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中国模式"概念的系统性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特色模式、社会主义模式、发展模式是"中国模式"的三重内涵;"中国模式"就是道路、经验、理论的有机统一,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模式"的三层外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模式"生成发展的根本机制,是"中国模式"的成功之"道"."中国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从实质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和“具体化”,体现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发展的个性特点和特殊规律。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选择,更是系统的理论,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目标、发展战略、制度基础、文化蕴涵等多重内容的总结提炼。本文试图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系统的理论分解,从中国智慧、中国自信、中国理念、中国战略、中国方案五个角度,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性”,以便中国更好认识自身,有利于世界正确理解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与当代中国社会学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成了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学术界、理论界的热点之一,这中间究竟能不能提"中国模式"就有截然相反的意见.我们的观点是其一"中国模式"可以提而且必须提,其二"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是中国社会学立足现实的有效切入点,其三实地调查地方层次和社区层次是将前沿意识与草根精神结合的关键.那末,研究"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究竟对中国社会学有什么作用呢?这是我在文中着重加以说明的.  相似文献   

4.
全球比较视野下中国模式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比较视野下,深入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经验,既是完善中国自身发展模式的需要,也是探索人类和谐发展道路的需要.中国特色的自主发展之道,市场经济的协调治理之道,循序渐进的稳健改革之道,中国模式的和谐治理之道,成为当代中国经验中蕴涵的中国治道.以中国人自己的眼光来提升中国经验与中国治道,对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是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早期的代表性成果之一。谢著问世以后,人们积累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逐步建构起具备现代学术性质的中国哲学史学科。因此,在中国哲学史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历史性转折中,谢著《中国哲学史》,对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形成不无贡献;其在中国哲学史学科史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价值既不宜抹杀,也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和国际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巨大的中国市场对外国公司全面开放,跨国公司无不把目光投向中国,聚光灯下的中国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但中国的市场有其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外国公司都能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在中国获得成功。只有对中国的市场环境有着充分了解才能真正地和中国一起发展,并从中获益。本文将分析中国的重要经济、社会和机构特征,分析进入中国市场和保持和中国长期贸易关系的关键因素,目的在于提供一份参考的文献,以帮助和改善外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外学术界,学者们对“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四个概念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讨论,但是在孰优孰劣上争议较大。有的主张中国道路,有的主张中国模式,有的赞成中国经验。这种情况启示我们,应当知道,从本质上看,北京共识是关于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的某种认知和态度,中国模式则是由中国经验构成的,中国道路又是由中国模式构成的,中国道路在不同发展时期会呈现为不同的中国模式,并且积累了不同的中国经验,从而形成具有时代性的发展理念和方式、方法,由此来讲,中国道路是一个“总体性”概念,统领了其他三个概念。因此,只有正确地理解这四个概念,理清其本质内涵和相互关系,才能合理地运用它们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内涵和真实精神,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元素看中国式广告的崛起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德珍 《学术论坛》2007,30(7):113-116
中国广告曾走过模仿与追赶西方的道路,现在到了创新与崛起的中,许多国家的广告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尝试从中国元素的角度探讨中国式广告的发展道路,认为中国元素是中国广告崛起于世界的根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式广告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郗戈 《江海学刊》2012,(1):77-83
应当从更高的历史视野出发探讨历史唯物主义问题,自觉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之间的契合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始终伴随着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外在地认知、解释中国现代性建构,而且还内在地塑造、参与中国现代性建构。"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中国"之间持续发生着"相互建构"与"双向生成"的动态过程,使得历史唯物主义能够"融入"现代中国的自我建构,"内在于"现代中国。中国化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相互型塑"与"双向生成",主要体现在现代中国的历史意识、时代定位与发展方向这三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将进步的历史意识植入现代中国的文化核心;历史唯物主义引导着现代中国的时代定位与时代规划;历史唯物主义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历史向导,塑造着现代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相互结合的当代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双重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西方流行的中国游记所塑造的中国形象、所提供的中国素材以及对西方汉学的催生和发展几方面 ,论证了游记在中外文化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着重指出 :游记带给西方的中国信息、中国知识 ,为西方哲人研究中国、思考中国提供了直接丰富的思想素材 ,引发了 1 8世纪思想界由仰慕中国到排斥中国的大讨论 ,奠定了全方位研究中国的始基 ,迎来了“东方学”、“中国学”的自觉时代。这对西方汉学的确立和发展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