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闻传播学中刻板印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露 《云梦学刊》2010,31(3):152-155
“刻板印象”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已有20年。在这20年中,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媒介内容中的刻板印象、使用刻板印象的原因及其效果、刻板印象的突破和“反用”、具体媒介工作流程中的刻板印象。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刻板印象与媒介关系的研究中似存在如下两个尚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对什么是“刻板印象”的界定有待廓清与统一。仅从媒介内容归纳刻板印象的内容,多少有误用概念之嫌,既不能全面揭示特定时段中刻板印象的内涵,也无助于深入探索媒介与刻板印象的复杂关系。于是,如何在廓清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刻板印象与媒介的复杂关系,也就成了当前另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同西方“灵感”说的神赐灵感观念相比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灵感”说更注重结合作家具体的创作实践感受 ,来揭示创作灵感的突发而易逝的特点以及它对作家创作想象活动的催发作用。古人论创作灵感现象还进一步透过灵感现象的表现特征而揭示它的产生原因 ,“积之在平日”是灵感生成的必要前提 ,而“得之在俄顷”则是积蓄在胸的作家与客观外物心物交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行进在历史的山峦上──李乔作品印象陈志鹏“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这是董狐倡导的秉笔直书笔法,历来为史学家所崇尚。文学与史学有诸多不同,然而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应该是相通的。对一部作品、一个作家的评价,史笔的正直似乎比逻辑的精确更加重...  相似文献   

4.
广义灵感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义灵感论舒咏平本文从对神秘的“灵感”质疑出发,认为灵感无法与即时性的思维成果作本质的区分,从而提出包含二者的“广义灵感”之概念。其论证则以“意识域”为逻辑起点,对“显意识”与“潜意识”概念作了修正与改造,进而借助心理学、脑科学、混沌学等知识定理,揭...  相似文献   

5.
法律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二十世纪西方法学思潮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是张文显教授发表的第三部研究现代西方法哲学的个人学术专著,也是他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八五”重点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形式。作为该课题的鉴定专家组成员之一,我曾于数日前有幸得先睹之快,近闻此书已正式付梓出版,特将读书所获之最深刻的三点印象奉于读书界诸君,以供讨论。印象之一:一部取精用宏、体例新颖之作。现代西方法哲学是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内核,其内容、流派十分庞杂。如何在准确理解、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将其有条…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能做多少事情──徐中玉先生印象萧华荣【编者按】徐中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教育家。去年岁尾,上海市为他举行了80寿诞和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及教育60周年的活动。徐先生对《阴山学刊》也十分关心。所寄刊物“每期必读”。新春伊始,我们特于首期头条...  相似文献   

7.
情报     
《优雅》2015,(1)
美度共度日月长
  长河悠远,岁月无痕。美度舵手系列80周年限量款计时腕表--传承悉尼海港大桥的壮美豪情,将恢弘无限的建筑风格与“灵感印证永恒”的制表理念融于腕间,承载八十年风雨历程。  相似文献   

8.
试论现代中国印象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文学批评流派日益多样,五光十色,让人目不暇接,但总体观之则基本上呈现为两大趋向:一是注重科学性、明晰性和逻辑性的抽象思辩;一是偏于体验性、感受性和点悟性的整体直观。强调批评家个人反应的印象批评当属后者。印象批评渊源于绘画中的印象主义观念。持有这一观念的法国画家十分强调光和色的表现效果和瞬间印象,他们锐意进取,  相似文献   

9.
文学创作中的“灵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而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它是一个比较短暂的心理过程,而不是“电光似的一闪”。 文学创作灵感不是天才人物所独有,而是在长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获得的,正象周恩来同志所说的,灵感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心理现象。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天才作家们的创作实践深刻说明:“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  相似文献   

10.
“灵眼觑见”与“灵手捉住”──金圣叹论创作灵感梅庆吉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曾就灵感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很有见地的观点。他不但揭示了灵感的一般现象,而且也谈出了他自己的独到见解。时至今日,对我们也仍有一定的启示。“灵感”一词,因有一“灵”字,就...  相似文献   

11.
何良安 《江淮论坛》2007,1(1):46-50
通过比较马克思的“类存在物”及其“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与亚里士多德的相关概念的意蕴,可以使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批判得到澄明。马克思的“类存在物”,不但指认了人的社会性,而且指证了永恒不变之人性观的虚幻性,从而超越了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动物”的内涵和永恒道德原则的观念:使人成为“类存在物”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则内置了马克思对道德准则的理解,使他对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形式主义的合法性产生质疑;而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的理想存在状态体现了手段性活动与目的性活动的统一,因而成为人的终极价值和伦理学的目的,构成了对各种形式的道德目的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灵感这种人类创造性思维中最奇妙的精神现象,人们对之思考与探求了两千多年。灵感是怎样发生的?本质是什么?各学家众说不一。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三种不同学派,其观点:一是“神赐论”。认为灵感是神赐给的。在人与神交往中,由于超然之气依附于人身。并赐于人以神灵之气。灵感一词的最早使用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最有代表性的是柏拉图的迷狂说,柏拉图将灵感说只限于诗(文学、艺术)苑,把灵感完全建立在神赐的性质上。以“诗人的疯狂”“神性的着魔”这些失去理智的迷狂作为“迷狂说”的中枢,他在《伊安篇》中表达为:  相似文献   

13.
张荣翼 《人文杂志》2004,(3):98-101
认识一川已经有10多年了。这里10“多”年有点虚数,就是究竟这个“多”是多少不好算。大体应该这样说吧,我是80年代中期开始看到一川的文章,很有冲击力,因此印象就比较深了,感觉到是我们这个年龄层次最有潜力的学术新秀人物之一。正式结识一川是在1990年,当时我们一起参加编写童庆炳先生主编,一川作为副主编之一的《文学理论教程》。这部教材以“活动”作为立论的出发点,明显区别于此前已经出版的同类教材。在当时的条件下,主要思路在于,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活动的原理出发来建构理论,这样就区别于此前强调得比较多的从“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从“印象整饬”理论出发,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自身形象、知识体系、教学情境,以及消极印象的修复等印象整饬技巧,传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正能量和积极影响力,并与学生形成正合力,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中西灵感说与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著名的作家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的时候,都不同程度地描述过创作中曾经出现的那种不由自主的偶然性与突发性的创造力,正是这种奇特的力量,推动他们去创造出各种各样瑰丽多姿的艺术形象。这就是文艺理论上通常所说的灵感。本文所要探讨的,不是作家在创作中灵感闪现的具体状态,而是通过比较研究中西方的灵感理论与文化差异,探索把握中国传统灵感论的特色。由于西方研究灵感的理论成果很多,理论形态也比较明确和稳定,文中只把它作为一种参照。中西方灵感理论都在发展中,经历过许多的流变,二十世纪以来,中西文化交往增多,还彼此互相影响、渗透。从文化的眼光看,中西古代的灵感论更具有“根”的意识,故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中西方古代的灵感理论。中国古代文论中,没有“灵感”这一概念。但论述灵感的文论却很早就出现。公元三世纪,陆机在《文赋》中就曾描述过文学创作中灵感闪现的情景,他说: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他所说的“应感之会”,就是一种灵感现象。公元五世纪,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更具体细致地描写了作  相似文献   

16.
“灵感”,作为人类思维的璀璨花朵,千百年来,却被蒙上了层层神秘的面纱,似乎只是天才们的专利、上帝偶尔赐下的恩物,与平民百姓绝然无缘。近代科学,尤其是脑科学与心理学的发展,灵感的神秘面纱正逐层揭去,并酝酿着灵感理论研究的新突破。值此,本文提出了“广义灵感论”。文章结合最富思维神奇性的文学创作之瞬间心理,就“广义灵感”提出  相似文献   

17.
“厌女症”的标签遮掩了尼采对女人问题的实质性洞见,实际上尼采笔下的女人有着异乎寻常的多样性。“永恒女性”是本文借以进入尼采女人问题的锁钥,本文首先从谱系学视角指出尼采笔下的现代女人之“出身”源于两场巨变,“永恒女性”就是在这两场巨变中产生的“永恒偶像”。其次,从平权、爱情与真理三个维度对尼采的“永恒女性”说进行解读,通过与女性主义三波浪潮中的代表人物进行对话,表明给予女人以头等地位的并非自然权利而是自然秩序,被女人当作偶像来崇拜的爱情实际上是一个陷阱,作为真理的女人的“基底”是生命之爱而非智慧之爱。最后,本文提出唯有拥抱创造性的原母,现代女人才能从不育的“永恒偶像”中走出。  相似文献   

18.
孤独意识在毛泽东诗词中早已有之,到了晚年,大跃进失败,三面红旗受挫,诗思更加沉郁,一些咏史诗词描述的大都是志大才高、命运多舛的孤独寂寞的人物。从诗之角度看,晚年的毛泽东,犹如一位孤独的拾穗者,为我们拾取人生最后的辉煌,作为一名不倦的探索者,其脚步敲击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大路上,苍凉的诗行是永恒的印记。诗人又像鲁迅在《野草》中描述的不倦跋涉的“过客”。捧读毛泽东诗词,面对毛泽东遗体,令人生出无限的感慨。  相似文献   

19.
关于灵感的生成,目前文艺理论界主要有两种代表性意见。 一种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说。表述这个定论的说法很多,如“灵感……产生于长期的生活实践,产生于索绕于怀的苦苦思索和追求。虽然‘得之在俄顷’,但却‘积之于平日’。  相似文献   

20.
对《神思》篇内容的理解,长期存在“想象论”、“灵感论”两种看法。本文从文学创作的构思过程及其心理机制角度对此篇进行分析,指出“想象论”与“灵感论”的偏颇不足,从而引入论述的中心内容及《神思》之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