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企事业单位各级人事任免的透明化、公开化,"公示"这一应用文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但是"公示"不属于国家规定的通用公文文种体系,"公示"的文种及格式等问题,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现代应用写作学界对此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基于此,笔者将对公示及相关文种选用的问题作一探讨,以求对"公示"这一新兴文种的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批复”是行政公文文种之一,具有被动性、权威性、针对性等特点。由于与“请示”相伴而生,批复的主送机关与请示密切相关。而请示的情况较为复杂,所以批复主送机关的标识问题也比较复杂,需要细心梳理、归纳,以知其实、明其理。  相似文献   

3.
正在平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有没有真本事,经常用"有几把刷子"来形容。比如,谈到某个人的本事很厉害的时候就会说,"这个人有几把刷子。"其实,当好秘书也确实需要有自己的"几把刷子"——写好公文、讲话稿、信息和调研报告。一、写好公文公文是传达政令、请示工作、报告情况、洽谈公务的一种文体,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法定的权威性、严格的程式性和突出的实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很明显,请示的主送机关是上级机关,行文的目的是要上级机关答复其请示事项。那么,上级机关应以何文种答复呢?《办法》规定,“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可见,对下级机关的请示只有上级机关才有权以“批复”答复。然而,上级机关有时不以机关名义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而是授权其办公部门或所属职能部门代为回复。于是,在公文实践中回复请示时出现了三个文种,下面我们试举例说明。例一: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调整安庆市部…  相似文献   

5.
请示是下级机关为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一种公文.它是机关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文种,也是写作难度比较大的一个文种,请示最难写的部分就是它的“缘由”.怎样才能写好请示的缘由?相信这是所有接触到请示写作的人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笔者不揣浅陋,试就此问题略陈拙见,希望对公文写作实践和理论的完善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在行政公文中,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起的是一种下情上达的作用。“工作报告”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接受上级的指导与监督、为上级机关制定政策、部署工作提供依据;“情况报告”用于向上级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汇报重大事件和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7.
韩雪松 《秘书之友》2009,(10):27-29
在行政机关的公文写作实践中,针对“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请示”,收文机关采用“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的“批复”作答是惯常做法,“请示”和“批复”一直被认为是13种法定文种里关联度最高的两个文种。但是,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公文的撰制也会随着机关行政事务的发展而变化.以满足新时期公务处理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王科 《秘书之友》2008,(3):19-20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请示作为党政机关共有的一个文种,使用频率是很高的。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是必须向上级请示的:一是下级机关无法或不便处理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下级机关需要增设机构、增加编制、上项目、列计划、增经费、添设备;三是需要任免和聘用上级机关管理的干部;四是对上级机关的规定、指示等不能准确理解而无法执行或有关规定不适合本单位实际,请求上级给予指示或予以变通。请示在体式上有着自己的既定要求,即俗语所说的“规矩”,在写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相似文献   

9.
正军队公文是军队各级组织及各级机关在处理公务和组织指挥作战中形成和使用的应用文。根据条例规定,军队公文具有法定格式和法定效力,以及严格的行文规则和处理程序,分为命令、通令、决定、指示、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通告、会议纪要、计划等十几个文种门类。军队公文无论是观点的形成、材料的选择、结构的模式,还是内容要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表达方式都有着与一般应用文不  相似文献   

10.
报告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15个法定文种之一,它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因为它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在机关公文中所占比重大,所以它的制作和处理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在使用过程中也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结束语的使用不准确、不规范、不恰当.那么,到底该如何使用报告的结束语呢?  相似文献   

11.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一种陈述性公文。虽然它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使用范围较广、使用时间较长的文种,但由于受公文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公文写作书籍和上级不规范公文的误导,机构与体制方面的弊端,党、政、军、法等系统规定的不统一,以及实际工作中官僚主义严重、文书工作者素质低下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泛行文及其文体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公文的行文方向划分公文的种类,是对公文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长期以来,很多关于公文写作的书籍都依据行文方向,将公文划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三种类型。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发送给下级机关的公文,  相似文献   

13.
伍寅 《办公室业务》2014,(11):10-11
军队公文是军队各级组织及各级机关在处理公务和组织指挥作战中形成和使用的应用文。根据条例规定,军队公文具有法定格式和法定效力,以及严格的行文规则和处理程序,分为命令、通令、决定、指示、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通告、会议纪要、计划等十几个文种门类。军队公文无论是观点的形成、材料的选择、结构的模式,还是内容要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表达方式都有着与一般应用文不同的写作特点,因此,在军队公文材料的选择上,不能完全照搬一般应用文体写作方法,可以从关注军队公文材料的特点,掌握军队公文材料选择的思维方法入手。  相似文献   

14.
《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军队机关公文有十二个文种,每一个文种都承载着军队机关工作的特定事务,在日常工作中公文写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军队机关的工作效率.公文的写作从标题开始,明确、标准的公文标题是写好军队机关公文的第一步,因而标题的规范化问题是公文写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条例》第二章第十条第五款规定:"标题应当准确概括公文内容,根据需要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种类."2006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军队机关公文格式》中要求"标题用二号小标宋体字标识,位于红色反线下空一行,分一行或者多行居中排列;回行时,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上述标准是现行军队机关公文处理的法规性文件对于标题拟制提出的基本要求.考察现行军队机关公文写作实践案例,目前军队公文标题还存在着一些失范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繁简不合理的情况.一般在基层部队的公文标题中我们常见一些正文短而标题长的公文,特别是一些刚从事公文写作的同志处理公文标题容易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过于重视在标题中完整表现正文意思,而忽略了公文标题要高度概括的基本要求,出现了标题繁长、头重脚轻的现象.与之相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正文长而标题过简.这在通知、通报、请示这三类文种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它们通常正文较长,但标题则仅以"文种"出现.这样既不便于阅读,也导致公文写作明显失范,影响到公文的使用效力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15.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当中是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文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对"请示"这一文体研究的应用文书籍和论文也不少,基本都强调了要写好请示,  相似文献   

16.
“签发人”标识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中,上行文的一种特有标志之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标准》)“式样”一节中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首页版式的两种式样,其中上报公文首页版式图3附有“签发人”标识。带有“签发人”标识的首页版式式样,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上行文格式”。对于“签发人”的使用规范,《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为“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相似文献   

17.
<正>"小远散"单位因其地理位置远离机关、结构松散、管理相对松弛等情况,经常是事故案件多发的"重灾区",也一直是行政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甚至会成为各级领导眼中的"问题单位"。针对这种"小远散"单位,各级领导和机关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偏重于使用自上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公文文种主要有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和会议纪要等14种。从形式上看,有的可直接发布,也可以“印发性通知”的形式发布;有的可选用“甲”的形式发布,也可选用“乙”的形式发布。但从内容上看,某篇公文内容已定,所适用的最恰当的文种却只能有一种。使用文种  相似文献   

19.
呈转性公文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始终存在着诸多难点、疑点和盲点。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难点”即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疑点”即存疑的地方,不太明了的地方;“盲点”即认识不到的或被忽略的地方。呈转性公文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上呈转性公文应否包括呈转性请示,实践中应否继续使用呈转性请示;二是呈转性意见应如何规范使用,可否完全取代呈转性报告。  相似文献   

20.
某杂志2005年第8期刊载的<谈请示标题中请求类动词的使用>一文(以下简称<谈>文),再次提出了请示标题能否使用"请"、"请求、"申请"之类动词的问题.<谈>文中说:"……这在公文学界有不同的看法.而有关的法规和规章中,对此并无明确的要求,因之,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笔者以为,公文学界有不同看法这是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