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魏风·伐檀》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古今注家对此二句的分歧,主要在于“君子”指谁。按《毛诗》传、笺、疏的传统解释,“君子”指伐檀者。这两句的意思是:那伐檀的君子,是不白吃饭的呀!全诗之意在手讽刺“不稼不穑”者,并认为此二句为反语,其意思是:那些大人先生们,可不是白吃饭的呀! 就此二说,我们认为传统之说可信。即“君子”指伐檀者,不含讽刺意味。其理有  相似文献   

2.
六年前,我们曾写信向叶圣老请教,叩询他的名和字取义于何书。叶圣老在回信中说,绍钧是名,“是家长取的”;圣陶为字,“是中学时期一位老先生给我取的。他说从‘圣人陶钧万物’一句而来。此句出于何书,至今我还不知道。”我们查了一些古书,也没有见到“圣人陶钧万物”的记载。但《史记·鲁仲连邹阳传》和《汉书·邹阳传》都有类似的说法:“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这或许便是那位老先生给叶圣老取名的根据。  相似文献   

3.
通假字在古代汉语的书面语里,几乎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由于它本身的主要特点是以表音为准,即以甲字之读音标示音同或音近的乙字之义,加之古今字音字形的变易,这就给后人阅读和研究古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往往造成望文生训的谬误。原因是大量的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而通假字则是表音的,以表意理解训释表音现象,失误肯定是难免的。正如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所说的:“注书至难,虽孔安国、马融、郑康成、王弼之解经,杜元凯之解《左传》,颜师古之注《汉书》,亦不能无失。”他并举了一些典型事例为佐证:王荆公在《诗新经》中对“八月剥枣”句和洪庆善在注《楚辞·九歌·东君》篇中对“经瑟”、“箫钟”的先误及其后加以改正,等等。至于今人根据古书之误释以讹传讹而注释者,更是层出不穷。如有人根据司马贞《索隐》对《史记·刺客列传》中“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句中的“腐”字作“腐烂”释,便是典型的一例。实际上,“腐”即“拊”的通假字,意思是拍打,“拊心”就是捶胸。《战国策·燕策》关于此事的记述,就写作“切齿拊心”。  相似文献   

4.
《晋书·佛图澄传》之羯语探源张昌圣一、解题《晋书·佛图澄传》中所记载的“秀支替戾冈,仆谷劬秃当”这一句羯语谶语,是天竺僧佛图澄在公元4世纪20年代末(329年)向后赵国主羯人石勒说的。《晋书》在这句话后面还有解释,说:“此羯语也。‘秀支’,军也;‘替...  相似文献   

5.
《左传·隐公元年》有“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一句。对于其中的“寤”字,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解作:“寤,通牾,倒着。寤生,胎儿先出来,等于说难产。” 司马迁的《史记·郑世家》也有“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一节。司马所据即《左传·隐公元年》,左文并无难易说,司马纯系望文生义。 查《说文》,寐觉而有言曰寤。段玉裁注:按周南毛传曰,寤,觉也。《周礼秋官》注:寤,觉也,主夜觉者。  相似文献   

6.
言志与缘情     
“诗言志”一语,最早见于《尚书·尧典》。魏晋时代,陆机又在其著作《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说。这“言志”与“缘情”的关系,历史上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当前学术界也认识不一。有的认为两者是对立的。说“先秦时期人们却没有明确认识到诗表达情感这种特征”,因此《尧典》中所说“言志”的“志”字与“情”字无关,指的只是一种理性。其证据即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诗歌所‘言’的‘志’要符合‘无邪’的要求,也就是符合统治阶级的思想和道德规范。”而陆机提出“诗缘情”,“它要求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强烈抒发诗人的真情实感。”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尧典》中所说的“志”,指的就是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意思基本相同。这两种说法都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7.
《桧风·隰有苌楚》:“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知”字毛公无传,宋以来注家多解作“知觉”。 此句郑玄另有解释。郑氏笺云:“知,匹也。……,乐其无妃匹之意。”孔颖达疏云:“知,匹’,《释诂》文。下云‘无家’‘无室’,故知此宜为匹也。”孔氏解说甚为明白:“知”训为“匹”,出《尔雅·释诂》,诂有所自。三章诗结句分别为“乐子之无知”、“乐子之无家”、“乐子之无室”,说的是一个意思,都指没有配偶,符合风诗常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就孔子“仁”说的内涵、阶级实质、产生背景和历史价值几个问题略陈管见,就教于同仁。 一 “仁”字在孔子之前即有人提及。春秋时期的许多古籍中均有这方面的记载,例如:晋国骊姬曾引外人之言:“为人与为国不同,为人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国语·晋语》)“子产始知然明,问为政焉,对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虽然“仁”字在孔子之前即有人提及,但作为哲学概念和伦理范畴而系统论述“仁”者,当始于孔子。《吕氏春秋·不二篇》说:“孔子贵仁”。据赵纪彬先生统计,“《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  相似文献   

9.
一、“之”字的本义 “之”字甲骨文作“”,从止从一,是个会意字。“”即“止”字,是“趾”字的初文,《诗·豳风·七月》“四之日举趾”,《齐诗》作“止”。东汉班固写书爱用古字,所以在《汉书·刑法志》中就写作:“当斩左止者,笞五百。”“趾”指脚,甲骨文“”本象脚趾朝上的脚形。“一”指此地,表示“从这个地方”的意思。“”就表示  相似文献   

10.
王昌龄(689?——757),字少伯,京兆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二十二年(734)又中博学宏词科,迁汜水尉。大约在开元二十六年间,贬谪岭南。二十八年北返,不久出为江宁丞。天宝中又从江宁贬为龙标(湖南黔阳)尉。安史之乱发生后,《新唐书》说他“以世乱还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他之所以屡遭贬谪,据殷璠《河岳英灵集》说是“奈何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垂(毛斧季、何义门校本作“再”。按“垂”字不好理解,可能是“再”或“重”之误,指岭南、龙标的两次远谪)历遐荒,使知音者叹息。”新、旧《唐书》有类似记载。王昌龄《寄是正字》诗:“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见敦煌唐人写本残卷)。第一句是说不能如良禽择木找个好主子。第二句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是说触犯了那位上司的藩篱禁忌而使自己处于困境。而一般逢迎谀附者又群聚而毁之,以致“谤议沸腾”,有口莫辩,所以愤慨地说:“物  相似文献   

11.
:《华阳国志》在汉文史志中首次明确记载了纳西族先民的活动。本文通过字义与有关问题的探讨 ,对这一记载中的难解句提出了新的看法 ,认为“刚”之“刚”取自《易·说卦》 ,并进一步辨明“摩沙夷”即今纳西族 ,其分布区域在今盐源西至宁蒗一带  相似文献   

12.
一、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硕鼠》) 句中“逝”字,北京大学《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注云:“同‘誓’(用近人张慎仪说,见其所著《诗经异文补释》,张据《公羊传》徐彦疏引此诗作‘誓’)表示坚决之意。”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补充注释”云:“通‘誓’。”均强作假借字释之,值得商榷。按“逝”与“誓”禅母月韵,古字音同,本可能通假,但无明证。《说文通训定声》云:“逝,往也,假借为‘誓’。”杨树达《小学述林》卷一云:“盖《三家诗》有作‘誓’字者,此诗本表示决绝之辞,《三家》作‘誓’,用本字也;《毛诗》作‘逝’,  相似文献   

13.
台湾省出版的《中文大辞典》在“每”字的义项说:“每,小者也。《逸周书·王会解》:‘每牛者,牛之小者也。’”又词目说:“《每牛》小牛也。《逸周书·王会解》:‘数楚每牛。每牛者,牛之小者也。’”由于该词书对“每”字误训为“小”,其词目的“每牛”也就因之误训为“小牛”了。《辞源》修订本虽然在“每”字下面没有建立“小”的义项,但在词目中仍然将“每牛”释作“小牛”,与《中文大辞典》的观点并无二致。 《说文·(?)部》:“(山母),(?)盛上出也。”段玉裁注:“按每是(?)盛,引伸为凡盛。”  相似文献   

14.
艺术夸张在我国的文艺评论中也叫增语、增文、夸饰、形容、豪句、激昂之语等等。王充《论衡·语增》云:“纣为长夜之饮,糟邱酒池,沉湎于酒,不舍昼夜。”又《论衡·艺增》有“《尚书》‘协和万国’”之言,还有“《诗》言‘子孙千亿’”之语。这些都是“增语”、“增文”。《文心雕龙·夸饰》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  相似文献   

15.
“不速之客”。有人谓“速”之本字为“(?)”。盖因“速”之本义为“疾速”,“不可能发展出‘召’的意思来”;“(?)”,《说文·言部》:“铺旋促也”,乃“催客人快来吃饭”义,“引申而有‘请’、‘召’之义。”按“铺旋促”三字本身就难理解。故段君云:“未闻,疑有误字。”疑甚是。因为经籍中从未见有此用法。  相似文献   

16.
<正>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中国古代很多著名的典籍都对“文”字做过解释。《易·乾卦·文言疏》:“文谓文饰”;《易·系辞》:“物相杂故谓文”;《周礼·天官·典丝》:“供其丝扩组文之物”;《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释名》:“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成词义,如文绣然也”:《玉篇》:“文章也”。上引各书,都是从同一角度来解释“文”字的,都不是“文字”本身的“文”。但  相似文献   

17.
李洁萍、尹承琳合著的《中国历代帝王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4月版)云:“东晋……公元420年为匈奴族刘裕所灭。”(见该书88页) 说刘裕是匈奴族,实在是闻所未闻。《宋书·武帝纪》云:“高祖武皇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楚元王交之后也。”《南史·宋本纪》、《资治通鉴·宋纪》同。《南史·宋本纪·校勘记》云:“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五四以推算世次之法‘乃连前并及身而总言之’,据宋书自楚元王交(一世)顺次数到刘裕之父翘得二十一世,因为裕‘当为交二十二世孙。今云二十一世者,传写误’。”宋书并详细记载了从交到翘的官  相似文献   

18.
“熠耀”语出《诗经·东山》。该诗:“我徂东山,慆慆不归依醋远?零雨其濛??亦施于字,伊威在室,(山萧)蛸在户,町瞳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汉代毛亨注为:“熠耀,磷也。磷,萤火也。”近代注诗者对《诗经·东山》中的“熠耀”一词的诠释众说纷纭。一说是鬼火。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熠耀发光貌。《说文》:‘熠,盛光也’。据《毛传》所说,此处系指磷光。磷即鬼火。此句言鬼火在夜间流动,其光甚盛”。又袁梅的《诗经译注》也将“町疃  相似文献   

19.
《史记·高祖本纪》有这样一段话:“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有的同志认为“今为赤帝子斩之”一句是以介词“为”为标志的被动句式。①此说值得商榷。关于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式,马建忠在他的《马氏文通》中作了论述。他说:“外动字之行,有施有爱。受者居宾次,常也。如爱者居主次,则为‘受动字’,明其以受者为主也。”②马氏从动词和宾语的词序和动作行为的施受关系着眼,判别了古汉语中的主动句和被动句。按马氏的意思,即是主语是受动者的句子,就是被动句,不管有没有结构标志。从马氏所列被动句六种表现形式中可见这一点。这六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西广《晋楚城濮之战》中有这样一句:“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对“西广”一词,《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一五九页解释为:“‘西广’即‘右广’”。一般注家也大都如此解释。对这种解释,我不敢苟同。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右广初驾,数及日中;左则受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