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伊壁鸩鲁把人生的快乐和幸福视为最高的善,视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建立了一个完备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体系。但是,人们往往把他的伦理学等同为享乐主义,导致对他的误读。实际上,他所说的快乐,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快乐,人们在追求快乐时应该遵从德性的指导,这样他就把生理学的快乐提升为道德的快乐,赋予人的快乐以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3.
伊壁鸠鲁是希腊化时期著名哲学家之一,他的快乐主义伦理学常常被误解为享乐主义,但事实并非如此。倘若我们以积极批判的哲学态度来审视其伦理学,其中包含着许多值得借鉴的当代价值。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思想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为人们获得幸福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对当代人们追求幸福和快乐具有启发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晚期哲学家伊壁鸠鲁从原子论出发来探讨人的生死问题,针对当时宗教的灵魂不灭的观点,伊壁鸠鲁提出了死亡的必然性,从而摆脱了宗教对个人内在生活的束缚,并由此提出了他的关于现世生活的最重要的思想:快乐主义。但伊壁鸠鲁强调快乐的生活并非指的是物质或肉体的享受,而是心灵的安宁和平静,他认为要想达到这一点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现世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即宽容,另一方面即是做到对物质生活的自足和对欲望的节制。和其他哲学家不同,伊壁鸠鲁是通过阐述自己对于生与死的观点来治疗他所认为的个人内在生活的疾病,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论伊壁鸠鲁的快乐观之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壁鸠鲁是晚期希腊的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继承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从感觉主义出发.以幸福和快乐为起点和目标,追求身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无纷扰。他本人身体力行,并对人的生死泰然处之.这对现代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伊壁鸠鲁把人生的快乐和幸福视为最高的善,视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建立了一个完备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体系。但是,人们往往把他的伦理学等同为享乐主义,导致对他的误读。实际上,他所说的快乐,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快乐,人们在追求快乐时应该遵从德性的指导,这样他就把生理学的快乐提升为道德的快乐,赋予人的快乐以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7.
斯多亚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是西方伦理学史上两个重要的学派。尽管斯多亚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各自宣称"有德即幸福"和"快乐即幸福",但是二者都主张人的真正的快乐或者说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心灵的宁静、无纷扰。这两个学派都是对小苏格拉底哲学的发展,同时也对后来的西方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伊壁鸠鲁学派影响了功利主义,斯多亚学派影响了欧洲中世纪的禁欲主义。  相似文献   

8.
兴起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哲学流派——社群主义,主张用以规范个人平等选择权利的正义原则是一种德性,包括正义在内的德性,依据“实践”界定,受到社群传统和善的制约与规导。但是,“德性正义论”的可操作性问题尚待解决。笔者试图通过对社群主义“德性正义论”剖析与解读,以期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方法启迪。  相似文献   

9.
聂小武 《今日南国》2008,(14):78-78
世上没有比快乐更可贵、更为人们所普遍追求的了。问题是.我们常常不知道如何认识及把握快乐,有时又不知道如何从不快乐中去发现或提炼快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对麦金泰尔的实践概念的精英主义指控及其有效性的分析入手,通过为麦金泰尔设置三种可能的辩护揭示了麦金泰尔的德性理论内涵的问题,并希望藉此促进德性论者对其所希望复兴的德性传统及其所置身的传统之间复杂的关系作出更为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中的管理主义主要表现为德育工作的片面学科化与制度化。高校德育中的管理主义之隐忧表现为注重管理而非德性、注重时效而非长效、注重结果而非过程、注重规训而非自主。高校德育未来的基本趋向应该是注重德育的生活化与德育的制度伦理化。  相似文献   

12.
回顾我的诗歌创作历程,我深切地感到写作是一种快乐。我把写诗当作一种修炼、一种领悟、一种传达、一种释放的人生体验。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写诗没有半点功利色 彩,我觉得诗歌与我有缘;诗歌能让我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能抒发自己的快乐与忧伤;能揭示人世间的美与丑、虚伪与真实;能让人从绝望中找到希望。诗歌是一片净土, 是一座能引人洗心革面和忏悔人生的殿堂。于我而言,诗歌是灵魂的栖息地,我坚持按自己的既定方向去写。  相似文献   

13.
罗赏 《社区》2002,(8):1-1
女友芬夫妇俩出差去成都,便将他们三岁的女儿惜惜托我照顾。我家玩具少得可怜,但惜惜没有丝丝厌倦,仿佛那些玩具总也玩不腻,快乐得很。我羡慕起惜惜来,就想:大人们不惜伤痕累累才换来的小小快乐总是昙花一现,而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快乐为何来得这样简单且持久?直到有一天芬来接孩  相似文献   

14.
郭龙 《可乐》2010,(8):20-21
可口可乐公司公开招聘一名策划总监。招聘启事发出不久,就有一千多人来应聘。最后,经过层层筛选,只剩下三名佼佼者。这三个人势均力敌,在各方面都无可挑剔,他们带来的作品也足以让每个人眼前一亮。人事经理犯了难:策划总监名额只有一个,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16.
17.
“幸福就是快乐的生活”是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论的一则核心命题,在其伦理学代表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他对幸福和快乐这两个重要的伦理范畴进行了充分而深刻的论述,并在理性的基础上,实现了二者的相互融合。这对建构我们当代的幸福观,正确理解幸福和快乐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德性在今天被看做要么是主体性的,要么是普遍性的。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都不曾提出这样的论题。不采纳德性的主体性论题的表层原因是他们都把德性看做属于心灵的,深层原因是他们都认为人始终具有成为一个实践者的可能性,可能的实践的观点取消了提出德性的主体性论题的必要性。他们不提出德性的普遍性论题的原因,是他们都不认为德性对于所有当下心灵都直接具有普遍性,他们把普遍性看做基于实践者所达到的心灵状态,而人们所达到的心灵状态差别巨大。他们认为,德性含有的普遍性是能够在具有相同德性的心灵上呈现的那种普遍性。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非常接近地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的问题的伦理学观点。由此可以合理地推论,德性具有今天哲学家们所称的普遍性,但它是一种基于实践的可能、基于德性的心灵展开的可能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9.
全球主义与区域主义是上世纪 80年代尤其是冷战后同时发展的重要国际关系现象 ,学术界对两者关系主要有“冲突论”、“兼容论”、“过渡论”三种看法。出现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区域主义的理论发展滞后于实践。区域主义的初始内涵是民族主义的体现和放大 ,经过旧区域主义和新区域主义 ,封闭性的区域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等不同阶段对区域主义内涵的改造 ,其当代内涵与全球主义日益接近。新帝国主义披着全球主义外衣为殖民主义张目 ,对区域主义造成一定冲击 ,我们在推进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同时 ,应坚决反对新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20.
善优于权利?——社群主义道德观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群主义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是在对抗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群主义力图把社群利益置于政治话语的中心,强调“善优于权利”。在对比视野中对社群主义道德观进行系统地梳理,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加以深入地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社群主义道德观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