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7,(3):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生态制度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的纵深发展,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注重理念、理论建设发展到制度建设、制度创新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孙芬 《阅江学刊》2012,4(5):57-61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制度是调整人与生态环境关系制度规范的总称。生态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关于生态制度设计的经验为中国生态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在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我国应切实加强生态制度建设,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市场化制度,完善促进生态和谐的法律,推动政府行为的生态化转向,促进全体公民的生态参与。  相似文献   

3.
袁会敏 《创新》2013,(6):26-29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虽然保护生态是人们的共识,但如果利益关系处理不当,生态文明建设就不能顺利推进。制度经济学认为,因为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必然会有利益矛盾。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对个体的利益进行整合,降低交易成本,使不同经济主体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活动。然而,产权制度、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和非正式制度的失衡使得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因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屡屡发生。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才能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才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杨珺 《创新》2015,(6):69-75
制度和伦理是人类社会进步缺一不可的两套社会规范体系,并且由于伦理较之于制度更具有内生性和本源性,因此以伦理来规制制度,从而形成两种规范体系的合力既必要亦可行。生态文明制度的伦理规制是指用不断调整完善的生态伦理来规定制约生态文明制度。具体包括以正义伦理来规制生态文明社会的政治制度,以可持续伦理来规制生态文明社会的经济制度,以和谐伦理来规制生态文明社会的狭义社会制度,以自洽伦理来规制生态文明社会的文化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6.
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绿色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其进步意义与理论局限并存.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具有价值关联性.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新视野,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生态制度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面临着比世界其他国家更为严峻的生态形势.在生态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着生态政治意识偏低、资源环境保护法不健全、生态环境政策执行不到位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加强生态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建设生态教育制度,健全生态法治制度,完善生态、公共政策体系,创新生态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出发点,并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着鲜明的时代价值,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自党的十五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愈加丰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与此同时,还需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  相似文献   

9.
刘玉君 《探求》2004,(4):9-11
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可持续的发展观和科学消费的生活观是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要建设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必须培育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制度文明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生存离不开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制度形态的资本。制度文明是一种涵括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而又独立于二者的文明形态。制度的文明化程度决定着社会整体的文明化水平。以权利本位理念为灵魂的制度文化 ,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内涵的规则体系 ,以廉洁、高效为运作准则的制度组织分别为制度文明建设提供着精神驱动、规则支持和运行保障  相似文献   

11.
朱宏雁  丛晓峰 《创新》2013,(5):36-39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需要全民共同参与。从公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和公众参与不足两个方面对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描述,进而从以政府为主导、以人为本、加大宣传力度、赋权予公众、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组织建设与管理七个方面来探讨鼓励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5,(2):148-151
高校生态教育制度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组织管理的制度化,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制度化,生态文明教育运行的制度化。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大力提高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以身作则执行制度;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制度执行的监督,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与贡献,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对于广义上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世界性重要影响。在理论层面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至少体现了如下三重意义上的全球性绿色理论话语议题的重大丰富、拓展与创新:面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绿色现代化发展理论、当今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或“红绿”性质的社会政治变革理论、当代中国版本或风格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在实践层面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倡导与推动国际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合作,使当今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同时,也在发挥着不断扩大的世界性影响:推进以联合国平台为中枢的国际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合作、促进以发展中国家为核心的全球绿色发展互惠合作、推动构建基于国际新秩序理念与目标的人类(地球)命运共同体建设。无论是对于全球环境治理的核心理念、制度与政策架构还是主体构成来说,它所彰显的是,当代中国正在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和现代工业文明转型探路者,在双重意义上成为一个未来可期的世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4.
15.
《社科纵横》2016,(7):71-75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美国思想界针对资本主义问题尤其是生态问题正在生成的新流派,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智慧、过程哲学有机融合,高度评价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生态重塑",提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它的一些主张和原则启示我们要搞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中国作为整个世界发展的一部分,更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树立一种世界眼光;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确立从唯GDP到绿色GDP的发展理念;走可持续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了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探索时期、发展深化时期和走向成熟时期,并在发展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与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基本成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并积极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解读。同时,我国通过“四个坚持”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思想、党建、经济与民生方面积累了必须坚持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理念的经验,为高质量发展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内在要求一致,生态文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9,(3):60-63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风险也随之呈现出更大的潜在危害性。有效规避和预防生态环境风险,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三期叠加阶段,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面临紧迫性、艰巨性和持久性的挑战。因此,构建多元参与、层层推进、规范治理、智能监测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方向和实现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赵丽涛 《创新》2014,(1):46-49
面对当今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生产力观存在误读,站在"主体中心"立场审视自然,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实质上,马克思生产力观蕴涵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应该科学解读和阐释马克思生产力观,并以此指导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