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岩星  繁星 《女性天地》2014,(9):28-29
30岁,对未婚男人来说不算大;28岁,对未婚女人来说却不算小。在父母眼里,孩子到了这岁数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龄青年,光着急还不行,怎么着也要四处张罗着为儿女物色对象,这样才能早日抱上孙子。 2007年9月,30岁的刘群按照家里的意思,从广东赶回湖南老家相亲。相亲对象名叫陈悦,比刘群小2岁。和刘群一样,陈悦也是在外打工,被父母强令回家相亲。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岁末,中国新闻网上登了一条名为《女博士带老妈相亲19次均失败,父母帮把关吓跑相亲对象》的消息,立马就在微博上炸开了锅。程小姐博士毕业之后,在武汉一家高校当辅导员。31岁的她没有谈过恋爱,家境优越,然而在半年19次这样的高频率相亲之后,依然孑然一身。"我的条件不算差,心地单纯善良,为什么屡屡相亲失败呢?"程小姐的这一问,便惊起了层层涟漪……  相似文献   

3.
当前.城市白领青年越来越多加入了集体相亲的行列,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相亲热潮.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城市白领青年集体相亲的原因。并对集体相亲现象的评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心灵     
《现代妇女》2009,(6):4-4
农历“三月三”,素有“爱情之都”称号的杭州上演了一场浪漫派对,首届中国相亲大会在西湖白堤举行。据统计,自2月浙江卫视启动相亲报名以来,共吸引了全国100多万人以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报名参与,当天现场相亲人数达5万。今后每年的“三月三”,相亲大会都将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  相似文献   

5.
正参加任何重要活动、出席任何重大场合,女人最关心的一件事,是穿什么衣服。我的一个朋友,欲相亲一个造飞机的理工男,对方条件不错,她又恨嫁心切,所以格外紧张,坚持要发一张照片给我看看。"我好紧张。"她几乎是第100遍这样说了。看到她的照片,我明白她为什么这么紧张了。她明显是个胖女孩,圆圆的苹果脸,剪了个齐刘海的日式妹妹头,虽然不漂亮却有几分可爱,这样的相貌,在相亲的舞台不会太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电视报纸各色相亲已经铺天盖地涌来,毫不夸张地说,相亲在这个时代已渐成一种风尚,更是当今社会许多“剩男剩女”们乐此不疲的话题——“今天,你相亲了吗?”  相似文献   

7.
正△:老师你好,我想咨询一点关于相亲的事情,可以吗?:你请说。△:我姐姐,今年29岁,大学毕业都6年了,到现在一直没有谈恋爱。家里人都很着急,但是都不敢催促她。:为什么?你姐姐脾气很差吗,为什么不敢催促她?29岁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我姐姐是特殊情况。刚毕业的时候,家里人给她安排了几次相亲,每一次我都跟着一起去。我姐姐跟男孩子都不敢说话,别人问她话的时候,她也不朝别人看,谈不到几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AT)测量大学生的内隐相亲态度,并利用问卷来考察大学生对相亲的外显态度。通过对相亲的外显态度以及其内隐态度分析,从而对大学生的相亲态度达到一个整体的认识。结果发现,年级与是否愿意相亲、是否降低相亲标准的外显态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恋爱状况也影响相亲态度。但在内隐态度上,年级、恋爱状况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随着适婚年龄人口基数的猛增,“剩男剩女”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亲类娱乐节目开始火爆,内容和形式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之后颠覆传统的意识形态。文中从后现代主义理论出发,分析国内相亲娱乐节目成功的原因.探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国内相亲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10.
闪电约会、网上相亲、电视征婚等非传统的相亲方式在中国日益流行。这些新相亲方式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这些方式能够让人们用较少的时间筛选较多的候选者,能让人们按自己的想法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这与中国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当前硕士研究生的相亲行动及其动机,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对硕士研究生主动参与相亲、被动卷入相亲以及主动与被动兼有进行相亲的行动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亲带来"安全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时光 《现代妇女》2010,(4):36-37
母亲一心要让女儿嫁入“豪门”,并安排女儿去参加富豪相亲派对,结果却是一场悲凉……随着各地富豪相亲派对的风行,应征女们趋之若鹜,而不时发生的悲剧也在警醒着人们,幸福要靠脚踏实地,而非一夜嫁入豪门的投机。  相似文献   

13.
相亲最常问的3个问题女生版:1你买房了吗?2你买房贷款了吗?3你的房贷还剩多少?男生版:1想喝点什么?2你是怎么来的?地铁还是公交?3饿不饿?相亲,一个说不烂的话题,从成功的谈到失败的,从正经的谈到胡闹的,这次要谈的,是最囧最搞笑的。什么是相亲?有高人曰:相亲是经销,恋爱是直销,而抛绣球招亲则是围标。直销行情当然好,能围标的一般都是奇货可居的主儿,但天地之大,市场之广,还是要依靠经销,一而再再而三才  相似文献   

14.
电视相亲节目一夜走红,有其自身一定的原因,然而这些以收视率为至高追求的相亲节目,却泛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对节目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如何引导电视相亲节目重塑正确的传播价值取向,降低电视相亲节目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是一个值得业界学界深思的重要课题。从根本上来说,相亲类电视节目需要重塑正确的传播价值取向。主管部门应强化对电视节目的监管,社会各界加强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5.
我们社区旁边不远就是劳动公园,那里有个群众自发的“相亲角”,来这里转悠的基本上都是60岁以上的退休居民,我姑姑就是这里的常客,瞒着儿子大宝,三天两头地到这里来。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姑姑竟然拽上我,叫我和她一起去劳动公园给她儿子相亲。“您给大宝相亲,怎么带我去啊?”姑姑敷衍我:“去了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6.
《南都周刊》6月23日刊文说,《非诚勿扰》之类的电视相亲选秀节目成功地设置了社会议题:中国人今天的婚姻到底值多少钱?在没有理想主义的年代里,什么都可以折算成市场价值。电视相亲沦为“富二代+拜金女”,最能说明中国的现实:中国人爱钱却怕人说。电视相亲节目戳破了阿Q头上的疮。  相似文献   

17.
焦阳 《女性天地》2013,(2):38-39
1今天是华莉最忙碌的一天,婚介所顾问告知她这一天下来要见五个相亲对象。上午1 0点整,华莉准时来到咖啡馆,手袋中揣着一应俱全的战需装备——补妆品和金嗓子,只求月老、红娘、丘比特等诸位大神看在她如此努力的份上,千万别让她从剩斗士一路晋级为"必剩客"、"斗战剩佛"。第一位相亲对象,迟到半小时;第二位相亲对象,一进厕所便不知踪影了;见第三位相亲对象时,华莉已倍感疲倦,这  相似文献   

18.
相亲会     
《中国社会导刊》2013,(4):F0002-F0002
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俗称“小年”,在江苏省南京市国展中心举行的公益相亲会上,众多单身男女及家长前来相亲,希望在年关前寻找到另一半。图为众多单身适婚孩子的家长在公益相亲会上交流。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春夏间,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最火爆的电视节目就是电视相亲。这股风气从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开始,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的卫视台,几乎国内各主要卫视都推出了类似的电视相亲节目。  相似文献   

20.
小斯  唐涛 《伴侣(A版)》2011,(5):28-29
正小伙子周林为了尽快解决单身问题,开始频繁相亲。约女孩子不能约在公园,于是吃饭成了最常用的相亲方式。周林一贯认为相亲吃饭男人买单很正常,没成想一个月下来,光相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