplayedasignificantroleinthecommunicationamongnationssinceantiquity.Asisknown,therearequitealotoflan-guagesintheworldandnobodycanknowallofthem.Thustranslatorsarerequiredtofunctionasintermediariesincross-nationalandcross-culturalex…  相似文献   

14.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受文化因素的影响,汉英习语承载了浓厚的文化重荷,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翻译要最大限度地传递习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dragon的英汉互译 ,说明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在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矛盾时 ,一般应取后者 ,否则将会引起一连串文化背景、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文化诗学产生于翻译的文化转向中,它以文化的视野、历史的角度、多学科的空间以及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充满诗性品质的跨文化活动的内部机理和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机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构成翻译的文化诗学的主要内容,为翻译理论研究和中西翻译理论的平等对话提供了一种进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明清以来的西学中译史,论证了西学中译的文化杂合及非文化殖民性,为防止后殖民翻译外延内涵无限扩大化提供了佐证。西学中译的主流不是后殖民翻译所能涵盖的,而是属于正常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从来都是双向的,不但来自西方的学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相和社会面貌.而且中国思想也在西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幽默是我们日常话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幽默具有突显的语言技巧、修辞手段、文化背景等,幽默的翻译自然就是译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翻译补偿手段是英语幽默汉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翻译策略。从幽默的定义和分类,英语幽默的产生机制入手,以丰富的例证,从翻译补偿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英语幽默的汉译,以期为译者提供英语幽默的汉译补偿手段及方法,降低不可译性限度,更好的再现原作的幽默,以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武侠小说《鹿鼎记》塑造了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他们的语言极富特色,尤以其中的粗俗语为典型。然而在其翻译的过程中,可译性限度的存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为了探索文学翻译中粗俗语的可译性限度,以《鹿鼎记》英译本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为个案,分别从形象内涵、感情色彩、人物性格及作品风格四个层面切入,初步探讨影响粗俗语可译性限度的因素。研究为文学作品中粗俗语的翻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