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改后的《工伤保险条例》把工伤预防定为工伤保险三大任务之一,从而逐步改变了过去重补偿、轻预防的模式。做好工伤预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降低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二是减少物质财富损失和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从而减少社会总的经济损失;三是有利于企业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工伤保险制度是我国社套保险科度中最先建立的保险制度之一.工侍保险是国家为了保障劳动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忠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的一种社会保障手段。在社会保险的险种中.工伤保险制度实行无责任赔付的原则.也就是说,不论因为是谁的责任,员工发生工伤.都应由雇主(用人单位)缴费的工伤保险给予赔付.员工不缴费。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上海:出台工伤康复新政上海市为贯彻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进一步完善全市工伤保险制度,规范和促进工伤康复工作的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工伤人员的合法权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日前发出《上海市工伤康复管理试行意见》已于1月1日起实行。符合《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上海市外来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参保范围的工伤人员,到签订服务  相似文献   

4.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社会统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因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罹患职业病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等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但关于工伤保险很多人还存在一些“知识误区”。  相似文献   

5.
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制度的首要职能,“预防优先”已成为国际社会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共识与奉行的准则。换言之,在传统的工伤保险制度向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各国经办机构越来越重视工伤预防的投入与建设。国际社会的共识:注重预防,是实现积极的工伤保险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工伤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最先建立的保险制度之一。工伤险是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的一种会保障手段。在社会保险的险种中,工伤保险制度实行无责任赔付的原,也就是说,不论因为是谁的责任,员工发生工伤,都应由雇主(用人单)缴费的工伤保险给予赔付,员工不缴费。工伤保险要与工伤预防、职业防治、职业康复相结合,由国家统一制定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实行社会化管…  相似文献   

7.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  相似文献   

8.
《劳动者》2005,(8):41-41
Law博士:《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某职工发生工伤后办理了退休手续,后因工伤死亡,在领取丧葬补助金时是否要减去从社保领取的1500元丧葬费?  相似文献   

9.
修订后《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对于控制和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维护职工人身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因第三人责任造成的工伤赔付方面,由于相关制度衔接配套不够等原因,致使部分因第三人责任造成的工伤职工不能及时、合理得到补偿,尤其是因第三人责任交通事故引发的伤害,工伤保险待遇应如何支付的问题,值得重视和思考.第三人责任工伤赔付难在哪随着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职工外出和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规定:“职工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机动车事故伤害,或者履行工作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按《条例》规定认定为工伤和视同工伤的,如第三人责任赔偿的相关待遇已经达到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标准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关待遇:如第三人责任赔偿低于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或因其他原因使工伤职工未获得赔偿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规定补足工伤保险相关待遇.”但现实中,第三人责任事故的工伤职工要想真正落实工伤保险待遇则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0.
工伤救济程序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在实体法上确立了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维护职工的利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杭琰 《中国劳动》2012,(4):22-24
工伤事故预防是工伤保险的一项主要任务,可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来控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从根本上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伤害。具体办法是可适当提取工伤保险基金,建立工伤保险预防基金制度,进行工伤保险政策宣传、教育培训、调研、事故调查取证、安全生产奖励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决定修改《工伤保险条例》,草案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也应当认定为工伤。修改后的《工伤保险条例》草案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出发,完善了有关制度。2004年1月1日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伤保险制度在全国覆盖面的扩大,生产过程中的人身伤害事故对工伤保险基金的压力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工伤预防在整个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的作用也愈益凸显。理论和现实都表明,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发挥工伤保险对工伤事故的预防作用,对工伤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对发挥工伤保险社会安全网、稳定器的作用,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工伤预防机制运行情况以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信息     
<正>成都市郫都区:打造主题公园让工伤预防知识浸润人心位于成都市郫都区新经济电子产业园区内的工伤预防主题公园,通过建设宣传栏、艺术造型、主题广场等主题景观,将工伤预防相关知识、工伤办理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等融入到公园景观中,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工伤预防知识、工伤保险政策,吸引了附近园区企业职工前来参观。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步认识到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安全是生产的保障,生产必须安全。对工伤事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工伤保险这一领域,积极和实质性的工作应做在工伤发生之前,而不是之后。建立工伤预防为主的工伤保险制度,是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方针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龚宇萍 《新劳动》2002,(18):18-18
近日,广州首次将工伤康复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广州市社会工伤保险工伤康复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全国惟一一个对工伤、特别是职业病康复所作的专门性规定.也是继今年5月国家颁布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后.又一个关注普通劳动者身心健康的相关法规。  相似文献   

17.
工伤康复是我国"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工作与工伤康复在概念上、价值观上和作用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工作介入工伤康复对于工伤康复制度的完善和提升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从工伤康复机构建设、环境生态系统、行为科学角度、职业能力建设、社会宏观层面等多通道、多层次介入,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工伤康复的途径及方法,以利于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及工伤康复体系的完善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具有完备的工伤管理系统,其工伤发生率低,工伤保险覆盖率高,对于中国工伤保险体系的发展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日本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的发展沿革及基本框架,包括工伤的认定及赔偿的给付,并对中日工伤保险制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利益以及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应当得到重视在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中依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有关工伤界定和赔偿金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困扰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本文作者通过对一些实际案例的研究,对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令第586号(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