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俊杰 《理论界》2023,(1):102-109
贺铸常将心中之孤苦与“物是人非”意识融为一体进行创作。考察其《东山词》中的相关内容发现,“物是人非”的表现方式有四:“重游故地”的书写,“物”指草木、山河等,而“人”指美人或亲友;“旧屋、故院”的书写,“物”指房屋里的日常用品、庭院中的自然景致,而“人”常指妻子;“老年”的书写,“物”亦指自然之物,而“人”指作者本身;“回顾古人”的书写,“物”泛指某个地点,而“人”则指古人或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2.
《论语》等儒家元典中的“忠恕之道”再生产着“君本位等级制”。如果“忠”侧重“尽己事上”而“明明德”的“真理性”要求,那么,“恕”则侧重“推己接下”而“得众使民”的“权力性”要求。这是“第一轴心时代”造就的政治伦理通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几千年来,最能知“己”而自居“己”的儒士或知识分子,大都在“大义”上极尽至善解释之能事,以为自己在做着“成人仁,助教化”的大业,庶不知乃是“为尊者讳”。  相似文献   

3.
《醉翁事记》是一篇因“治滁政绩”而“乐民之乐”且“能达于进退究通之理”的精美游记。“乐其乐”,从表象看是“官民同乐”“与人共乐”,而从深层次看则是“乐民之乐”。“爱其俗”,不只是爱自然形成的民俗,而是经欧治滁而生成的社会风气和滁人原有民俗的融汇。全文以一“乐”字作线索贯穿始终。这个“乐”是作者能保持为人大节,处穷通临祸福而无愧于古君子的光辉精神境界,而不同于历代迁客骚人的寄情山水。  相似文献   

4.
“殷”、“商”之名,均由地名而来,分别得自于殷商民族和殷商王朝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国名、朝代名的“商”得名干漳水流域,时在商族建国之前;而“殷”得名于安阳附近的“衣”地,时在盘庚迁都之后。在殷墟甲骨文中,商代国名、都名皆称“商”,不称“殷”,而后世称之为“殷”、“商”或“殷商”。文献中的“殷”名与“商”名纠葛搅扰,不可强分。盖“商”乃当时人的称法,而“殷”及“殷商”互称是用人及后世文献的称法。  相似文献   

5.
释“鬼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辞常见“鬼梦”中的“鬼”如同《周礼》里的“占梦”;“多鬼梦”就是诸多“占梦”作梦。在甲骨文中,“鬼”的专职乃是为占吉凶而作梦。后世的“鬼”指巫觋所见的鬼魂,是卜辞“鬼”的引申义。因“鬼”能见常人之所不能见,故其所见就是神示之兆。卜辞以“占梦”称“鬼”,而梦字又不从“鬼”,是因为“鬼”戴四目头乃是其“赠”祭以逐恶梦之形象,行其“占梦”职而睡乡觅梦之时却必得除去四目面具,故“梦”字形中之“占梦”并不象四目之“鬼”  相似文献   

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在这里讲了这样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应怎么理解呢?有这样两层含义:一是“志”应当作立志来理解。因为这里讲的“学”是一种自觉、积极、主动地学,并不是有人催着学,逼着学。这个“学”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不是孔子讲的:“困而学之,又其次也”。不是遇到了困难才想到学习,是把充实提高自己作为一种人生的追求。“立志”这层意思,说的是人的理性行为的重要表现。 从过程来看,“学”是个很苦、很…  相似文献   

7.
作为哲学家和学者的方东美,兼有浓厚的诗人气质。他不仅著有《坚白糖舍诗集》,而且在其学术论著中,也常以优美典雅的文笔,使读者置身于特定的“诗意化境”而领略其中哲理。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依生命之表现,以括艺术之理法”,形成了自己关于艺术与生命的见解。这就是他的艺术观。一“生命正是艺术,艺术宫有生命”一切艺术,归根结蒂都是表现“美”的。方东美常说,宇宙“美仑美免”,它是“充满纯美的太和境界”。那么,“天地之美”从何而生?他认为,“美”来自生命。(一)美“寄于生命”而“形于创造”。方东美说:“天地…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传统的伦理型哲学文化,主要体现在由孔子创立的儒家仁学学说中。仁学是教导人如何成为有道德的理想人格以及如何以道德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学说。“仁”是什么?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就是人类的相互之爱,或人类普遍的同情心。“仁”如何在现实中体现呢?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立”即“立身”,也就是“立于礼”[3],即懂得社会礼仪,可以有所成就。“达”即“通达”,也就是“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4],即本质正直而喜爱道义,体会别人…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根本出发点是存在,即“有”,而不是不存在,即“无”。“无”不能作为哲学的起点。从“无”中只能产生“无”,不可能产生“有”。大爆炸宇宙论表明,宇宙产生于“有”。“无”不能作本体。哲学的本体,即根本,只能是“存在”,即“有”,而不是“无”。说教室里“有”人,这很容易,比如听见“有”人声,看见“有”人影,等等。但说教室里“没有”人则难,因为没有灯光,没有人声,屋子上锁,皆不能证明教室里“没有”人。要证明森林里有人,这很容易。比如举出看到火堆的灰烬,听到有人的声音等例证。但要举出森林里“没有”人的…  相似文献   

10.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原道”篇是其庞大理论体系的起点,篇中刘肥提出了“自然之道”、天地自然之美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人文”则是圣人“原道心而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而形成。这一衍化生成过程,刘勰称为“道沿圣以重文,圣因文而明道”①。论述了人为的艺术美与原始的自然美的关系,推崇自然的文学创作。“物色”篇专论各种自然现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它讲述了《诗经》、《楚辞》以来的文学创作中的自然,实际上是将中国的自然山水文学做了一次小小的概括、总结。刘勰提出自然山水对于触发人们艺术…  相似文献   

11.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处于对先秦哲学进行总结并加以创新的地位。他提出的“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形具而神生”以及“性恶”论等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认识论方面,荀子主要提出了“缘天官”和“虚壹而静”,前一说属于经验论,后一说属于理性论;作为中介而沟通此而说的则是“以类度类”,这一中介环节实际上更集中地体现了荀子认识论的特质。就在这一中介环节中,存在着荀子认识论的重要缺陷,这种缺陷不仅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延续,而且在中国现代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第四册袁枚《黄生借书论》有一段标点是这样的:“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日‘牯俟异日观’云尔。”笔者颇觉其中一处点断不可再错下去,须予以匡正,即将“必虑人逼取”后的逗号后移至。“而惴惴焉”下面,使之成为“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这是因为:①“必虑人逼取”和“惴惴焉”乃摹“夫人”的一段层进心理。“虑”是其心理活动,引发出“惴惴焉”的心理状态;而“摩玩之不已”则…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将眼光放到晚清,放到晚清“现代性”的独特的历史表征之中。晚清“现代性”一方面是中国“现代性”历史的起源,另一方面却也是中国“现代性”中受到压抑和遗忘的部分。在今天看来,认知晚清“现代性”的困境在于,它一方面太过于不够“现代”而被人们忽略,另一方面却又是太过“现代”而难于被理解。这种暧昧难明的状态往往缺少足够的历史叙述的戏剧性而难于被记住,也由于缺少历史的界碑式的时刻和伟大的人物而难于给予我们认同的期待。于是,在我们为“五四”的宏伟的“现代性”叙事激发无限的激情…  相似文献   

14.
1.反哺:中国的良知 中国人善于造词,更善于“跟风”。有人“造”,就有人“跟”,以至于我们的媒体语言、工作(公文)语言和生活语言都打上了政治和时代的烙印,喧嚣而又单调,鲜明而又乏味。活跃而又短命。套用一句流行语,这叫“流行的,未必是精彩的;精彩的,未必是永恒的”;套用一句古诗,则称之为“神州代有新词出,各领风骚三两年”。  相似文献   

15.
教育领域的“台湾化”活动,是伴随“台独”势力鼓吹推动“台湾独立建国”,力图从文化教育领域“去中国化”而产生和发展的。2000年3月,陈水扁上台执政后全面推行“去中国化”政策,把教育作为“渐进式台独”的主要内容,叫嚣要改变“台湾教育政策为培养中国的国民而设”的情况,要让教育“真正走上台湾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三统”说与董仲舒的历史变易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高鑫 《齐鲁学刊》2002,(3):96-102
董仲舒的“三统”说是一个体大思精的历史交易学说体系,它内蕴了“三统”、“三道”、“四法”、“三等”等诸多学说。从表述形式而言,“三统”说是一种历史循环论;而从内蕴实质而言,“三统”说则是一种历史进化论,它突出表述的思想是“继乱世者其道变”,并以此说明汉承周、秦之弊而需更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并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和谐”既是哲学范畴,又是社会科学范畴。它的内涵,中华民族的先哲史伯、晏子、孔子等作了比较深刻的概括。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们把“和”与“同”作为对立的范畴进行比较论述,而结论无不是“取和弃同”。因为“和”则生生不息,为君子所为;“同”则穷途末路,为小人所作。  相似文献   

18.
李洪志的“法轮大法”有一整套荒谬的思想观点,而“未世论”和“救世论”是其中的两大支柱观点。这两大观点互相依赖,互相联系。“末世论”是“救世论”的基础,而“救世论”则是“末世论”的目的。李洪志打着治病强身的幌子,以虚幻的“末世论”为前提,攻击“现在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哪个政府也解决不了”;攻击法律“在机械地限制人、封闭人”,“使人都像动物一样被管着”;攻击“现在的科学不算科学”,由于它的“肤浅……导致了人类社会道德的败坏”,等等。面对“解决不了问题”的政府,“肤浅”的科学、“机械”的法律,人类只能“…  相似文献   

19.
说﹃最﹄冖取最之分合及其与聚撮之关系姚炳祺“最”字,《说文》训为“犯而取也,从曰从取”。读为冒突之冒,从曰从取.会意为冒突而取,亦即《段注》所谓“犯而取犹冢而前也”,冢亦冒义,冢而前即不顾一切而前之意。犯而取之“最”盖来源于军事行动,具体指冲锋突...  相似文献   

20.
嵇康生逢魏晋乱世,在“越名教而任自然”、“行不违乎道”的形上追求中,渴望达到“任逍遥”的精神境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却提出主体应在“畏死”的设定下拯救自身于俗世的“沉沦”之域,人只有“诗意地栖居”于“共在”的现实世界,才可在“返乡”之终途走向“主体澄明”之境。二人的形上追求与栖居选择异同共具。嵇康直面死亡的从容与海德格尔畏死而生的超越使“向死而生”被证明为哲学的永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