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得到了空前提升,各企业对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高校作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如何更好的培养适合产业市场发展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是首要问题。本文充分针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问题,提出了对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便更好的加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与挑战。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甚。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多,规模大,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内涵变化快、社会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这给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需要大量技术硬、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但是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还正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应届毕业生拥有全面的工作能力,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要求.但大多数高校的培养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上,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最新的社会要求.因此,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就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新常态下,要求各高校配以新常态的教育模式,才能将廉价劳动力优势转变成真正技术人力资源的优势.基于此,以理工科院校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素质结构为主线,汲取现今国内外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并结合江西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构建以产学研为载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新形势的发展,各电子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这就对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和创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针对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合理规划,以企业的需求为基础,把职业需求尽可能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尖端人才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5.
商务英语能力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关键,也是考核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笔者基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英语能力的构成特点,进一步探讨高校商务英语能力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不仅在于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理论,还要求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平面广告设计能力和策划能力,使学生能在社会上的一些新兴行业中成为实用型人才。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对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使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经与很多技术实现了融合与创新发展.作为学校教育要基于计算机教育创新发展的状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的创新培养,这样才能保障所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应用,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范围也在迅速的扩大,很多人对于它的需要已经不仅仅限于日常的几项操作,而是越来越多样化,所以人们对于计算机专业方面的人才的能力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那么学生就需要不断的学习计算机的专业的知识,并且保证把它很好的应用到工作上,这项也是各个高校对于培养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性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面对市场的需求,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方案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针对计算机这种专业的特殊性,改革要不断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杨晓花 《人才瞭望》2017,(14):82-83
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聚焦于这一主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践调查法,对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认为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确立培养理念,健全培养制度;二是搭建教学平台,打造实践体系;三是推行有效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四是优化保障措施,引介评估举措.只有多向齐下,才能保证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都不断提高.任务型教学通过外在驱动力的施加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并且注重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以及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该模式更注重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高校现代化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因而目前已经成为实现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肖鹤 《人才瞭望》2023,(21):51-53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任务愈加重要。然而,传统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亟待进行优化和改进。本文以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下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为中心,分析了当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高校、学生和社会三方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正>实践表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人才资源需求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也同时符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特色。事实上,基于高校教育平台培养出的人才也比较符合社会企业的用人需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也开始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新时期新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敢于破局,必须实践创新,才能守正开拓。基于此,坚持社会企业人才需求导向,明确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新目标,在高校人才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有高素质的计算机能力的人才作为全球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来讲,也是我国社会主要需求型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各高校计算机专业响应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重要教育改革。本文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讨论,根据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两者的特征和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学者们发现,传统的商务伦理道德教学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的高速发展,集中表现在商务伦理道德教学僵化守旧,课堂效果达不到预想的要求,学生对这类教学不感兴趣.研究如何创新和改革现有的商务伦理道德教学模式,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有较高的实践价值,这一课题的研究必将推动高校对21世纪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企业也在不断发展,但我国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在市场上立足,企业具有非常专业的技术人员是关键,所以为了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必须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电力施工企业发展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基于此,根据电力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现状对电力企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期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技术性人才.  相似文献   

16.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建筑行业的改革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全世界建筑行业都在推广BIM技术,当然,我国也包括在内.目前,我国发展BIM技术的瓶颈就是缺乏BIM技术人才.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跨越式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探究分析新常态下土木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然后提出有效的培养措施解决目前BIM技术人才紧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黄潇潇 《人才瞭望》2023,(15):72-74
<正>高等教育可以提高社会教育水平,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满足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学研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校、企业事业单位与科研机构通力合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措施。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优势互补,持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有效对接与整合资源。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学研产一体化,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有必要做好应用型高校学研产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8.
校企融合教育政策良好落实,对于我国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有重要的作用。而口腔医学人才是我国欠缺的人才,尤其是当前我国口腔医学技术快速研究背景下,相关教育专家一直都在提出培养应用型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助力口腔医学发展的建议。此要求最终落实到学校教育模块。校企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应该基于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现状,总结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存在的问题,融合新理念和技术,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针对校企深度融合下应用型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探究。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同时也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创新创业训练与实验、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探索其意义,以期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匡冬青 《人才瞭望》2023,(21):71-73
<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需求,需要通过创新和改革来打造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和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路径的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复合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