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费老对建筑(住宅)社会学的思考虽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却贯穿于他的大部分学术人生中。他主张,建筑应考虑到人,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筑去认识人;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因此对城市的建设与规划就不能不考虑文化传统的保护问题;现代城市文明不仅给人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享受,同时也影响着人的心态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2.
在伦敦的一家酒店门前,三十四岁的伊安正在签名售书,排队等着买书的人站了半条街。作为新近崛起的畅销书作家,伊安的新书引起众多人的关注。忽然有人大声说:“伊安,如果你会说话,将会有更大的成就!”并给他传过来一张写着这句话的纸片。  相似文献   

3.
对卢梭的思想进行研究就不难发现,他始终关注着社会人。人是他研究的起点更是目的。对人的自然状态进行研究,将其作为其思想的逻辑起点,寻找能让人本真地活着,并能实现大多数的公平和正义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集大成者。他在《阿Q正传》等小说和杂文中,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中国国民的主奴根性、狭隘散慢、自欺欺人、虚伪巧滑等国民性弱点,并剖析了封建文化对中国人的精神的摧残。他是一位辩证法大师,既研究中国人的阴暗面,又清醒地看到中国人的光明面。他呼唤着人的觉醒和解放,呼唤着特立独行的人出现。  相似文献   

5.
走出灰暗的“人间世”──对庄子生存哲学的一种解读孙月冬在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研究中,不少人认为超现实的神秘的“道”是庄子的思维重心。其实,庄子哲学浓缩着他对生命存在的深刻体察和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当庄子立足于现实来关注生命时,他感到生命的异化;而当他要...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他领导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首先是建立在他对人的问题的深切关注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的。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现实命运,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和现代观念,坚持人民本位论,注重人民素质的提高,构成了邓小平人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认清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和精髓。  相似文献   

7.
10多年来,贾平凹一直关注着乡下人进城现象。他的长篇小说《高兴》叙述了农村人进城的悲剧。进城后的农民不久沦落城市的底层社会,而且受到了城市的冷遇和排斥。而这些农民由于其自身的局限也不能融入城市。他们进城的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8.
贾樟柯导演的每一部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无论是灰色的青春题材,还是耐人寻味的寻找意识,都体现着他对当下底层民众的深切关注,也构成了他作品主题的关键因素。贾樟柯以这种独特的思考和表现手法表达着他对整个社会变革的深刻思索,并引发越来越多的人看清当下现实。  相似文献   

9.
国内研究克尔凯郭尔往往关注他哲学方面的成就,却忽视了他全部创作的根本底蕴--信仰问题.本文拟从基督教思想史而非哲学的角度,把握这位非凡的思想家.力图通过克尔凯郭尔对人、罪、上帝、信仰等问题的独特看法,来发现他与传统信仰的冲突之处.文章指出,克尔凯郭尔并非游离于社会之外,相反,他敏锐的目光始终关注着社会.  相似文献   

10.
论沈从文的现代生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中国杰出文学家和思想家,沈从文始终立足于关爱全人类的思维高度,在关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关注和思考着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种种问题。他以大胆而超前的意识突破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理念的烛照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神即自然”、“人与自然契合”、“爱有生一切”、“人与人关系的重造”等生态思想和生态观,表达出重建生态文明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1.
孟谦 《社区》2014,(21):1-1
帕提·沃德米尔是英国《金融时报》驻上海记者。他写了很多关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文章,从消费方式、餐饮偏好,到学习态度、家庭观念……中国社会的点点滴滴都是他关注的内容。最近他谈到了中国的社区居委会,文章刊登在6月20日的《金融时报》上,题目叫《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居委会》。  相似文献   

12.
罗丹是法国著名艺术家,他的作品代表着法国雕塑的最高水平。从20世纪初开始,他便被介绍到中国;中国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美学家,如鲁迅、郭沫若、宗白华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他的影响,对他作过相当高的评价。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罗丹重新在中国受到关注,成为中法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和象征。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美国人,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此生,他要做一个富人,拥有1000万美元的财富和资产。他一直为这个梦想奋斗着拼博着,上苍不负有心人,30岁那年,他挣到了百万美元,拥有一幢豪宅,一间湖上小木屋,2000英亩地产,以及快艇和豪华汽车。他继续奋斗着,雄心勃勃,因为百万美元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千万富翁,他确信他有这个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除了是智慧的,还是无奈的。诸葛亮有着远大的理想,但他选择刘备是无奈的,他和刘关张三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无奈的,它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碍。诸葛亮的追求与无奈,正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关注现实、积极入世、不计名利、舍生取义的人文精神,也显示出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艰难选择的尴尬处境。这也正是诸葛亮之所以受到后人的特别关注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5.
原来一个孩子的心,是能够分辨人各种姿态的,他不能容忍老人这样蜷缩着,这样卑微的蜷缩着,他要她起来,用他幼小的手……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作过种种尝试,但到头来,都以失败告终。为此,他非常苦恼,就跑去问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个老船员,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却一直关注着儿子。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意味深  相似文献   

17.
卑微的救助     
他是一个卑微的小人物,没有工作,但他却一直关注着比他更加卑微的人——乞丐、残疾人;他创建了“感恩中国”的个人网站,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生活在底层的弱者。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让这些弱者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尽管他的行动和义举常常被称为——“我该对小杨丹的死负责,真的。”张仁杰喃喃自语道。他把头埋在手掌中,许久才缓缓抬起头来,眼眶是湿润的。“我真不该让她回河南。”杨丹是个8岁的小姑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个月前,张仁杰在北京某大学门口见到和父母一起乞讨的杨丹,她的脸被冻得通红,看着让人心疼。张仁杰跟踪这一家子,穿过…  相似文献   

18.
李煜,南唐后主,一代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位才子,然而抛开这一切名号,李煜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喜有泪至真至淳的人。他用他的笔书写着他的真,他以他的真书写着他的人生,也正因为如此,使他短短42年的生命永垂不朽。翻开李煜的作品细细品味,字字真心,满纸真情。  相似文献   

19.
关注生命,思考人生,是《庄子》的核心所在;庄子的这种 关注和思考,既带着一份特殊的沉痛,又具有一种超人的智慧和达观。他是厌世愤世的,但 绝不因此而否定人生;他等是非、齐万物,为死亡之神高唱赞歌,但又始终把握着自我的感 性生命,肯定此在的乐趣,以审美的、艺术化的眼光去审视人生,游弋人生。在对苦难的承 受中,他超越了苦难,展示出独特的自由风神,并从中获得绰有余裕的审美观照和美感体验 。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世纪最出色的二十位作家之一,乔纳森·弗兰岑怀着创作宏大社会小说的理想,穿梭于传统的讲故事高手与熟练的实验作家之间,为读者展示了美国家庭、美国自身,以及美国的资本主义、物质主义、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他仰望着天空,却关注着众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