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英汉表示情感的颜色词的隐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良玉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
从喜庆与吉利、悲伤、忧郁与忧愁、愤怒、嫉妒五个方面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情感的颜色隐喻,比较分析了颜色词受不同文化、不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表达情感隐喻时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焦丽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6):72-74
感知是人类对所感觉到的数据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以理解客观世界的过程。不同语言中颜色词的相似意义表明人类认知的统一性,但颜色词意义的延伸,即多义性还与人类和所处的自然、社会以及文化环境的互动密切相关。通过隐喻认知,颜色词的基本意义投射到不同的领域,产生民族独特的隐喻含义。研究颜色词的隐喻意义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的认知模式,减少交际中的障碍,促进颜色词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董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0-43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颜色词被运用得可谓出神入化。不但是表现颜色的词语纷繁复杂,而且还产生了许多由颜色引申或比喻转而表达隐喻含意的含彩词。柳永词是宋代词作中不容忽视的突出代表之一,其中颜色词语的使用极为丰富。从认知语义学视角出发,对其中颜色词的语义内涵和使用特点进行分析和解释,一方面有助于理解汉语颜色词在使用中的隐喻机制和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期望能对理解颜色词在柳永词中的文化符码作用提供一些语言上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颜色词是极其活跃的词,是语言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范畴的模糊性出发,阐释颜色词的模糊性,并通过对隐喻和转喻两种重要认知模式的论述,展现颜色词多义现象产生的根源,最后指出颜色作为基本范畴,借助这两种认知模式发展了众多的引申意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探讨颜色词更容易使人理解其内涵。 相似文献
6.
7.
赵红梅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1):90-92
英、汉颜色词存在着较大的民族差异,这种差异在词典释义中也有所体现。通过《现代汉语词典》和《简明牛津现代英语词典》颜色词基义的释义方法、释义角度和内容的比较,可以探寻英、汉词典颜色词释义的某些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琼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9(8):227-229
笔者旨在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汉颜色词隐喻的异同。由于人类认知的共性,英汉颜色词隐喻存在许多共同点。随着跨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颜色词的文化隐喻在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渗透,颜色词隐喻含义趋同一致。但颜色词隐喻受自然生活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英汉颜色词隐喻在两国的文化、政治、民族心理和文学作品里反映了颜色词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9.
10.
任永军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2-75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词义分析理论和隐喻投射理论对直线型空间维度词“长、短”,“宽、窄”,“厚、薄”和射线型空间维度词“高、低”的隐喻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它们的隐喻义可以表示时间、年龄、文章篇幅、能力、品质、性格等,它们的隐喻义的形成与特点与它们的空间义的特点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张健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77-80
“红”是现代汉语中的焦点颜色词之一,当我们用红颜色认知域去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域时,就形成了红颜色隐喻。由“红”语素构成的“红”颜色类词的跨概念域映射主要包括六种情况,包括从颜色域到人体域、客体域、情感域、状态域、政治域、等级秩序域等。表达冲突和心理相似性是颜色隐喻构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杜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81-83
基本颜色词在不同的民族语言中,由于人们的生理机制、认知机制相同,具有相同的语义原型,又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具有相同的认知意义。但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受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又具有自己的个性,基本颜色词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3.
从英汉颜色词语义认知模式看文化心理图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Z1)
语义认知模式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主要分析多义词各义项是怎样围绕原型义项构成关联,从而揭示出多义词各义项得以形成的认知背景,即认知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英汉颜色词汇语义认知模式的异同,以此探讨两种语言中主要颜色词汇的文化心理图式之差异。 相似文献
14.
英汉商标命名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向晖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4):124-126
命名是人的心理现象,对商标命名机制的研究离不开对认知心理的解释。运用认知语言学有关隐喻和换喻的理论对英汉商标命名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共性:在“生产”理想认知模式中,命名者均采用了概念换喻,如“产地代产品”、“生产者代产品”等;在“广告”理想认知模式中,正是隐藏于消费者背后的概念换喻“抓”同商标词背后的概念隐喻“兴趣”之间的互动,使得广告中如此命名的商品具有吸引力,并最终导致消费者的购买。 相似文献
15.
叶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10-115
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功能为出发点,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视角对英汉轭式搭配的构成进行深层诠释,发现相似性是轭式搭配构建的基础。轭式搭配通过拈词过滤和锁定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本体的属性特征映射到拈体上,激活并突显拈体中对应的属性特征。隐喻认知功能还对特殊的搭配形式——逆向轭式搭配的构建和修辞效果有较大解释力。隐喻认知功能为轭式搭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对这种修辞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的词义分析理论和隐喻理论对空间维度词"大、小"的隐喻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其隐喻义的具体内容包括"大、小"表示声音、气味,表示颜色,表示数字、数量,表示自然现象,表示其它抽象概念,以及与表人名词组合的规律等.以便揭示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文章适当地进行了英汉行相应维度词的语义对比分析,以揭示不同语言在认知风格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6)
颜色词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重点。对国内外颜色词研究文献爬梳,发现颜色词的语言学研究主要涉及基本颜色词及发生顺序、颜色词来源考释、颜色词语义研究、颜色词文化内涵、颜色词的编码过程及其认知机制五方面内容;所用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认知语言学研究法、社会语言学研究法和比较语言学研究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重点梳理了国内外颜色研究的具体内容、范式和方法。结果发现,颜色词的认知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这一领域的研究面临着理论单薄、研究思路雷同、跨学科研究视角欠缺的问题。本文提出,汉语颜色词的认知研究应结合传统训诂学、普通语言学中的语言学研究方法,构建更具说服力的框架理论,并注重对古代文献资料的挖掘。 相似文献
18.
何建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6):150-152
文章通过对基本颜色词及其特点和通感隐喻中颜色词的分析,结合英汉颜色词的文化联想意义及差异,提出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文化教学与语言学习的具体方法,即加强实用教材建设,创造语用环境,注重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9.
颜色词作为现代语料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除描绘客观事物的色彩外,还可以用来表情言志,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本文拟从颜色词表示人的情绪、表达人的心理感受及精神状态、表示人的品质以及颜色词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四方面探讨英语颜色词的表情功能。 相似文献
20.
陶李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363-364,379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的异同,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产生这些畀同的原因,从而尝试性地提出了一种颜色词翻译过程的设想,即理解认知、对比认知、选择认知。在此基础上,为达到对颜色词的正确理解与规范表达的效果,作者还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且可行性强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