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幸福感研究存在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方向。文章回顾了幸福感研究的历程及三种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忽视了幸福感的文化属性,割裂了幸福感的整体性和实证研究的局限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幸福感研究在主位研究、本土化研究和质化研究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旅游者幸福感可以划分为身悦、意悦、心悦三个层面,不同层次具有相异的动力机制。身悦来自感官刺激,最易被体察;意悦深受社会意识的影响,在转型期的中国,引人瞩目;心悦更多从内心涌动,深刻而持久,但是需要主客观条件配合,获取不易。解读幸福感动力机制,可以为转型期的国内旅游提供开发、决策和应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综合考察城市经济和家庭经济对城市居民综合幸福感的复杂关系,调查了3192名来自于不同地区的城市居民,结果发现: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和综合幸福感随家庭经济收入增长而提高,随城市经济增长而下降;家庭经济收入与三类幸福感和综合幸福感都显著正相关,而城市人均GDP与三类幸福感和综合幸福感显著负相关;家庭经济收入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综合幸福感,但地区经济在家庭经济和综合幸福感之间起重要调节作用,即家庭经济对综合幸福感的解释率随地区经济水平提高而降低。基于此,政府应致力于提高居民的家庭收入,逐步平衡地区和家庭之间收入差距,这将对城市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工作幸福感的形成机理,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分析、预测员工的工作幸福状况,提高管理者的幸福管理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幸福感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其形成受社会比较影响,即工作状态与工作目标的影响;开辟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双重路径、关注员工工作内在目标的实现、正确引导员工社会比较的动机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在技术性幸福感学说提出的初期,由于传统人文理论对幸福感已经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界定,加上人们受技术性产品副作用的心理影响较大,同时,技术性幸福感学说自身也存在着发展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了人们最初对其产生了否定的思维模式.但客观地从技术性幸福感的存在规律出发,借助于自然科学广泛应用的对称性方法,恰当地揭示技术性幸福感的诸多特征,我们就能够为技术性幸福感搭建一个平台,使其得到充分地讨论,从而能够更深一步地诠释人类的幸福感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升农民幸福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基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972份农民调查数据,利用二元离散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政治信任因素与农民多层次幸福感状态和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政府信任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农民的多层次幸福感状态,农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时,农民的多层次幸福感指数就会提高0.0593个百分点,政府信任与农民的多层次幸福感指数呈正向关系;政策信任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农民的多层次幸福感状态,农民对政策的信任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时,农民的多层次幸福感指数就会提高0.0334个百分点,政策信任与农民多层次幸福感指数呈正向关系;公职人员信任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农民的多层次幸福感状态,农民对公职人员的信任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时,农民的多层次幸福感指数就会提高0.0614个百分点,公职人员信任与农民多层次幸福感指数呈正向关系。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破除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心理防线,降低农民对政策的误解及疑虑,弱化农民与公职人员之间的隔阂将是提升农民多层次幸福感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本文通过对124名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发现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增强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城市女性群体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取样,对城市女性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及群体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女性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无显著差异;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和收入等四个因素均显著影响城市女性群体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现状及其在收入水平、技能培训、社会准入与权力意识四个方面的特征,分析了这一群体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需要做到"产业现代化、员工知识化、社会开放化和制度完善化"的"四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幸福感提升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Lyubomirsky等人提出的持续幸福感模型,包含遗传设定点、生活环境和意向活动。意向活动是幸福感提升的理论出发点。以往研究表明,采取品味、感激、希望和亲社会行为等策略均可提升幸福感。同时,文化影响幸福感的构成。文化差异使得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幸福感提升有所区别。未来国内研究者可以从社会文化信念、情绪体验和表达着手,探索提升国民幸福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