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感应性是人们提升生存境界必须具有的一种宝贵的素质,是管理者第一重要的素质.感应管理是以最佳的状态,步入管理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与时俱进、契合客观的美的、幸福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感应性是人们提升生存境界必须具有的一种宝贵的素质,是管理者第一重要的素质。感应管理是以最佳的状态,步入管理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与时俱进、契合客  相似文献   

3.
唐凡 《经营管理者》2013,(12):84-87
管理不是简单的建制度定标准,也不是粗暴的“围堵”。管理是疏通,是引导,是交流,是完善,是提升,是做到复制的过程,是“平衡”——这就是企业某种意义上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江岸 《领导文萃》2011,(13):38-40
“老废物”式的管理之道,才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深藏不露,在幕后牢牢把控大局。贾母达到了这一境界,可惜,她选错了人。《红楼梦》里,自称“老废物”的贾母却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老子《道德经》里谈到治国管理的儿个境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其中最差的管理境界足“侮之”——上司下属互相看不上,  相似文献   

5.
管理者在下命令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命令有无必要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却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管理者本人并没有弄清某些命令的必要性。在一项工作未明确之前,就安排下属去进行相关工作,这种工作很可能就是无用的工作,相关的命令也是无用的命令。另外,有些管理者见不得下属在工作时间没有事情做,于是就安排一些没有意义的工作让员工不停地忙碌,这也是无用的命令。  相似文献   

6.
新书推荐     
谢祖墀 《经理人》2008,(1):135-135
我在中国进行管理咨询工作15年以上的时间里,发现中国企业管理者在接受和吸纳新的管理观念方面,有一些长足的进步。许多中国企业高层管理者对新的管理观念都很渴望,也非常虚心地吸纳,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管理心理学起源于心理学,依托于管理学,在当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探究以人的需求的满足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当代企业管理者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如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效地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需要从制度层面、物质和精神方面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从而创造管理心理学中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合而为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正管理者的职责就是把员工团结在一起,使企业得到发展,效益越来越好,要做到这一点必然要耗费他全部的精力。而现在对安全出事故问题实行一票否决,没有安全所有的成绩都一笔勾销,所以,保证企业每一个人的劳动安全是管理者对工作的最大尽责。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认为管理就是控制,就是控制员工的行为,使他们能完全按照规章制度和管理层的意思进行各项操作,这既不容易达到目的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不相符合。安全管理对管理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是企业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也日益显现其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来源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起步较晚,在引进西方各类管理概念的同时,我们也引进了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这些理念与我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对改进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人力资源管理者该做些什么?认清并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美国通用电气原CEO韦尔奇的经营最高原则是: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这是管理的理想境界.是一种依托企业谋略、企业文化而建立的经营管理平台。眼下我们许多企业的管理离这种境界还有很大的距离。据最新的一份权威调查分析: “在中国企业每一层次上,80%的时间用在管理上,仅有20%的时间用在工作上。”而西方一些企业在管理工作中, “管”与“理”的比例是2:8。笔者发现,我们相当一部分企业有个现象,管理者“发号施令”,员工照章办事。在这些企业里,员工的最高目标就  相似文献   

11.
管理的目的就在于管理是否有效,"内方外圆"的管理方式就是把企业管理提升到人性化哲学观点去实施管理。力图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达成共识,处理好对己(内)对人(外)的管理意识问题,从而使管理更有效。其实只要您仔细观察并承认客观现实,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既简单却又是很复杂的结论——无论是管理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12.
管理要正视人性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尊重千差万别的人性特点,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合乎人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是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不论是成功的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基层管理者,都应该重视激励。有效激励的出发点,应该源于人的心理需求,落脚点也应该是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14.
管理不是目标,管理应该是一个过程。但是有的管理者经常会产生误区,会把过程当成了目标,为了做绩效而做绩效,为了做考核而做考核,而忽略了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呢?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完成股东利益。所以这就引出管理的基本概念,这是我们作为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全面的能力框架。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发展需要产生管理,而管理的目的则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管理的实质是服务,服务工作做到位,所实行的各项工作才能取得预期效果。管理的形式是让人人成为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形成一种环形管理形式和群策群力的管理方法。通过管理,使得人们由自觉过渡到自主自发,实现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而人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现在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能够合理的使用人才、开发人才,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得到提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中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进行以人为本管理的必要性,进而总结了企业加强以人为本管理的措施,希望对企业实施的有效人性化管理提供一些益处。  相似文献   

17.
邵海燕 《经理人》2007,(1):126-127
“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并不等于力量,只有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领导力或执行力的时候,它才能真正变成力量。不仅是吸收,还要释放,把你的知识转化成行动;不光是你一个人去做,还要领导大家都去做,在变化特别快的市场中,这成为一个管理者很重要的素质。”今年晋升为壳牌中国集团公共事务董事的刘小卫,对管理的角色有着独到的认识,她的经历也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8.
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环境,以期有效地达到所选定目标的过程,任何职业最困难的部分就是管理的介入, 这个位置要求管理者下决心帮助其他人取得更多的成功。有效管理者的策略是取得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谢贤 《管理科学文摘》2012,(29):193-193
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21世纪提出的主要战略之一,人事档案的管理就是记录人才的背景和成长经历的材料记录管理,对于人才的高效配置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意义,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促使人才得到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配置。那么,医院,这一事关民生的重要机构,又要如何做到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呢?这就是我们将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无为而治”不仅是《论语》的重要思想,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按照孔子的思想,要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最高境界必须营造和为贵的管理环境,必须发扬修己身正的领导表率,必须提倡科学驭人的用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