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使以培养技能型的技工学校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历史机遇中,技校要寻求更大发展,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合格的技能人才,关键在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全面优良的技校教师队伍,已是技校发展的大计。那么,怎样才能全面提高技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呢?笔者认为,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个重要关键,必须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南充市组织开展了以“满足企业需求,服务技能人才”为主题的岗位技能对接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统计,截至8月底,在全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登记求职的4587名大中专技校毕业生中,已有2832人实现了就业。  相似文献   

3.
陕西地处西北内陆,不沿边不沿海,经济欠发达.近年来,吸纳新生劳动力主渠道的大中型企业不景气,给直接为企业承担培养技能性实用人才的技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忠县劳动局和技校一改过去的被动招生为主动出击,局领导、校领导亲自出马,瞄准市场,针对企业,提前行动,主动上门,对全县一百多个大大小小,国家、集体、私营企业全面走访调查,了解到各个企业虽然人数饱和,但真正有技术的人才,企业是很欢迎的。而且有的企业还提出需要高层次的技术工人。学校就把自身的发展和生存溶在经济发展和职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中,除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外,大胆改革办学思路,积极适应企业发展,根据企业需求招生和设置课程。面对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企业,扩大委培招生范围、增强联合办学实力。尽力用够用活技校有关招生政策。采用多条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技校、四川省建设厅电大青白江直属部是1978年经四川省政府,省劳动厅批准备案的省属唯一的安装技术专业学校。建校二十多年来已为全国建设系统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培养了18000余名合格的安装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东阳市有高等职业院校1所,中等职业技校9所(其中国家级重点2所、省级重点2所),开设专业28个。近几年来,东阳市充分利用职业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采取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工作。做到坚持既重视在校生的技能培  相似文献   

7.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骨干力量。目前,企业“技术工人短缺,高级技工难求”已成为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企业必须把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紧紧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创新机制,营造环境,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8.
企业办技工学校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技工校特点和专长,利用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强有力的实践经验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高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创新及经验累积形成的。高技能人才来源于高技能的教育。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目前企业办技工学校教师队伍还存在诸多问题,不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志龙 《劳动者》2006,(3):33-33
现代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粤得警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承担起企业发展、壮大的责任,就必须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培养和造就人才方面下功夫,建立以企业内部培训为载体,不断提高施工企业人才素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劳动厅技校教研室198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挂牌,成立已10年了。10年来我省技校教研、教材建设工作,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阶段。一、更新观念.狠抓技校改革,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10年来,教研室围绕为全省技工学校教学改革服务,捉进技工学校的发展变化,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以培养单一的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中级技术工人发展为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同时也培养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员或其它从业人员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培训基地,成为国家职业技能开发和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招收初中毕业  相似文献   

11.
曹昱 《劳动世界》2010,(11):98-100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在不断地扩大,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天津财经大学作为首批21所MPAcc试点单位之一,必然担负起为滨海新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责任。如何构建适应滨海新区发展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促使技工学校面向劳动力市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劳动部门管理技工学校的工作重点。宜宾地区共有19所技工学校,其中事业性技校3所,地属、省属、部属企业办校16所,企业办校占绝大多数,并且有一半的学校所在企业是亏损企业或不景气企业,每校招生量几人或几十人不等,有个别学校甚至断续招生。为了实现提高技校办学效益,稳定办学规模,不断促进学校发展的总目标,我们针对地区技工学校上述状况,注意调动县市劳动部门送培、学校招收两个积极性,坚持把技工学校推向市场,使之形成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介绍就业的机制。推动技工学校面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搞好发展。在具体工作上,我们采取了分两步走的办法。第一步,放权搞活,在地区部分综合性技校中开始  相似文献   

13.
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更大作用。”这些指示,对技校教育培养人才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育的社会功能提出了新的扩展。怎样使学生由就业转变为走创业的道路,是21世纪的新课题。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培养方案 企业新型学徒制主要是通过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实际动手能力、认可企业文化、有较强的归属感、实用能干的产业工人. 在培养方式上,川锅技校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共同培养新型学徒,并按照"公司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设置课程.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是企业拥有的各种资源中最活跃的资源。目前.一些企业领导虽然意识到人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认识不够深刻,仍把人看作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过多地强调以物质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更有甚是把人看成与机器一样的工作.导致干群关系不和谐,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人才不断流失。因此。企业加强人本管理系统工程建设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旺苍技工学校是广元市4县3区唯一的一所县办技校,自1991年8月创办以来,5载春秋,经历了艰辛和苦涩,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现在,旺苍技校领导班子、师资健全,教学设施、教师住宅齐备。学校拥有自己的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的固定校舍,开设有就业培训、技校、电中、电大4个层次的机电、会计、统计等9个专业,已为社会输送出各类技术人才200多人,目前拥有在校生350多人。1991年,为适应深化劳动制度改革中的需要,大批量地向各用人单位培训各类技术人才,县劳动局一班人统一思想,认定目标,大胆地提出申办旺苍技校。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劳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一无资金、二无校舍、三缺人手的情况下,劳动局毅然决定自筹资金,争取当地财政和企业的资助,在不到1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走人才强企之路.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企业人才的出现、培养及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企业对人才识别标准、培养人才的途径、选拔使用人才的机制等客观环境条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企业不仅要为人才搭建事业平台.还要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客观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部份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这些企业所办的技校也举步维艰,企业对技校的经费投入逐年减少,有的甚至断了奶;企业尚有部份富余下岗职工,定向招收技校生人数不得不减少;学校硬件设备设施无增加,规模也渐缩小。企业要扭亏为盈怎么办?转制!技校的出路又在哪里?同样在于转换办学机制。泸州交机技校1992年  相似文献   

19.
遂宁市安居区着力实施重大项目人才保障工作。一是围绕本地产业发展目标,有计划与泸州化工学院、温江化工技校等院校实施合作,做好紧缺人才开发工作,引进高层次人才6人,聘请专家顾问35人,积极构建天然气、汽摩、电子机器制造、旅游等产业构建“四大人才板块”。二是围绕产业升级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冶实久职教中心(十九冶技工学校、十九冶建筑工程学校)位于“钒钛之都”攀枝花市,隶属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是一所集中职教育、成人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以技校中专为主体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学校坚持“经营学校”的理念,秉承“励志、勤奋、实践、成才”的校训,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既服务企业,又面向社会,充分发挥职教资源作用.大力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现已成为攀枝花市重要的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四川省重点技校、四川省合格中专、西建大“优秀函授站”、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攀枝花市文明单位、卫生红旗单位、园林式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