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控制权安排与国有企业经理腐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理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巨大障碍。如何通过对国有企业经理腐败行为进行深入的经济学分析 ,以寻求制约经理腐败的有效途径 ,无疑是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我们从政府权腐败和代理权腐败互为供求的角度 ,深层次分析国有企业经理腐败的经济制度根源并发现 ,中国特色的企业控制权安排是国有企业经理腐败的主要根源。因为 ,在政府官员控制国有企业人事权的现实中 ,经理为了追加国有资产控制权收益 ,必然积极进行控制权投资 ,贿赂政府官员。政府官员为了个人利益 ,必然更加积极地进行权钱交易。据此 ,解决国有企业经理腐败问题 ,必须从改革经济制度安排中的不合理因素入手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鞍山市中小型企业的厂长、经理和董事会的现状情况,鞍山市企业调查队对我市69家中小型企业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厂长、经理和董事会的15个方面的情况。调查显示,中小型企业在选择企业厂长、经理,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小型企业厂长、经理的责任更加明确,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企业活力得到有效的增强。同时,中小型企业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矛盾和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走到今天,似乎一切措施都已用尽,而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仍然十分低下。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改革措施不重要,但在没有解决经营者到位的情况下所有的改革举措都会变型。因此,逻辑的推断是:只有通过经理革命及其系统的制度构建这个至关重要的行动,国有企业才能最终与市场对接。  相似文献   

4.
信任是民营企业选用外部经理人员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情感信任式微与制度信任严重缺失的条件下,家庭信任的超强性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外部经理人员选用的维度,限制了企业最大化融合外部资源和管理水平的跃升,那些已经成长到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很难突破发展“瓶颈”。加强我国社会信任体系构建,特别是加强制度信任建设,使民营企业外部经理人员的选用得到信任制度的有力支持与保障,是推动民营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我国国有企业约有70%处于亏损状态的现实从一个侧面说明,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大多不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要求。市场经济要求国有企业厂长经理转变旧有观念,改变厂长经理的官员身份,拓宽选择厂长经理的渠道,按市场经济对企业家要求的素质来选拔厂长经理;建立企业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6.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突出的问题,所以必须深化改革.国企私有化将会造成巨大灾难,因此,国企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只能是完善国有企业制度,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为走向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国企改革必须采取六大方面的措施,正确处理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江水玲 《东岳论丛》2001,22(3):58-60
影响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有 :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 ,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不健全 ,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做到 :确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正确选择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和法规体系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8.
越南的国有企业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经济的支柱。然而随着经济革新事业的发展,越南的国有企业暴露出诸多问题,影响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越南党和政府认识到,要快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就必须加速并加大力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将使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国有企业面临深层矛盾和问题,要面向市场,不断深化改革,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我国当前国企改革中产权改革的含义及其局限性,产权改革与非产权改革的关系等角度入手,提出加强和推进非产权改革,以使国企改革步入协调、配套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通过民营经济在微观上对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作用 ,以及在宏观上对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的推进作用的分析 ,以期帮助人们突破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就国有论国有的思维定式 ,探讨出一条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俊杰 《东岳论丛》2000,21(5):37-44
要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当前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实行国家职能分离 ,把国家的所有者职能从政府中分离出来 ,成立国家国有资产委员会 ,对全国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2 按照社会资源“投资靠计划调控 ,生产靠市场调节”的原则 ,对投资进行统一的计划调控 ,使社会生产按比例地发展。 3 按照办企业的原则 ,使国有企业有合理的积累、具有自我积累的机制和采用先进技术的能力 ,能够进行正常的发展。 4 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实际出发 ,优先发展先进设备制造业带动工业整体发展 ,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业体系 ,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就业政策妥善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董昭江 《东岳论丛》2003,24(5):136-137
股份制,特别是混合所有制股份企业能有效地克服国有企业的固有弊端,真正实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激发国有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的改革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企产权一直是改革过程中争论的焦点。目前,学术界对国有企业需不需要进行产权改革和如何进行改革有着各种观点,本文认为,尽管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但不能因此就不进行产权改革,我们只有处理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经过改革的国有企业必定会以新的活力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理     
《快乐青春》2014,(8):92-92
老刘的儿子被提拔为经理后,老刘非常高兴,逢人就吹嘘一番。一位朋友不屑地说:“屁大个官儿,你还真当回事了,现在连馒头店都有经理。”老刘不信,便打电话到馒头店:“请你们店经理接电话。”接电话的人问:“请问您找白面馒头经理,还是找杂粮馒头经理?”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直是个热点问题.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陆续对国有中小型企业甚至大型企业进行了以产权结构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企业改革后,如何衡量改革是否成功,需要提出验证的标准.本文从是否符合改革目标、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是否损害改革主体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十条检验标准.如果国有企业改革后,达到了这十条标准,就可以初步认定改革已基本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7.
宋宪萍  闫银 《理论界》2006,3(4):77-78
旧的社会分工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产生的原因,以营利为最大化目标的企业规模由内部管理成本与外部交易成本相等时的那一点决定,以社会目标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规模由国家财政水平决定。按照前述国有企业性质,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分类管理,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不是私有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难点,但多年来却收效甚微。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国有企业的产权基础没有改变。要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国有企业必须进行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这是企业改革首要的、根本的内容,也是深层次、基础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民营化已成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趋势。然而,由于各个企业自身的差异,决定了在实施民营化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战略。本文针对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战略选择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党和国家为国有经济提出了"分类改革"的重大战略。那么,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是否适用于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体制设计?为此,本文利用CSMAR上市公司数据库,以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国有企业经济任务、社会任务及政治任务表现对其高管薪酬的影响;并按照国有企业的不同任务目标,将国有企业划分为竞争类(商业类)和非竞争类(公益类),进行分类回归检验。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的经济任务表现和社会任务表现均有利于提升高管薪酬,而政治任务表现与高管薪酬无关;分类考核后,竞争性的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经济任务表现有助于提升高管薪酬,而社会任务表现与高管薪酬无关;非竞争性的公益类国有企业的经济任务表现和社会任务表现均有助于提升高管薪酬。因此,国有企业分类考核对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效果优于非竞争性国有企业。本文既为国有企业分类考核的有效性,亦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考核体系的设计,提供了理论结合实践的学术指导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