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承明律,勿庸置喙,然此仅指顺治三年正式颁改袭用大明律之后。此前的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法律,虽也不同程度受明律影响,但终不是明律的翻版,而是源自满族内部。确切地说,大多数法律出自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之手。尽管当时法制粗俗、律文草创,但与继明律之衣钵的顺治朝《大清律例》相比,似更能反映和揭示具有满族特点的  相似文献   

2.
满族是我国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渊源的古老民族。曾涌现出大批的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语言学家、作家。满文的初创和改进者额尔德尼与达海就是满族史上两位杰出的语言学家。额尔德尼(?——1623)世居都英额,姓纳喇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来归,隶属满洲正黄旗。少年时聪明敏锐,兼通蒙古语和汉语,曾跟随努尔哈赤征伐蒙古诸部,招纳降附,卓有劳绩,赐号巴克什(博士)。满族的日  相似文献   

3.
清入关前,随着满族社会的迅速发展,萨满教的落后因素日益显现,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统治者对其进行了诸多变革,这是满族萨满教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4.
十六世纪末期,居于今天辽宁新宾县境的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到十七世纪初,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建州和其它女真各部,建立国家,奠定了满族的宏基。随之,以“七大恨”为由,又兴兵伐明,进驻辽沈。皇太极继承其先父的遗志,继续伐明。最后,以满族为主体的清军终于入关亡明,统一了中国。获得这些巨大的胜利,除了当时双方的政治、经济等种种社会原因外,满族固有的“骑射”旧俗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清代的皇帝都把“骑射”列为“满族之根本”两大要素之一,强调“骑射必强”,不可“废武”。可见,“骑射”在满族发展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试论达海     
在满族文化史上,达海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满族学者、翻译家和语言文字学家.对满族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对满汉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堪称为满族文化史上的"一代杰出之人."一达海(1594——1633),"满洲正兰旗人,世居觉尔察,以地为氏.祖博洛于国初归附,父艾密禅官至散佚大臣."达海出生在女真族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加上聪明敏捷,勤奋好学,"九岁读书能通满、汉文义",就当时的女真族社会文化环境来说,真可谓"神童".及长被清太祖努尔哈赤"召直左右",成为颇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相似文献   

6.
知识荟萃     
“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兰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兰四旗,共为八旗。每旗(满语称“固山”)下辖五参领(满语“甲喇”)每参领辖五佐领(满语“牛录”)。凡满族成员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吋从征。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作为一个军事组织,  相似文献   

7.
从法律角度来讲,努尔哈赤时代是满族早期法制发端、发展的时代。该时代的法制,对于缔造、巩固、发展努尔哈赤的统治,以及对于皇太极时代的法制逐渐完善都有着极其重要、特殊的作用和意义。本文拟就这一时代法制诸问题作一述论,以期对这个在国内尚属新鲜之裸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浅谈满族文化及其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的历史悠久。满族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最早称"肃慎",汉代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辽、宋、元、明几个朝代则称"女真"。16世纪后期,女真人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家族———满族。(杨烈,2010,P105)本文以东北地区满族人民的语言、服饰、饮食、民居、宗教等五个方面为重点,介绍了满族的传统民俗,及满族民俗文化对后世尤其是东北地区民俗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满族,是我国的北方民族.他们很早就生活在东北的广大地区,明代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其势力逐渐强大,后来入主中原建立了清王朝. 满族人是不食狗肉的.相传,当年努尔哈赤遇难时大火烧身,一只大黄狗在水中沾湿了毛在草地上滚灭了火,救了他.努尔哈赤当了罕王以后,为了报答"湿草之恩",就规定满族人不准吃狗肉.这是有些传奇色彩的传说.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五月,正是群山披绿、繁花盛开时节,我们来到山清水秀的叶赫满族人民公社。这个文明古老的满族之乡,地处长白山余脉,吉林省梨树县南部山区。据史料记载,这里既是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皇后、清太宗皇太极的母亲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又是慈禧太后的祖地,很早以来就是满族人民定居生活的地方。如今,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又成立了叶赫满族人民公社。全社二万九千多人口中,满族有七千多人,回族有一百五十多人,其余为汉族,是个民族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党和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民族政策,注意培养和重用满族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名医列传·当代卷》介绍:爱新觉罗·鹦烈,满族,辽宁清原人,系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六子塔拜之后裔,其家族系世袭清朝御医……  相似文献   

12.
努尔哈赤辽东民族政策述评杨淑艳努尔哈赤是满族人民心目中的杰出英雄,他凭借父、祖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复仇,竟一发而不可收拾,一步步将女真人从分散、落后的状态中统一起来,使他们从金国灭亡之后几百年来的沉寂中,再次涌动并崛起,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凡到过沈阳,游览过福陵、昭陵、盛京皇宫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辽宁真不愧是满族发祥地呵! 满族直接祖先是明代的女真人,繁衍、生息于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之间,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南迁,其建州部和部分海西部女真人定居今辽宁境内。公元1616年,强大起来的建州女真部的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诸部的基础上,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建后金国,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迁都沈阳,并创建八旗制度,把征服的女真人都纳入八旗组织之下。1626年,其子皇太极继位,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加速了女真社会的封建化进程。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在此前一年,宣布除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即今日所称之满族。 1644年以后,清朝虽然定鼎北京,并将大批满族人带入关内,但因辽沈乃其肇头之地,一直予以十分重视。就在入关的当年,即下令以沈阳为陪都,尊为天眷盛京,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是满族的发祥地,商朝时称“肃慎”、汉朝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隆唐时称“靺鞨”、辽金元明时称“女真”。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北方诸部落,1627年,皇太极继位后,把国号改为“清”,定族名“满洲”(现简称满族)。 为笼络满族统治者,清政府由1645年至1647年,仅用3年时间,就圈占京畿500里内的民地268万垧、牧场方圆450里,分赐给皇室、王公、贵族及八旗官员。土地获得者在旗内设庄头,驱使垦户(汉族农民)耕种,并征收租谷、杂税。这样,入关后的满族同胞在中原封建制度的直接影响下,封建式的关系租佃就很快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努尔哈赤时期是满族法制产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不仅形成了一套基本法律①,而且作为法律实现形式之一的刑罚也渐趋完备。研究该时期的种种刑罚及其刑罚特点即是本文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6.
叶赫位于吉林省梨树县最南端,是个满族聚居的乡镇。提起它,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慈禧太后,认为这里是她的家乡。这么说多少有些道理,因为慈禧的家族叶赫那拉氏的祖先曾在此地居住过,那时叫叶赫国。这里确诞生过一位皇后,即孝慈高皇后。她是叶赫国贝勒(国王)扬吉奴的小女儿孟古。14岁时嫁给清太祖努尔哈赤,是个温柔的贤内助。可惜她只活了29岁。近几年来,古老的叶赫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优美迷人的神话传  相似文献   

17.
满族先世女真人在渔猎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文化,与中原农耕文明传统有着巨大差别。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即开始关注学习、吸收汉文化。其子皇太极继位后,从巩固政权的目的出发,为了弥合民族文化差别带来的民族关系矛盾,以汉文化为参照系,大力进行女真旧俗改革,内容包括生计方式、禁止收继婚、学习汉文化,推动一系列有效措施付诸实施。清入关后,承续改革,形成全新的满族风貌。满族家谱则是改革女真旧俗,文化差别日益减少、缩小,各民族共同性日益增多,最终满族融入中华的历史叙事。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国内史学界关于满族入关前社会性质的讨论,大体上可分三个阶段,即五十年代初、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和一九七八年以后。现综述如下。历史的回顾我国用马列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史、包括满族社会性质的,首推延安时期的“中国历史研究会”。该研究会撰写的《中国通史简编》,是由范文澜主编的。该书认为:“如果说,努尔哈赤时代金国奴隶制度正待发展,皇太极时代,清国已经急剧转入封建制度的阶段了”。这个看法,是建国初期史学界的主流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任何民族语言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本民族的文化。满语名号是满族统治者赐予有功之臣的一种美称,是洞察满族文化倾向的一个窗口,从满语名号用字的借用和语义的变化可以发现,满族入关前倾向于蒙古族文化,入关后倾向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及其徙民政策的实施努尔哈赤在合并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各种势力从而统一全体女真的过程中,频繁地从事过一种显著事情:把新从属的周边地域居民大量徙到满洲国内。在《满洲实录》和《满文老档》中,大约从1591年(在《满文老档》中是从1607年)起,就一再出现过努尔哈赤征服周边各地将其居民“编户带来”的记载。这里从《满洲实录》和《满文老档》中把这种徙民政策事例尽可能捡出,将其按地域之别整理成表1。此外,在《满洲实录》和《满文老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