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境由心造     
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相似文献   

2.
老人言     
《老年人》2010,(9):1-1
抱怨是冬天的寒霜,谅解是春天的阳光。少些抱怨,多些谅解,生活就会变得美好起来。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喜欢平平淡淡地生活的人,我是一只不会生活的笨鸟。不爱跳舞,不爱猜拳,不爱打架吵嘴修理长城;不爱寒暄,不爱周旋,不受观人脸色左右逢迎;不会计划,不会休息,不会爱护自己关心别人;不会凑趣,不会打哈,不会养猫逗鸟逮蟋蟀喂金鱼......不爱隐瞒观点,不爱传老婆舌,不会背后捅刀子;不会下海捞金,不会给人家添恶心。别人失意落难时,不会落井下石往人伤口上抹成盐;自己春风得意时,不爱翘起尾巴挂一面红旗......总是喜欢光明磊落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常常忙忙碌碌行色匆匆。总是喜欢干一行就爱一行钻一行,常常却又被自己的…  相似文献   

4.
杨易是个性格很爽朗的人,但她说自己有时候容易急噪。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她觉得自己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性情有了一些变化,觉得亲人更亲,觉得生活很美好,人温和了许多。而且,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她发觉那种原本被动的耐心却使得自己越发懂得包容和谅解。  相似文献   

5.
平视     
平视,应该说是一种极好的交友、处世与认识事物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只有少数人能用这种具有生存智慧的眼光看待事物和认识自己与他人,因此也就只有少数人能达到入生目标而不留下悔恨。可以说,能做到平视的人,才能结交真正的朋友,才能正确认识事物,才能做到荣辱不惊.才能做到永远充满活力地工作和生活……仰视,是一件很紧张的事。由于敬仰一个人而去结交他,必定心中紧张、慌乱而六神无主,不能自然地与他交往也就不能做到平等的交流,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浪费时间与精力而不会有所收获,双方都会因此而失望的;由于崇拜一…  相似文献   

6.
佚名 《现代交际》2008,(4):44-44
一个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不能离开朋友。然而有的人却为没有人肯和自己交朋友而苦恼。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那么你一定能成为他人愿意结交的朋友:要持友善态度;不会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相似文献   

7.
英子 《当代老年》2011,(12):47-47
人有悲欢离合,生活有酸甜苦辣。每一个人的心情都不会永远充满灿烂的阳光,而是有时起,有时落,当我们出现一些不良情绪时,可从生活的细微处着手,有意识地加以调节,使那些不良情绪向着好的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8.
小克 《现代交际》2009,(1):53-53
他有话要说 脚体语言:上身前倾,肩膀下垂,视线飘过你的头顶。潜台词:这个姿势代表他的心理处于柔顺、服从的状态,并暗自希望能获得你的谅解。如果他想说的并非什么对不起你的亏心事,当然不会藏在心里太久。假使他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表明事情的真相极有可能惹得你非常不悦。  相似文献   

9.
方牧 《女性天地》2011,(10):21-21
在加利福尼亚州,考试作弊的学生一定会被开除,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尤其是司法与医疗专业。 不吃早餐的人是不能委以重任的,因为一个连自己的健康都不在意的人,不会在意任何项目的细节。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说许多不。但也有这样一种人,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最不会说、不愿说或不敢说不。因为生活琐事不敢说不,结果引起许多生活烦恼;因为人生选择不敢说不,导致终生懊悔。说不,需要勇气、需要胆识、更需要预见力、判断力、洞察力。我们常常面临两难甚至多难的境遇,但你必须做出一种选择,非此即彼。因为你无法同时去做两件事,也不能进行两次人生。笔者的一个朋友,家庭、相貌、人品都是一流的,少年时代就有许多女孩子追求他,读高中时,女同学开始约请他,这时正是他必须选择的时候,但他不愿说不;于是,他开始陷入窘境…  相似文献   

11.
妙语四十九     
崔岱远 《中外书摘》2007,(11):82-82
1.智慧的最高层次就是爱。 2.对于生活在水中的鱼来说,发现水的一刹那,就叫做“悟”。 3.人当然可以做梦,但人不能生活在梦里。 4.不能宽恕别人,最终痛苦的终归是自己呀!  相似文献   

12.
幸福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开店铺的人天亮时打开大门,不会想到是否有政府军或叛军或走投无路的饥饿难民来抢劫。  相似文献   

13.
我注意到,在我的一些老伙伴中,很多人不会使用手机发短信,提到电脑、上网等总是有些畏难情绪。他们大多生活单调,无所事事。现在我就使用这些“新玩意”的一些体会写给老年朋友,希望能帮一部分人解除对他们的顾虑,使我们的老年生活更丰富充实。  相似文献   

14.
健康100分     
健康100分读一本书想象一些离自己很远的事笑脸就会比阳光更温暖读书不烦恼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读书是一种保持精神愉快的有效良方。有良好读书习惯的人,心胸开阔,眼光长远,能正确地理解生活。喜爱读书的人思维活跃流畅,不会因为生活中的挫折形成心理疾患,引起精神...  相似文献   

15.
那家伦 《老年世界》2006,(16):27-27
如果有人对你说:一个活够了60岁的人,其实他仅仅只生活了8个年头,这会不会让你大吃一惊?然而,这是真的。  相似文献   

16.
“拼了老命”还是“走为上策”? 人人都会有压力,都可能受到刺激。压力本身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但一个人接二连三地遭受打击,精神遭受长期的折磨,难免不会影响生活,时间长了,人就病了。  相似文献   

17.
制造家庭麻烦的几种心理向明清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古人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当今,多数家庭成员相互尊重、体贴、谅解、忍让,融洽和睦,生活愉快,但也有些家庭背道而驰,给当地政府带来诸多麻烦。究其根源,大都来自不良的逆反心理。其一,怀疑心理。彼此间缺...  相似文献   

18.
极品男人     
小刀 《女性天地》2008,(1):31-31
女人们可以在一小时内紧紧盯住电视屏幕,为某个男人的光芒而心醉神迷,但她们不会对她生活中的一个男人给予那么长时间的关注。身边的男人,身上偶尔会绽放出一朵火花,但他却不能集中所有的优点。所以,女人的眼睛常常需要别处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如今的社会制度更加优越且趋向人性化,但是贫困群体并不会随之消失,相反可能会因相对贫困线的不断提高而扩大.这时候通过物质上的帮助来改善穷人的艰难生活,仿佛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但是物质救济不会也不能彻底消除贫穷的根源,<致富有方>这本为一心想脱贫的人而出谋划策的书刊,犹如一泉清水,为渴望脱贫的农民朋友们冲刷出别样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今晚我关机     
正一个电话,从来就不会比一份生活更重要。我曾经是个24小时不关机的人。上大学时,不关机是因为爱情。那时偷偷喜欢过一个人,于是从不敢关机,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毕业后,上司谆谆教诲:作为职场菜鸟,任何时候都绝对不能关机,睡觉时也得把手机放在床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