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西南联大教育思想的简要总结,对西南联大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思想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从而揭示出西南联大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质为重"是西南联大办学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也是联大办学成功的内决因素。这一理念有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对西南联大"以质为重"本科办学理念的内涵、源流进行探究,以进一步挖掘西南联大成功办学的深层次原因,并给我国当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启示。  相似文献   

3.
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及历史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剑秋 《学术探索》2002,(2):115-117
西南联大办学成绩斐然 ,这与其所采用的师资管理密不可分。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特点 ,并对借鉴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改革我国大学师资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西南联大的办学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西南联大的办学历程,从四个方面概括了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由此而得出办好大学的四点启示,即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师资队伍、科学的管理模式、卓越的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5.
江渝 《天府新论》2011,(5):128-132
抗战期间,由内迁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联合而成的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战争条件下,不但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且以令世人瞩目的突出成绩,取得了"三个一相加之和大于三"的办学成效。文章对西南联大"一联即合"、"一联到底"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期为我们今天高等学校的办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段鑫 《理论界》2009,(2):207-208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在昆办学的八年之间,虽受日本之严密封锁,但一直没有中断过与世界的联系.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奉命使华,曾来云南访问,在滇期间参观了西南联大,并在云南大学发表了演讲,是民国时期访问云南的最高级别的外国官员.本文依据相关史料,对华莱士访华的目的、访问西南联大的经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有的史料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7.
一段时间以来,“钱学森之问”触动了国人的敏感神经,大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对当下的大学教育有诸多不满之时,人们把眼光投向了过去。一个被津津乐道的事实是,在两弹一星的二十三位功臣中,有八位出自西南联大。在近年来持续不退的“民国热”中,西南联大也是其中的热点话题。2012年3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易社强(John Israel)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中文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研究和写作前后历时二十多年,易社强除了史料研究之外,还采访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的近百位西南联大校友以及约五十位联大教师、三十名相关人士。本书面世后,被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誉为“迄今最佳联大校史”。前不久,易社强先生来到北京,趁此机会,《新京报》记者、本刊特约记者张弘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8.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08,(2):F0002-F0002
穆旦(1918~1977年),著名诗人、诗歌翻译家。原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1935年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进入西南联大。1940年由西南联大毕业,留校任助教。  相似文献   

9.
西南联大忆旧——兼论“西南联大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诞生在大西南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简称西南联大 ) ,一共才生存 8年 ,宛然“坛花一现” ,转瞬之间 ,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是它的流风余韵迄未衰歇 ,它的魅力仍在吸引着千万颗心。现在仍有不少大学生一谈起西南联大 ,就油然生出一种景仰向往之情。以我个人来说 ,在青年时代曾读过三个大学———北平辅仁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四川大学 ,但是其中最使我怀念不已的便是西南联大。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 ,西南联大的旧事仍不时地从记忆的深处浮现在我的脑际 ,萦绕在我的心头。这是因为西南联大对我的影响太深了 ,它在我这几十年的…  相似文献   

10.
何兆武先生祖籍湖南岳阳,1921年生于北京,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系。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1943年至1946年在清华(西南联大)读研究生。1950年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毕业。曾任中学教师、图书馆馆员,西北大学师范学院讲师。1  相似文献   

11.
李光荣 《学术探索》2008,(5):109-113
西南联大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来自师传。西南联大文学教授的主体是欧美留学生,他们接受过现代主义文学观念,有的外国教授本身就是现代主义诗人和理论家,他们通过教学、创作、译介、批评等课内外形式向学生传授现代主义文学方法和经验,培育出一批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者,从而形成了西南联大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12.
论西南联大人文主义教育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南联大的管理者将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管理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中西融合独具特色的人文主义管理思想。西南联大以人格的完善为教育目的,实施通才教育的人才培养观,以"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和学生自治为核心的民主管理思想,充分体现了西南联大中西合璧的人文主义教育管理思想特色。  相似文献   

13.
陶云逵先生在西南联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10,(3):F0002-F0002,F0003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不仅成为当时中国学术思想文化的研究中心,也成为中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发展的重要基地。在这里,西南联大学者深怀教育救国、学术救国的重要使命,弘扬民族精神,积极为抗战服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成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但是,在8年的艰难困苦岁月里,也有一些著名学者因各种原因把生命留存在了边陲云南,  相似文献   

14.
执校西南联大的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是否具有通识教育的理念与认同(尤其是张伯苓是否赞成通识教育),是西南联大史研究中的一个命题。西南联大能够实施通识教育,深层次上的主要原因是居于西南联大最高领导层的"三常委"有着通识教育理念的认同。这种认同,集中体现在:"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健强体魄,担当重任;文理兼融,博通为先;团体协作,消除涣散;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五个方面。它表明西南联大要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品行高尚、判断独立、身体素质良好、情趣丰富高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人。西南联大人才培养的成就及其学子的成长体悟,充分说明通识教育是高质人才辈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西南联大在昆明驻足8年,对云南现代高等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不仅对处于艰难时势中的云南大学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而且还促使云南师范大学的诞生;同时,西南联大学者开启的学术研究路径,为云南乃至中国的学者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不仅成为中国学术文化的中心,也成为中国现代语言学发展的重要基地.以罗常培、王力、袁家骅、张清常等为代表的西南联大学者,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对中国现代汉语语法进行研究,同时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论坛》2010,(2):F0002-F0002
刘绪贻,1913年5月出生于湖北黄陂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1936年考取清华大学,1938年下半年入西南联大师从费孝通,1940年毕业,1945年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47年回国在武汉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18.
西南联大时期(1938~1946·昆明)是冯友兰先生人生及学术经历最重要的时期.当时冯先生举家南迁,共赴国难,以笔抗战,一方面成为了西南联大的顶级大师之一,另一方面成就了其"新理学"哲学思想体系.本文以详细的资料对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大的校务活动进行了述评,指出:冯友兰先生本着一个忠臣孝子的民族自尊和祖国自爱,在中国历史上最能考验一个人的人格、族格和国格即气节的时代,自觉自愿、不屈不挠地与大中华、小联大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善始善终,论道德有古贤风,论文章乃大手笔,立功求其实,立德求其善,立言求其优,这就叫至真至诚.这正是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坚持抗战的冯友兰先生作为中国学者的中国气派.心诚则灵,冯友兰之所以能成为并恰好在西南联大成为一代哲学大师(而不仅仅是哲学研究巨匠),其奥秘正在于此.这是一位用满腔爱国心血浇灌出了一棵哲学智慧之树的真正的哲学大师.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爆发了震惊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为应付时局,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大学被迫南迁,先在湖南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日军再度进犯,联合大学不得不西迁云南,长沙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在战火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战争中,西南联大作家从寻找抗战力量开始,到描写抗日战斗,直至亲身上战场感受战争,最后对战争进行了人本思考,其作品具有与一般抗战文学不同的特点。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作品的艺术色彩,西南联大文学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抒写抗战内容,创作出一些前所未有的作品,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水平,取得了描写抗战的最高成就。认识西南联大文学的成就,或许能够充实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中关于抗战文学的贫乏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