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宫艳丽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4):59-60
贾平凹的散文,以情感的纯净、意境的空灵、语言的古朴给人以美的享受.其散文的审美因素主要源于作者对自然、对人类、对生活的纯真、诚挚的热爱,源于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3.
4.
何光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24-26,37
贾平凹的散文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很高的审美价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他执着不懈的美学追求。其散文主要的美学特征表现在哲理阐发、细节描写、结构技巧和语言艺术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赵德利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3):36-39
贾平凹散文类型多样,具有不同于一般散文作家的兴致和情趣.这种独特情致源于作家"残月"情结制导下的体验.他的思维基质是感应思维,一种源于商州民间信仰文化的濡 染的,与"灵--实"关系选择密切相关的审美认知方式.童年时残缺的家庭生活,困苦的山地环境和成名后身体与生活的不适,构成了贾平凹的"残月"情结. 相似文献
6.
王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91-194
论述了作家贾平凹幽默散文的三重境界,即:第一重境界,单纯的幽默;第二重境界,幽默之余,让人有所思,但还没有达到深刻的程度;第三重境界,幽默之中,深刻地揭示或概括了某些社会内容。同时,分析了贾平凹幽默散文三重境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论述了作家贾平凹幽默散文的三重境界,即:第一重境界,单纯的幽默;第二重境界,幽默之余,让人有所思,但还没有达到深刻的程度;第三重境界,幽默之中,深刻地揭示或概括了某些社会内容。同时,分析了贾平凹幽默散文三重境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贾平凹的书法艺术对其散文创作产生了无形的塑化与熏染作用,其书艺精髓渗透到其散文境界、语言、结构诸方面,并由此酝酿出他近期散文质朴古雅的审美风格,帮助他实现了散文创作上的自我涅槃。 相似文献
9.
许评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2):49-50
山曼是民俗学家,亦是散文家,他是在浓厚的散文底蕴的基础上研究民俗学的,同时,他在从事散文创作的过程中也注意发掘社会风情、节庆仪式、服饰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民俗资源,所以他的民俗学研究成果无不是散发着民俗风采的美文. 相似文献
10.
赵平分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3):55-58
姚燧的散文,为文主张文道合一,宗法韩愈,以绍秦汉,论文主张文气说,他的散文创作风格刚劲雄放,语言古雅深邃,叙事简约,代表了元代前期北方散文发展的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1.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许地山、林清玄散文的最大特色是有着浓厚的佛文化色彩.二人的散文都以展现佛的悲悯情怀为主题,善于将禅的机锋和对日常生活的体悟融为一体.许地山侧重于阐释佛教"苦"、"空"的根本精神,且常常陷入佛理与真爱的困惑中,其散文多呈现出矛盾和迷惘的色调;林清玄多抒写从悲苦中提升、净化而来的感动和欢欣,注重开启心中的星月,其散文清澈明朗. 相似文献
12.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许地山、林清玄散文的最大特色是有着浓厚的佛文化色彩。二人的散文都以展现佛的悲悯情怀为主题,善于将禅的机锋和对日常生活的体悟融为一体。许地山侧重于阐释佛教"苦"、"空"的根本精神,且常常陷入佛理与真爱的困惑中,其散文多呈现出矛盾和迷惘的色调;林清玄多抒写从悲苦中提升、净化而来的感动和欢欣,注重开启心中的星月,其散文清澈明朗。 相似文献
13.
余元玲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96-98
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翻译家张培基先生保存散文风格方面的技巧值得学习: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以上技巧的合理运用,翻译工作者可以此为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