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是民族院校在21世纪发展的动力源。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民族院校只有走出自己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创新的发展道路 ,才能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均需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意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既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观战略要求,也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族工作部署。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不仅要重视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要关注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显现的个别性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应着重关注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加强内外部条件支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以制度完善和创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上述五个方面关涉着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现实难点、内外环境、发展动力和基本保障等具体维度。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民族古籍是中华古代文化典籍中独具特色的瑰宝。随着我国民族古籍保护开发工作的日渐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西部地区民族古籍的保护开发无论从基础性保护工作,还是开发利用和研究方面都不断有所创新和进展,这对民族古籍的保护开发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制度创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制度是制约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关键性因素.在一定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下,制度的改进与创新,往往可以在短期内极大地改变社会的面貌.西部民族地区属于中国总体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型地区",当前,能否顺利实现制度创新,建立起既能容纳和促进社会现代化变迁、同时又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现代制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民族地区社会现代化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地区.当前,因多种原因造成的有效制度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现代化推进的主要障碍.民族地区要走出制度创新的困境,必须在路径选择上作出新的安排:首先,要强化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主体功能;其次,要积极引入外部力量,突破“体制锁定”;再次,要更新文化观念,树立科学精神,营造制度创新的良好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笔得认为,它也适用于我国的民族理论研究。下面就此谈点个人的愚见。(一)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迫切的要求,也是党在民族地区的中心工作。顺应这种形势,紧密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研究民族理论,为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由于民族地区是西部开发的区域主体和重要依托.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是一个伴随国家大规模西部开发而阶段性向前推进的过程.从西部开发视域看,建国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五和“二五”时期为起步阶段;“三线”建设时期为推进阶段;西部大开发头十年为突破阶段.目前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已进入了由初期向中期加速推进时期.由于民族地区特殊性,决定了政府主导型、资源开发型的发展模式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是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和主要推力.但从根本上来说随着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性产业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8.
就制约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因素而言 ,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低 ,进而劳动者思想道德观念滞后和科学文化素质差、生产活动能力低等因素常常被忽视。这一严重偏向在本质上加剧着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成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缺乏内在动力的根本原因。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形势下 ,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人是生产力中重要的主体因素 ,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得以表现和实现的关键前提和基础 ,因而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状况对生产及生产力有着直接的和根本的影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愚昧落后更不是社会主义 ,没有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 ,也就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少数民族就有55个,人口近1亿。在全国8000多万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中,有80%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消灭贫困,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集中体现。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就不能离开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我们应当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发展缓慢,除了历史和地域的多种原因外,主要是缺资金、缺技术,更主要的是缺人才。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和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强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培养一大批跨世纪的优秀民族干部和建设人才,其中包括占人口一半的女性人才,就成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缩小与其他地区差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面对21世纪的新疆,就民族工作而言,重新学习邓小平民族理论思想,对我们认识新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状况,把握新疆民族工作的重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明确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把民族地区发展起来的重要前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将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问题,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逐年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问题。这就从理论上解决了解放以后的几十年中,我国各民族求发展而未能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依法管理民族事务,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普法是依法管理民族事务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化、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障民族团结和强化国家认同的必要条件,也是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和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必然选择。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地区普法的特殊性。民族地区普法,要正确处理民族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文明的关系、权利倡导与义务宣传的关系、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的关系;要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基层普法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参与普法工作。  相似文献   

12.
《四川社科界》2006,(4):37-38
多年来一提到科技创新,民族地区就陷入茫然。这不仅不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也有碍于创新型四川的建设,因此,建设创新型四川,民族地区应该怎么做?是目前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由民进四川省委副主委、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王康同志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四川民族地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就我省民族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领域与重点方向,以及民族地区如何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是新的历史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够顺利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和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随着开发大西北和大西南,随着各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广泛深入地开展,这个问题也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是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部门的任务,而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在这方面,笔者认为主要应解决两个方面的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宪政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法治现代化的建设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它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宪政建设,面临复杂的情况和艰巨的任务,具有特定的内容和自身的特点。民族地区的宪政建设将丰富我国法治理论与实践,并为多民族国家提供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5.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地区的发展关系着党执政兴国的大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民族地区发展的行动指南 ,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按照这个纲领的要求,从我国和我省民族问题的实际出发,要进一步搞好党的民族工作,必须进一步做好: 第一、发挥特长和优势,努力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努力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进一步搞好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建国三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尽可能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经济建设。近几年,党和国家按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需要,不但放宽了政策,减免了负担,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灵活的措施和休养生息的方针,而且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调查并解决问题,使少数  相似文献   

17.
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政治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湖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情况的调查,指出当前湖北民族地区高素质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提高民族干部整体素质、改善人才政策环境、创新干部培养机制等方面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肖建杰 《兰州学刊》2003,(6):164-165
本文论述了新时期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文化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必然要求 ,是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临挑战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文化创新的方向性 :用先进的世界观作指导 ,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新时期文化创新的可行性 :有利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相似文献   

19.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启动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个以汉族为主、拥有55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大国,各民族、各地区现代化启动的起点、机遇、社会环境、发展态势不同,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不平衡性,导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并逐渐拉大了与东部沿海地区(汉族聚居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逐步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做好民族工作,搞好现代化建设,这是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在民族地区推行了一条封建的法西斯的大汉族主义路线,严重地践踏了党的民族政策。这条路线对毛主席关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理论进行了歪曲,造成了极大混乱。使民族地区的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