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徐春 《职业》2023,(10):50-53
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是各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各行各业对人才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技工院校从规模上已经占据很大的比例,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技能人才,以满足各个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但是,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此,技工院校要创新教学模式,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作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核心要素。本文在分析职业技能提升与职业精神培养融合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探究技工院校职业技能提升与职业精神培养的融合策略,以期为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军 《职业》2011,(14):61-61
技工院校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地。传统职业教育存在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弊病,许多技工院校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就我校维修电工专业的教学状况,结合我校维修电工专业技能训练的实际,探讨在技工教育中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3.
技工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充分发挥晚自习的学习功效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胡红燕 《职业》2023,(20):55-58
2022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十四五”末实现“百千万”目标,明确了技工院校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性,帮助学生从学校到就业岗位紧密衔接。为实现《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本文通过对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点进行提炼,探索技工院校培养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的路径,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涛  柴建伯 《职业》2020,(3):70-71
技工院校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所需高级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文介绍了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把信息化技术与德国双元制行动导向教学法有效结合起来,为技工院校探索出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创新、总结实践,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李书伟 《职业》2024,(5):59-6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人才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技工院校要不断更新其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毕业后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工学一体化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技工院校教学紧跟市场发展,加快了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成果的转化,推动了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增强,使其更好地与国际人才培养标准对接。  相似文献   

7.
杨道才 《职业》2023,(7):78-80
当前,技工院校大力开展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这是加快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需,是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幼儿教育专业是一个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优势,不断开发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李尤举 《职业》2011,(20):48-49
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决定了技工院校必须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校企合作既是技工院校发展的方向,也是技工院校的一项基本办学制度。"  相似文献   

9.
钟亚萍 《职业》2012,(27):56-57
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德育工作如何适应新时期技工院校的发展需要,在理念、机制、载体、制度上进行创新,一直是技工教育同行密切关注的课题。笔者从事技工教育近三十年,本文拟从技工教育的实践出发,以宁波技师学院德育工作为例,着重阐述技工院校的德育模式、工作方法、主要成果,特别是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现代技工职业素养的具体做法,体现了技工院校的德育特色。  相似文献   

10.
李鄂 《职业》2017,(18)
电子商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对接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技工院校促进学生就业的要务.本文分析了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京红 《职业》2023,(8):54-57
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现状与不足,阐述了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北京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学生培养为典型案例,提出了关于在技能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黄欣  王红英 《职业》2016,(9):81-81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技工教育工作者探讨和改革的热点,针对技工院校的特点,切实有效地培养符合企业要求、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是学校和专业发展的重点。本文以园林专业为例,探讨了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一、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到"十一五"期末,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要达到1.1亿人,高级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针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技工院校必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不断地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加强技工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已经是一个迫切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黄磊 《职业》2015,(2):25-2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企业对技工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院校以前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越来越显现出其不足,很难适应新型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优化技工院校教学方法,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这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在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模式,其中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本文对一体化教学活动策划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5.
亓文秀 《职业》2023,(15):47-49
以数字化为契机推动数字化赋能技工教育,是技工院校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路径。本文从国家政策布局、经济转型发展、数字化技能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技工教育的时代意蕴,从人才培养内容、学习方式、人才评价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技工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趋势,从完善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多主体协同育人、开发学习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思茜 《职业》2013,(21):142-144
技工教育以培养“第一线、应用型、零距离”的高技能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技工院校专业技术教学中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是目前专业技术教改的主要方向。文章结合服装行业的现状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对技工院校培养服装行业高技能人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李祥伟 《职业》2023,(14):50-52
技工院校要持续发展,关键是建设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本文着重从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背景、国内外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及一体化教师培养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推动技工院校走好技能特色办学道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8.
《职业》2021,(4)
为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关于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通知》要求,《职业》杂志社编辑了《技能人才风采》(增刊),并对《古今中外工匠精神故事汇》一书进行第三次修订出版,作为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教辅图书。这两本书也是技工院校招生宣传良品,是校园开放日赠送学生家长的好礼,可以让学生家长充分领略技能人才风采,清晰看到技工院校学生的辉煌,从而树立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赵蕊 《职业》2016,(27):61-63
"中国制造2025"需要更多"大国工匠".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要构筑技能人才高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技工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作用,概括了目前我国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为例,介绍了其办学历程、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经验.  相似文献   

20.
张玉 《职业》2014,(15):64-64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技工院校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学校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特点。"双师型"教师适应技工院校发展,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培养出色的"双师型"教师,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技工院校着力研究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作用、培养途径、评价机制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