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英语“花园小径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词性、句子结构及语言理解等方面来分析复杂而有趣的"花园小径句",通过对各类"花园小径句"的讨论,探讨了如何巧妙运用"花园小径句",为语言生成意义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英语“花园小径”句的认知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园小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暂时歧义现象,整个句子是没有歧义的."花园小径"句常涉及有多重意义的词语或搭配复杂的结构,这样在理解过程中,人脑中的常规语言知识图式和世界知识图式被率先激活,导致误读,但在遭遇语义短路后读者会意识到原来的理解错误,需要构建新的图式以达到正确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在他的作品中擅长呈现一种非现实意义上的真实,他构建了众多的故事迷宫。在这些故事迷宫中,各种精神遭遇随时都会发生。这些精神遭遇又象是一个个隐喻,描述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某种可能性,《莎士比亚的记忆〉就是这些精神遭遇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表达了对生命,对世界,对时间的深刻参悟。他认为时间不是线性推进的,而是一个纵横交织的网,他以"回到过去"的视角来看待历史,因而历史的发展如交叉小径的花因,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博尔赫斯在短篇小说《马可福音》中表达了其对理智主义的质疑与忧虑。在小说中,博尔赫斯试图建构一组理智主义对直觉主义的矛盾,旨在呈现两个主体间的互动与对抗。故事中代表理智主义的埃斯比诺萨运用修辞、表演向代表直觉主义的古特雷一家讲述"马可福音"的过程是二者关系发生蜕变之过程;同时,埃斯比诺萨与古特雷一家讲者与被讲述者关系的最终破裂则暗示了博尔赫斯对于理智主义在把握世界认识方面的质疑与忧虑。  相似文献   

9.
赛博格不仅是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与仿生、医疗假体和军事等技术相联系的实体,它还是一种话语形式,是吸取了技术力量的表达方式。美国新媒体文学的经典作品《拼缀女孩》是利用超文本写作软件对18世纪科幻小说《弗兰根斯坦》的续写,它以独特的创意,从内容、叙事和技术层面多角度地构建了赛博格这一后人类形象。女怪物的身体和她对自身的理解映射出边界混淆、有机体与技术融合、颠覆二元对立的赛博格特征,同时也例证了超链接技术创设的多文本交互指涉、分散式认知环境、复杂的信息网络等运行逻辑。由于新型的文本、生物技术等的出现,18世纪的科学幻想被赋予了更加深刻和具象的内容与内涵。  相似文献   

10.
《交叉小径的花园》使用了不确定的叙述策略,对同时拥有时间的无限可能性予以想象性的解决,将有意味的迷宫形式与玄思的时间题材构成同谋关系,还杂糅了不同文体以及不同的关学风格,在虚构与真实之间做了不留缝隙的缝合,成为解读博尔赫斯小说文学性的经典范例。博尔赫斯的小说因为凸显了文本的解构性、虚构性以及文本形式的先锋性、杂糅性、实验性,正是这些开创性的因素一举奠定了他作为后现代主义先驱的牢固地位。  相似文献   

11.
12.
伊塔洛·卡尔维诺于1973年出版的《命运交叉的城堡》受符号学影响写成。在图像的单一视角下,观照塔罗牌与语言文字相结合的叙述,小说是运用了差异性原则的自足的系统;在图像与文字结合的视角下,小说具有转喻式的结构语法,呈现出修辞语法化的特征;最终立足小说整体角度,《命运交叉的城堡》具有自我复制的开放性,也具有自我指涉的元小说性,实现了小说的自我解构。  相似文献   

13.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创作 ,从内容到形式都改变了人们以往对小说的定势认识 ,形成了独特的“博尔赫斯风格”。本文以侦探小说《叛徒和英雄的主题》为缺口 ,从“想象与侦探小说”、“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迷宫手法与迷宫主题”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牡丹亭》中,花园是一个特殊的叙事空间和不断出现的意象。花园意象是一种包含了整体意象和意象载体的双重结构。在梳理归纳作者在文本中有关花园意象的描写行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文本中运用片段化描写和神秘化处理的两种方法,构造出了花园这个叙事空间。而这种空间在《牡丹亭》的整体叙事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诗意生存成为人们的普遍向往。《秘密花园》中所体现的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揭示了作家伯内特的生态观和她笔下诗意生存的乌托邦的现实意义。小说中,伯内特赞颂大自然的美好,表现儿童与自然互生共融的奇迹般的关系,指出人与自然的健康关系是解决人类精神危机的一副良方,同时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可以带来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小说《秘密花园》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弗朗西丝·伯内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说歌颂了自然的伟大,人性关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等.作品自发表以来受到国内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女性主义、成长主题、神秘主义等角度对小说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哥特式风格在小说中的体现及作用,包括哥特式风格在小说人物塑造、背景环境描写以及故事情节推进中的具体体现,进而分析哥特式风格对于小说主题强化、情节推进、审美教育及小说自身深度、现代性提升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
麦克尤恩的首部长篇小说《水泥花园》讲述了发生在4个孩子身上的变态的恐怖故事。麦克尤恩在书中详细阐释了"水泥花园"的建构过程及目标指向,使"水泥花园"成为贯穿全书的重要意象。麦克尤恩通过该意象表达了他对当代都市文化的认知和对人的生存状态及当代社会的多重困境的深刻思考。文章从"水泥花园"的建构过程、"水泥花园"中的生存境遇及其本质内涵入手,对"水泥花园"所蕴含的都市文化批判思想进行探究,旨在精确而深入地把握麦克尤恩的思想精髓及其作品中的都市文化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短篇小说《后花园》在萧红全部作品中堪称精美,通过叙述磨倌冯二成子一生几乎无事的悲剧,充分体现了萧红在小说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色,更在题材上体现了萧红选材的独特性,尤其是"幸福在哪里"的追询,在当时文坛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9.
残雪在创作中广泛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小说观念和艺术技法,其中阿根廷作家豪尔赫 路易斯 博尔赫斯的小说创作对残雪文学观的影响尤为深刻。残雪对博尔赫斯的接受,明显区别于其他先锋派小说家拘囿于现代叙事技巧的学习与借鉴。首先,她对博尔赫斯的接受更多的是来源于对个人潜在记忆的注视和灵魂深处的审判,并强调作家是“灵魂的写作者”;其次,她着力阐明无意识世界的复杂性,主张创作理性与幻想并存的“纯文学”;最后,博尔赫斯小说中有一个核心的意旨,即其创作总体指向精神的无限性或时间的永恒性等命题,这对于残雪竭力构建“现代个人寓言”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师《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互为独立 ,内容彼此没有多大联系 ,核心内容是按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主线来选择和布局的 ,没有很好地考虑一般院校和师范院校存在的差别。改革的思路是在原来两门课的基础上 ,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为主线 ,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教学内容进行交叉与渗透 ,力争使二者融合为一 ,逐渐成为一门新的《近代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