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韩愈的“古文”运动是一场文体革新运动。“古文”的核心是“古道”。韩愈倡导“古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弘扬“古道”,即儒家道统思想。古文最终战胜骈文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儒家思想的牢固确立。  相似文献   

2.
今人言及古文运动,总以为韩愈、柳宗元首倡,实则之前即有倡导者。萧颖士、李华团结同道,广泛授徒,形成了一个势力庞大的文学集团,倡导古文运动。文章首先从师承关系探讨萧颖士、李华、独孤及、萧存、梁肃等人与韩愈的关系,从而厘清萧颖士与韩愈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从韩愈古文思想的几个方面来探讨萧氏对他的影响——文以载道、不平则鸣、务去陈言、气盛宜宣、尚奇、尚古;最后得出了结论:韩愈摒弃了萧氏文学思想中的一些流弊,并把萧氏之文学思想发扬光大,而且,韩愈和萧氏一样,重视团结同道,提携后进,从而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古文创作队伍,汇成了古文革新的洪波巨流,取得了古文运动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练,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对于韩文的评价古已有之,要想系统论述韩文的特征实在太多,也很难全面、系统表述清楚,本文仅对于韩文的明道与抒情特征由来和相互关系表述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4.
韩愈的文论     
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的文论,是用以推进这一运动的工具。本文主要阐述韩愈文论的条理,偶或涉及其他问题。由于韩愈混淆文笔,于文体没有明确划分,故本文泛称文论,其实是兼诗、笔而言。  相似文献   

5.
唐宋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学运动,它奠定了后世散文风格的基础,同时也对其他文学形式以及古文观念有着重大影响。本文从时代背景、古文观念、文章作法等方面对韩愈、欧阳修进行全方位的比较,认为:唐代古文运动是一次偏重文学性的运动,韩愈在其中扮演的是一个集大成者的角色;北宋的古文运动则是一次儒学性的运动,欧阳修占据了不可或缺的枢纽性地位。  相似文献   

6.
晚唐小品作家在诸多篇章中明确阐明了自己的文学思想.而这些文学思想均源自于中唐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韩愈、柳宗元,是在继承韩柳所倡导的"文以明道""不平则鸣"等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它们充实丰富了中唐古文运动的理论内涵,并对后世,尤其是北宋古文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文学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虽然是一场文化运动,但是其目的并非单纯为改变当时的文风、文体,其更主要的用意在于以变革文风为契机,对魏晋以来的士族门阀制度、佛老大行其道而儒教衰落、中央集权不稳固等社会弊端进行革新,同时也是新兴庶族集团争取自身利益实现人生价值的举措。因此韩柳古文运动的背景除了古文文体自身发展的趋势之外,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中唐国家中兴、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庶族地主集团争取既得利益的需要。通过对这一运动背景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说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依托于政治革新的,是中唐政治革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和中坚,韩愈在批评骈文的同时,更把骈文作为古文创新的起点和资源.在他的古文佳构当中,韩愈充分吸收和彰显骈文的艺术优长,大大丰富了古文的表现手段和艺术含量.韩愈的文体创新实践表明:古文创作艺术成就的高下,以及唐代古文运动的成败,与借鉴和吸收骈文艺术营养的态度和水平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陆贽的现存文章中,奏议占极大比重,亦代表其文章成就。陆贽的奏议是略具古文因素的骈文,这说明了骈文是中国散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陆贽知贡举,取英才韩愈。韩愈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晚唐作家李商隐在经历了唐代古文运动之后,其为文之兴趣又回复到骈文之上,并且取得成就。韩愈的古文成就,其根基在于骈文的训练。欧阳修知贡举,取英才苏轼等多人。欧阳修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苏轼为宋代古文的集大成者。苏轼的古文成就,其根基亦在于骈文的训练。唐宋的古文运动规定了此后的古文审美趣向,亦即优秀的古文总是或多或少地具有某些骈文的美质。由此可知,中国的文章,其运动发展的机制乃是骈文和古文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关于道、言、文的见解,构成了他的文论的主体框架。这一理论架构,既是对韩愈古文革新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宋代古文运动的理论基础和旗帜,正是在它的引导下,宋代古文运动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中唐古文运动没有彻底改变骈文的主流文体地位,唐代仍是骈文风行的时代。唐代骈文的普及,除了骈文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惯性之外,科举制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唐代科举中的进士科考试以骈体诗文为重心,广大士子以骈文为必修课,科举制度遂成为骈文流行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写道: 传奇文叙述奇人奇事,也是古文的一种副产品,与小说为同类。……唐传奇中的奇人奇事发展成为元人杂剧和明人南曲,可称愈变愈高,追溯起源,还得归功于唐朝的古文运动。这个说法并不恰当,甚至可以说是颠倒了因果关系。 韩愈是为了提倡儒学、反对佛学而倡导古文的。  相似文献   

13.
韩愈发动的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的繁荣发展虽为同时 ,但韩愈只写过“以文为戏”的几篇散文 ,并未以古文尝试作传奇。他的以奇为特点的古文既不适合于传奇创作 ,也未对传奇产生过影响 ,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繁荣没有必然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文体文风改革是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的重要内容。针对六朝以来的淫侈靡丽文风,韩愈标举复古,借古文以明儒家之道,创建出一种既承载儒家之道,又采用奇句单行的体式,而且没有对偶、声律的严格限制的新体散文。这种新式散文不仅与当时流行的骈体文相敌对,而且不因袭古圣先贤之成言,而是自铸伟辞,既明道传道,又抒泄郁积于胸中的怨愤不平及遭遇不幸之情,体现出韩愈对于创造性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韩愈的复古主义运动,是以孔孟正宗的儒家思想为内容、以三代两汉的"古文"为形式的文化运动.他的复古主义思想是通过"古文"来表现的,所以李汉说:"文者,贯道之器也."因此,大力提倡"古文",坚决反对"俗下文字"即沿用已久的骈文,成为韩愈的复古主义运动的中心任务.因此,他的复古主义运动,也可以说,就是"古文"运动."古文"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杰出的散文家韩愈,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并以其卓尔不凡的散文创作身体力行,使其文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质“韩如潮”,即浩荡的气势美。其气势美主要源自内容上理直情切、结构上纵横捭阖以及表现手法上奇偶交错和铺陈排比等。这种审美追求是其古文理论在创作中实践的结果,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又是一个写作赠序文的大家。他的赠序文的内容和艺术表现,都与古文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韩愈在中唐审美大趋势的影响下,交融古文与小说,创作出一批小说化的古文和独特的古文小说。小说因子在韩愈古文中有明显的表现,韩愈交汇了两种文体,这种交汇对古文和小说均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韩愈是中唐儒学思想的坚决捍卫者和振兴者,他对儒学思想的贡献具体体现在攘斥佛老、建立道统、领导古文运动与重视"师道"四个方面,宋人对韩愈的思想颇为重视,宋代儒学家对韩愈儒学思想进行接受自不待言,欧阳修、苏轼作为文学家对韩愈儒学思想也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接受,由于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他们在接受中又有创新,这种发展创新是北宋古文运动之所以能在他们的领导下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唐代古文运动中,直接承受韩愈影响的“韩门弟子”在散文理论和创作上所作的探索和尝试,以李翱、皇甫湜为主,兼及樊宗师、孙樵。他们继承了韩愈“文以明道”的主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的传统;追求意新词工,主张怪与奇,丰富了散文的表现技巧。他们的探索时有失误,其创作成就也赶不上韩愈,但都各具特色,别具风貌。作为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的积极成果,值得探讨、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