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理解与以往西方哲学根本不同,它对人的本质的深刻揭示为我们认识幸福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幸福观科学阐释了现实的人的幸福与劳动、人与自然和谐、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幸福观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它把幸福和物质生活、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等结合起来。通过辨析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相近的一些范畴,包括幸福与人的需要、幸福与快乐、幸福与财富、幸福与社会及其制度等的相互关系,认识到需要和欲望是追求幸福的内驱力,快乐是幸福的表征,财富是幸福的外在条件,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独立学院幸福观教育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开展幸福观教育的重要理论,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个人劳动奉献与个体享受相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为主要内容,所有这些都为当代青年幸福观的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文章根据当代青年幸福观的基本特点,结合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四个统一"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形成的作用和启示展开了积极的论证。文中的某些观点对于开展现代青年的幸福观教育工作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纵观人类幸福观的发展历程,只有基于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才能科学全面地阐释幸福的核心内涵。为此,应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解民生幸福的真正要义。民生幸福的实现,需要政府将为百姓谋福祉作为其公共政策价值的最终目标,发展国民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国民文化道德素养,推行善治理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根本性质、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表明,民族化是它的内在必然要求。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奋斗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的最好阐释和最新发展,它赋予了幸福历史的深度、时代的高度和现实的温度,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与丰富的理论意蕴。对其理论内涵的解读可从四个维度进行,从国内外双重视角分析奋斗幸福观的问题缘起,明确其现实必然性;从当前到长远把握奋斗幸福观的本真旨归,明晰其目标指向性;从个体到群体厘清奋斗幸福观的主体构成,阐明其全员参与性;从理想到现实确定奋斗幸福观的实践指南,剖析其路径协同性。奋斗幸福观深刻阐明了奋斗和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凝聚力、生命力和战斗力,是全体中国人民获得幸福和过上美好生活的观念指引和行动指南,具有厚重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梦"人民幸福内涵的历史渊源及实践价值研究,必然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存在依据和理论形态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何以可能?这一追问实际包含了两个问题:第一,在实际上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其是否具有合理性。它与现在我们在非严格意义上使用的"马克思幸福观"是否应该有所区别。第二,中国革命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这一命题所指称的过程是否真正发生过。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就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本来面目和本质特性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知和评价问题上的根本态度与根本观点,应该包括马克思的伦理幸福观、哲学幸福观和人民的现实幸福论。哲学幸福观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居于核心地位,幸福本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幸福观的核心内容。幸福首先是一个关于人的本体论问题,不能仅以道德来界定幸福的内涵。实践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幸福观产生的母体,将唯心主义的幸福观改造成实践唯物主义的幸福观,将幸福感作为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和必要环节。人民的现实幸福论是马克思的幸福本质论革命的主要成果和标志,从关注现实人的幸福本身转向探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实现的途径和条件,经历了从劳动幸福观到实践幸福观的过渡。"人民的现实幸福论"具体化、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路径,"中国特色"人民的现实幸福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理论的基本存在形态及表现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核心内容。"中国梦"蕴含的"人民幸福"思想的理论创新则是"人民幸福本位"思想的不断深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1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科学化的基本规律,对“如何促进理论创新科学化”进行了自觉回答。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科学化的基本前提,在实践中服务人民群众是理论创新科学化的价值旨归,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理论创新科学化的本质要求。科学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坚持“四个辩证统一”即:文本研究与把握精髓的辩证统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体系的完备性与理论的开放性的辩证统一,探索真理与反倾向的辩证统一。理论创新科学化是全党的责任,必须自觉地提升主体的创新能力,需要创造性地抓好全党的理论学习工作,培养和造就;毛素质的理论队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80年的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贡献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 论两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坚持继承与发 展的结合,坚持领导与群众的结合。从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程和经验中,我们所能得到 的最大启示就是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发展的科学、开放的 科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仍然能够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继承与发展.在吸取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变化发展的实际,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政党观中国化,并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提高党员的理论修养、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与时俱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等纳入党的建设中来,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观中国化理论与实践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每一个人并使其自由全面发展的革命学说,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民生内容。毛泽东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中国化。在此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使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化获得了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它在中国的实践正表现出强大生命力。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开创了 2 0世纪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新篇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决定着 2 1世纪中国复兴的历史命运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 ,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贡献。在这一伟大实践中 ,不断推动关于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和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还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并自觉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规律作为社会行动规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实践的基本要素-环节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具体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价值指向、根本任务、方法论原则、立场观点方法、科学性要求、评价主体等内在要素-环节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的科学认知。正是党对这一基本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自觉遵循,保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沿着正确方向与时俱进,使党的治国理政实践得以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成功展开。  相似文献   

16.
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创新发展的实践基础.确立党自觉执政的理念,是党的建设的需要,是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并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模式向科学执政方式的根本转变主要包括由"党政合一"到党政职能合理定位与分工的转变、由"政策领导"到依法执政的转变和由"长官意志"向科学决策的转变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目前,有必要像讨论"真理标准"以端正党的思想路线那样,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再教育,真正确立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真正英雄的观点.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执政"与"为民"以及"代表"与"代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历史的 80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历史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正确回答了中国的社会性质等一系列问题 ,从理论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的第一个里程碑。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的主题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基本问题 ,形成一个完备的科学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系统地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地位 ,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科学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 ,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 2 1世纪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理论的发展与贡献在于:他们公开申明自己的物质利益观,并把它作为革命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正确解决物质利益与道德的关系;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物质利益原则的政策、法规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世界理论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生活世界有着紧密的现实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活化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该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活化的实质,通过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新媒介、创建高等学校生活化教育环境等措施,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活转向。如此,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