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古代气论是中国化中一个蕴义复杂的问题。本试图通过一种西方学理式的分析,来展示气论所包含的天之元气、人之体气和艺之气三个层面及各自内涵。围绕气论三个层面天-人-的独立和相互作用格局去揭示中国化中所蕴涵的生命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琴赋》是嵇康集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于一身而创作出的佳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皆颇有值得称道之处,尤其是“变汉体之旧”,在很大程度上脱出了前人同类赋之窠臼,更使其成为传世杰作。而成就《琴赋》诸多“闪光点”的原因,多认为在于嵇康的思想、性格和富有自然色彩的音乐理论;其实,归根结底,是在于魏晋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4.
宗白华的小诗贯注着一股强烈的生命情怀和宇宙意识,表现在与物同化的泛神论倾向,超越时空的宇宙意识,以静制动的生命精神。与之相应,他的诗经常出现“梦”、“镜”、“夜”等意象。其诗体制虽小,但写出了大境界。  相似文献   

5.
古代气论是中国文件中一个蕴义复杂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一种西方学理式的分析,来展示气论所包含 的天之元气、人之体气和艺之文气三个层面及各自内涵。围绕气论三个层面天一人一文的独立和相互作用格局去揭示 中国文化中所蕴涵的生命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南柯记》、《邯郸记》蕴含了人世间的莫大悲剧,而其背后又隐藏着汤显祖的人生悲剧求以自由精神超脱俗世而不得、欲以馆阁大文传世不朽又难为,其意志怀抱在残酷现实世界中不得抒发的情怀。这“后二梦”体现出精神的“无根”状态,而汤显祖在“词家四种,里巷儿童之技,人知其乐,不知其悲”句中所隐含的深层悲剧实则反映的是汤氏欲靠馆阁典制大文“立言”以求传世的不朽之思的失落。通过对汤显祖诗文戏曲的深层诠释,可以全面立体地还原其生命意识和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7.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传》是对《易经》的最早解释,后人在《易传》对《易经》解释的基础上,又对《易传》进行了无数的解释。本文认为《易传》把宇宙万物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其存在基本因子是阴阳;其思想内核是"生生不息"。《易传》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成就圣人事业。《易传》的生命哲学无疑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生存意义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蒋捷词的漂泊情怀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捷是宋元易代之际的著名词人。蒋捷身经宋元易代之际的巨大动荡,不仅承受了因之而来的亡国破家的惨痛现实,而且长期处于漂泊流离之中。因此,漂泊意识,即对于漂泊流离之生存状态的深刻体验,对于家和对于国家、民族的无可归依,以及因时代巨变所导致的人生价值的失落和人生道路的无可归依,成为其所著《竹山词》中极为重要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中的生命宇宙观深刻影响了郭沫若的文学审美建构。郭沫若认为生命与文学同样归属于一个具有本体性质的"Energy",即宇宙意志。郭沫若笔下个体生命与宇宙的关系无非两种:一是用宇宙的无限来充实和扩张个体生命;二是个体生命向宇宙与永恒的融入。在郭沫若早期创作中,生命宇宙化是生命本体的"主观的燃烧",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的呐喊,彰显了个体生命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超越时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巴金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将博爱、悲悯、宽容、慈善等人道主义情怀和生命意识贯穿于文学创作的漫长历程之中,生命意蕴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融合了他的独特的生存感悟和审美体验而获得了存在的鲜活性与合理性,作家的人格和艺术的风格、人品与文品的有机契合实现了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他通过自己的生命意蕴的审美体验和细致描摹与时代的脉搏紧紧地跳动在了一起.以热烈酣畅充满感情色彩的语汇为社会的发展踪迹和人物的生命神态描摹尽相,成为文学史上无人替代的生命意蕴的抒写巨匠。  相似文献   

11.
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影响的俗乐,是相和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东晋政权南迁以后,南方的音乐随之有了更显著的地位。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声"、长江中游的"西曲"和南迁的相和歌合流,形成了一个新的乐种叫"清商乐"。文章对清商乐的名称以及演变中的文化融合、音乐风格、结构形式、伴奏乐器等方面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先秦的阴阳之气论作为孟子的"浩然之气"论提出的基础,论述了"浩然之气"中蕴含的伦理精神孟子以人性本善作为道德的理论基础,以居仁由义作为道德的具体践履,其目的是追求天人合一的道德理想境界.作者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值得肯定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果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思想做以梳理,并借鉴其有益要素,对我国现今的音乐教育将有重大裨益。  相似文献   

14.
书法不是图画,不可能用具体形象来表现生命力,只能通过抽象的文字符号使之成为象征人格的生命,从而使接受者打破心理上静止的平衡状态,在信息流中涌起情感浪花,获得生命活力的美感。而要唤起生命活力,必须在文字符号的基础上,注入书家主体的生命意识,使字“变调”转换为有个性的情感符号,成为审美信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古典声乐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论述了古典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主要包括作品的音乐内容、表现方式、创作风格等。  相似文献   

16.
以娄底市辖区为中心地域的湘中地区的曲艺音乐,是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湘中曲艺音乐在曲式调式的基本特征、曲调和方言俚语的结合关系,衬词衬腔的运用、唱奏时滑音、颤音的运用等方面,都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的国家起源学说认为,现代国家不是人们订立社会契约的产物,而是客观伦理精神实现自身的自由本质而必然外化的逻辑结果。这个外化的过程不是国家产生的具体的历史过程,而是一个由家庭—到市民社会—再到国家的逻辑运演过程。它对国家产生的这种解释是唯心主义的,但肯定国家生成具有客观必然性却是相当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是邓小平确立其外交思想的科学视角。和平是两个大局互动的前提,独立自主是国内大局融入国际大局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话合作的基础,开放是联结的形式,发展是共同的目的。新的历史时期,在两个大局观的指导下,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外交思想,努力开拓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化表现形式。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达到净化心灵、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文章通过高校音乐活中增设音乐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活动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音乐的表达要素与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而中国古代音乐更有其自身的特色,中国人对音乐有自己的认识。中华民族从音乐中获得了无穷的智慧,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感受到了音乐重要的教育作用和启示。世界各地了解中国的人们都认为“中国是礼义之邦”,其实中国也是礼乐之邦。因为中国古人非常注重以礼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的同时。也很注重以乐陶冶人们的性情,引导人们去恶从善,所以中国古代音乐在教育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