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治 《晋阳学刊》2001,(3):23-27
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在我国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论 ,从欧美各国金融业的经营模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国分业制度的形成 ,进而分析了分业经营的弊端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必然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体制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金融业混业经营在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了主导地位。相比之下,我国金融业依旧采取的分业经营体制显得与国际社会格格不入。我国金融业在未来如何面对四方国家金融航母的竞争?对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尽快实现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一个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邢晓岩  郑秀 《理论界》2007,(7):216-218
目前在世界各国纷纷实行混业经营制度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业实行的却是分业经营制度,这与我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历史演变,分析了目前我国银行业经营体制的现状是大混业小分业模式,最后指出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内在动力、外因及技术条件,论证了我国银行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是分业还是混业的争议 --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WTO后 ,金融业经营模式问题日渐引起重视。理论界对金融业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利弊以及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发展趋势存在较多争议 ,文章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混业经营是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但我国金融业不应选择单纯的分业或混业模式,而应该选择混业经营下的分业经营管理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是实现混业经营、分业管制的最佳组织形式,而这需要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明晰和股份化改造。  相似文献   

6.
混业经营——中国银行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模式,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金融业有必要适应国际形势,逐渐走混合经营的发展道路。实行混业经营是增强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需要,可以降低我国银行业的风险,而且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实行混业经营,银行业务面临的挑战也促使混业经营的实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闫强 《河南社会科学》2003,11(3):128-129
当今世界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已成为国际潮流,我国商业银行的出路只有一条,即积极创造条件,向金融混业经营转型。我国商业银行应在现实给定的资源和制度条件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混业经营模式,并逐步为从分业经营制度向混业经营制度的转型创造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8.
柯思宇 《理论界》2007,(8):264-265
随着中国“入世”五年后全面开放,中国1995年确立的分业经营制度将受到国外混业经营制度的强烈挑战。通过比较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及两种不同经营模式的发展过程、优缺点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当前仍应实行分业经营制度,但也必须向混业经营尽快转变,以应对国际的挑战。而且混业经营不是金融业发展的终点,我们不能盲目迷信。我们需要的是结合实际,学其长处,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业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实行分业经营 ,虽然维护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发展。无论从我国金融业的现实情况 ,还是从国际竞争的角度分析 ,分业经营既不适应金融业的发展 ,也不符合当今国际潮流。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 ,在我国金融分业监管的大环境下 ,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是金融机构突破现行法规分业经营的一个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混业经营是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WTO以及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将促进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到来。针对中国金融分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银证合作的意义指出了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杨飞虎 《学术论坛》2006,(8):118-122
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原有制度的替代过程。当前国际金融业已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制度转变,为了应对挑战,我国必须在金融制度安排上推动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制度转变、由间接融资为主向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重的制度转变,提升我国资本配置效率,促进我国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增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凤良志 《学术界》2001,(6):70-76
随着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实施 ,国际金融进入了混业经营的新时代 ,金融机构并购浪潮此起彼伏 ,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 ,银行不再是唯一能提供信用的机构 ,保险公司与投资银行争夺大型客户 ,各种基金也绕过证券公司直接投资证券。混业经营对金融运作模式和竞争格局带来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一、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必要性  与全球混业经营趋势相反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进程尚未完成。客观地说 ,这几年国家推进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也是整顿金融秩序 ,防范金融风险的实际需要。但是一俟分业经营和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 ,…  相似文献   

13.
论金融混业经营的冲击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资本对利润追求的本性、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银行)市场内部化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使混业经营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成为了一种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金融业不得不经受外资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模式在金融机构利润、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金融监管等四个方面的冲击。目前,分业经营仍是我国金融制度的现实选择,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不可回避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金融监管法律的成长与金融业的变革相伴相随,当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之际,金融监管从多头监管向集中监管转型,从规则监管向原则监管过渡.金融混业监管的走向呼唤重构金融监管路径,"双峰监管"模式将成为新兴国家的关注.金融资本为主导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业模式的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金融业融入国际金融已成定局,本文回顾了美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演变历程,并对我国金融业如何实现“混业经营”的转变提出了可行性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即将加入WTO,现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正面临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严峻挑战。证券业和银行业的分业经营,并不等于两个行业互不往来。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存在着业务交叉、相互竞争的矛盾,也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空间。二者的合作不仅必要,而且现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实行混业经营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实施混业经营又面临三个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混业经营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业经营管理模式在中国大体可分为建国以前的混业经营尝试、改革开放前的高度集权化经营、改革初期的粗放型混业经营以及分业经营模式等若干时期.实施金融混业经营的约束条件,包括多样化经营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权衡、金融企业素质与产权结构、金融市场秩序与金融监管模式、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美、日等国先后改革了其分业经营模式,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金融业面临着国际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中国金融业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金融混业势在必行。《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推出,扫除了商业银行不得直接投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律障碍,为混业经营打开了一扇门。它的出台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这也是构建银行持股公司的一种形式,是混业经营的有益探索,不仅使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也意味着我国金融综合经营空间的进一步扩大,既给商业银行提供…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体制。面对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大趋势 ,为适应国内经济及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 ,变金融的分业经营为混业经营已是我国不远的将来的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