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行路难》三首,是古今传诵的名篇。其第一首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几乎所有的注本都只注上句,意谓语出《宋书·宗悫传》,借宗悫少年时回答叔父“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话,表明李白对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仍怀着强烈的希望。而对下句,却认为诗意显豁,不必注释,如王琦《李太白全集》,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李白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等。即使少数注本有所注释,也仅仅是将诗意串讲得更明显一点。如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注云:“云帆:象白云般的船帆,这里指船”,“沧海:大海”。意谓扬帆渡海,象征政治抱负的实现。认为这两句共同表达了作者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时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开篇第一句“唧唧复唧唧”,其中“唧唧”是象声词并无异议,但究竟象何声,见仁见智其说不一。当代注本主要有两种解释:多数注本认为“唧唧”是“叹息声”,中学语文课本则注为“织(布)机声”。余冠英先生选注的《乐府诗选》、《汉魏六朝诗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挂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季镇淮等人选注的《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的  相似文献   

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在中国古代山水诗中可算是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此诗通过生动、优美、瑰丽、新颖的艺术形象,达到状物抒情,图貌写意的目的。它千余年来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可谓脍炙人口的名作。迩来却有许多人将这首佳作解释得不恰切。下面且举三个例子: 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所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在解释《枫桥夜泊》  相似文献   

4.
唐诗中每出现长生殿与集灵台,注家多有误注。冯浩云:“唐亦有集灵台,即清华宫长生殿侧,见《旧书纪》”(《玉谿生诗集笺注》卷一《汉宫词》注)。陈婉俊云:“《一统志》:集灵台在华清宫长生殿侧”(《唐诗三百首》卷八张祜  相似文献   

5.
《寄李儋元锡》是唐韦应物的名篇,古今唐诗选本多收入。其中对“李儋元锡”一向无注。近年出版的两个唐诗注本,对此作了解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唐诗选》注云:“李儋,字元锡,曾官殿中侍御史(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云:“李儋(单dan),武威(今属甘肃)人,曾官殿中侍御史,给事中李升期之子。韦集中屡有寄李儋诗,卷二有《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则其字为幼遐、元锡。”都认为李儋字元锡。对此我颇有怀疑。  相似文献   

6.
韦应物的七律《寄李儋元锡》为历代选本必选之诗,但是对李儋、元锡是何许人,是一人?抑或是二人?迄今没有人搞清楚。兹举三例,均是注解《寄李儋元锡》的。(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中国社科院文研所《唐诗选上》的注解说:“李儋,字元锡。”(二)、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年版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的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了清朝王琦编纂的《李太白全集》。这本书共收入唐朝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创作的诗文 1110 篇,其中诗歌 1048 首。在这1048首诗中,可以认定是描写女性的诗篇有103首,我们将它们称为“李白女性诗歌”。这些诗大约占李白全部诗歌的10%。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比唐朝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写女性的诗歌的比例要大许多。李白女性诗歌不但多,而且写得非常优美。《唐诗三百首》是众多唐诗选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读者公认的。这本唐诗选集名为 300 首,实选唐诗307 首。在这 307 首中,李白的诗有 25 首,其中有 13 首是写女性…  相似文献   

8.
注诗写诗寄深情──评陶今雁《唐诗三百首详注》及《今雁诗草》遥岑一最近,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陶今雁的《唐诗三百首详注》第四版。《唐诗三百首》是清人蘅塘退士(孙洙)的一个著名唐诗选本,数百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人们学习古典诗歌的一本入门书。文革期间,...  相似文献   

9.
苏轼是我国北宋文化高潮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对宋代和后世产生了极为深广的影响,被誉为“雄视百代”之才。苏轼作品,历代注本和选本甚多,但诗词文合选并注释的集子近年才出现。已出的《苏轼选集》有刘乃昌选注本和王水照选注本。198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东坡选集》是为第三种。该书是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集体科研项目,由曹慕樊与徐永年两位先生审编全稿,谨严从事,历时数载而成。该书  相似文献   

10.
唐诗《登鹳雀楼》作者是谁?《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七第四页印着王之涣的名字,《唐诗鉴赏辞典》也肯定这首唐诗是王之涣所作,并作了分析;新版《辞海》在“王之涣”条目下写着:“传世之作仅六首,《凉州词》和《登鹳雀楼》尤有名。”然而,这首“意境雄浑,气势奔放,语言凝炼,音节铿锵”的不朽杰作,并不象人们所公认的那样,是  相似文献   

11.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习惯的解释,是把诗中的洞天仙境,讲成作者追求的另一个美好世界,是用来和丑恶的现实作对比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介绍李白时说:“他曾凭借想象,描写幻梦中的天姥山,展现了雄奇瑰丽的神仙世界,表现了他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物”《唐诗选注》也说:“作者通过对他所想象的名山胜景的向往,表现了鄙弃当时封建社会的丑恶现实的思想。”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金  相似文献   

12.
“胡城”考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这是唐末诗人杜荀鹤写的题为《再经胡城县》的一首诗,诗句通俗,其意并不难解,但诗题中之“胡城”是否就在今安徽阜阳附近,是值得探索一下的。一胡城其地,近年出版的《唐诗选注》、《历代诗歌选》、《唐宋诗选讲》、《唐诗一百首》等等都注为:故城(或旧址、旧城)在今安徽省阜阳县西北。今安徽省阜阳县西北之胡城旧址,为西周胡国所在地,在《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中的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地图上,其地均作胡。秦在其地置汝阴县。《汉书·地理志》:“女(即:汝)阴,故胡国。都尉治。莽曰汝坟。”《后汉书·郡国志》:“汝阴本胡国。”梁刘昭注补《后汉书》,注作“杜预曰县西北有胡城。”这大概是注家注胡城在今安徽省阜阳县西北的根据吧!  相似文献   

13.
在陆游诗的各种当代选注本中,游国恩、李易先生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陆游诗选》,朱东润先生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陆游选集》是出版较早、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两种。但其中也有一些误读或误注。本文择其较重要者7首凡7条,加以商榷。  相似文献   

14.
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啼不住,谓猿鸣此落彼起,连绵不绝。”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十三所高等院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啼不住,不断地叫着。”其他的有关选注本或不注,或与上两注大同小异。但若依以上两解,则与本句及下句的文意,与全诗的情绪不符。  相似文献   

15.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一首著名的唐代诗歌。诗中的“临洮”该作怎样的解释呢。有关的注释,有下列三种:一是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中的解释:“临洮,今甘肃岷县,秦筑长城西起于此。”二是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中的解释:临洮,“今甘肃临潭县。”三是今甘肃临洮县某些人的看法,认为这个“临洮”,就是今甘肃临洮县。对这些解释笔者不敢苟同,试浅析于下: 说此“临洮”,是今甘肃岷县,似来源于清代建德章燮的注释。章氏说:“汉书·地理志,陇西郡,临洮县。以为哥舒征吐蕃之后,至令伺其牧马,且不敢过临洮,能再兴兵犯境乎。”(1)今甘肃岷县,秦汉称临洮,但唐代均称岷州。人们是从唐之历史  相似文献   

16.
《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与莫砺锋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定广 《学术界》2007,(5):75-81
莫砺锋先生在《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发表《〈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考证出《唐诗三百首》所选张旭名篇《桃花溪》实乃宋朝人蔡襄所作,题为《度南涧》,造成很大影响,几欲成为定论.本文对莫先生的全部证据以及论证过程提出质疑和辨正,认为莫先生的论点不能成立,《桃花溪》等三诗的著作权应归张旭.  相似文献   

17.
李白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灿烂瑰宝。一千多年来,很多文艺理论工作者都对李白诗歌的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特别是当代的王瑶先生,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研究,有很多精辟的见解。但是,在谈到李白诗歌的形式时,王先生却写道:“在他现存的一千多首诗中,五律有七十多篇,七律只有十二首,合起来还不到全诗的十分之一。他是不耐烦在形式和字句推敲上下功夫的”(《李白》)。其原因是“李白要写的那种汹涌的内容和豪放的情绪,用声律对偶限制得很严的律诗是不  相似文献   

18.
黄河远上(黄沙直上)自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很有名的《凉州词》。对于此诗首句开头四字,有不少版本作“黄河远上”,但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中的《出塞》则作“黄沙直上”。近人刘逸生《唐诗小札》、其心《愿君“更上一层楼”》(见《光明日报》1980年6月22日《东风》  相似文献   

19.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藏有台湾广文书局1972年出版的古本影印精装本《注唐诗鼓吹》一书。按《唐诗鼓吹》一书据该书所附卢挚后序言系“新斋郝公继先”所注:“《唐诗鼓吹》集者,遗山先生元公裕之之所作,公幼受学遗山,尝以是集教之诗律。公慨师承之有自,故...  相似文献   

20.
“饮 ,诗人之通趣矣。”1唐代诗人中嗜酒者大有人在 ,其中不乏以酒为号者。初唐诗人王绩自号斗酒学士 ,盛唐诗人元结自号酒民 ,中唐诗人白居易号醉尹、醉司马、醉傅和醉吟先生 ,晚唐诗人皮日休则自号醉士。不过 ,其中饮酒最为出名的当数酒仙李白。李白之嗜酒与豪饮世罕其比。他有知己时“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饮》) ;朋友不在时则“独酌劝孤影”(《独酌》) ;高兴时“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 ;忧愁时“涤荡千古愁 ,流连百壶饮”(《友人会宿》) ;酒瘾发作时恨不得江水变为美酒 :“遥看汉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