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小城之春》、《廊桥遗梦》为范本,对两部影片的叙事风格、影片“镜”语的象征意义、人物造型及其性格特征进行了阐述,着重探讨其中各自成趣的审美追求,力图从中西文化维度出发来解释主人公相似经历背后尚存差异的文化与思想背景,即均“发乎情”,然《小城之春》片“止乎于礼”,而《廊桥遗梦》片“止乎于理”;但影片本身蕴育的哲理精神与审美内涵分别将两部影片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2.
当代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类型化其实是从《小城春秋》开始的,《青春之歌》则使之进一步完善和成熟。两部小说对知识分子类型化处理的要素可以概括为"一个标准"、"两个向度"、"四种类型",即在高度一元的政治标准统摄下,从政治属性和个人情感属性两个向度对知识分子展开描写和评价,并最终把他们划分为革命知识分子、进步知识分子、自由知识分子和反动知识分子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电影《白鹿原》与《一九四二》作为2012年同年上映的重要影片具有很大可比性。两部影片在剧本改编、主题立意、故事情节与人物刻画、史诗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九四二》在上述四个方面都比《白鹿原》距离"经典电影"更近,更忠实于"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4.
《止学》是一本源于本土领导科学的经典,其出发点和归宿是领导方法与艺术。《止学》的内容虽然精微广大,但总共探讨了十个方面的问题,即九个"止",一个"修",其核心思想是大智知止,知止不败。"止"之奥妙,存乎一心,学习《止学》,贵在体悟。"当进则进"是领导常识,"当止则止"则需定力。我们的研究不能囿于《止学》,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开发《止学》,以形成现代版的新《止学》,这对于指导领导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华书局点校本《广志绎》卷一:"登、莱与朝鲜止隔二百里之水,风帆倏忽,烽燧四时,非秋防,非春泛,其难守比诸边为甚."(第12页) 案:文字有误,"泛"当为"汛"."春泛"不辞,《汉语大词典》未收.据其与"秋防"相对,知其为"春汛"之误.缘其致误之由,"泛"、"汛"形近."春汛"义为"春季桃花盛开时所发生的河水暴涨",此时海寇无法登陆上岸掳掠中国山东沿海如登州、莱州等地方.从本书其他文例亦可印证"泛"实为"汛"之讹,如:"总府立登州既祖法不可改,当从倭汛议,以关中防秋例处之."(卷三,第60页)《汉语大词典》收有"春汛",然所举最早例为清黄景仁《送陈理堂学博归江南》诗,偏晚.  相似文献   

6.
在时代焦虑情绪的影响下,鲁迅所秉持的是一种空间文化史观,以虚构的"病例"与"灵魂"探索国民的历史病根、思考政治现实,是其表达思想的典型方式.影片《药》与《阿Q正传》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对小说中的"病例"与"灵魂"进行再虚构以实现光影转世与跨界传播的同时,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通俗化特征.《药》中普通民众坚定的政治立场与《阿Q正传》中王胡高于历史中间普通民众的政治觉悟均与真实的历史逻辑相悖逆.白举人与夏三爷的合二为一虽使得两部影片实现了情节弥合,但两部影片所传递的关于"革命"的观感截然不同,影片展现的思想呈断裂状态.语言的精炼与思想的深刻造就了鲁迅小说高度雅化的特征,电影以集体化创作与大众化受体为表征,高度通俗化的电影《药》与《阿Q正传》难以再现雅化的小说.  相似文献   

7.
李有光 《中州学刊》2008,(1):243-246
许多观众看完姜文的新片《太阳照常升起》的第一反应是"看不懂",主要因为这个超现实视觉文本所具备的充沛的接受张力和巨大的解释学空间,彰显出该影片的先锋意义和实验内涵.观众之所以"看不懂"《太阳照常升起》,还因为观众的观看习惯已经被众多的情节片、商业片"格式化"了.《太阳照常升起》是一次对图像接受的直白、被动、惰性和消遣的发难与挑战.对这样一部具有先锋品格的艺术之作,仅用票房收入和观众"看不懂"的第一反应去衡量和评价是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8.
在上博简<诗论>中,孔子两次称赞<宛丘>,而古人却多视其淫荡之诗.<宛丘>一诗所写的主人公是一位巫女,一位男子为她迭宕起伏、婀娜多姿的舞蹈所倾倒,与之相爱生情,但迫于客观条件,两人无法结合为婚姻,这一对男女不得不采取冷静态度,谓"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孔子称赞这种做法.孔子之所以"善之",是由其情爱观所决定的.依照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情爱观,孔子既赞赏巫女对于爱情的执着,又称赞他们止乎礼义的做法.诗中巫女爱情受挫的重要原因应当在于巫觋的社会地位在周代呈下降趋势和巫女不嫁的社会习俗.  相似文献   

9.
1980年版《庐山恋》和《庐山恋2010》两部影片是如何嫁接旅游点(城市)的?如何从影视旅游景点移植的角度对比评价影视反映的价值观和旅游切入途径?以这两部前后有继承关系的影片为蓝本,分析对比新旧《庐山恋》如何植入旅游点:1980年版《庐山恋》是自然植入旅游点,表现为三种形态;《庐山恋2010》简单串联植入旅游点,缺失古都文脉与自然韵味。因此,文章特别指出影视景点移植把握好"度"是关键,并提出几个后期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为人们的进止选择提供参考。《周易》亦是一部义理之书,为人们明道而知德奠定思想基础。《周易》中蕴含着丰富的“知止”思想。首先,按词性分类,《周易》之“止”的含义可划分为名词、动词、状态词。其次,对于人何以能“知止”的问题主要从能力与需求两个方面展开。最后,《周易》经、传亦存在对人应当如何“知止”的回答,对于我们在当今时代思考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技术的"去蔽"与艺术的"出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科技时代中的技术理性与文学思维的关系如何?文艺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迁?美学批判是否值得反思与置疑?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如何凸现技术理性时代中的审美诉求与感性价值?等等,这些都是新时代对当下文艺学提出的新课题。本期特邀方汉文、张荣翼、吴兴明、冯黎明、彭修银、郑博超等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笔谈,希望能借此推动文艺理论界对上述问题的研思。  相似文献   

12.
孙春伟 《北方论丛》2004,11(6):124-126
权利能力起源于古罗马的"人格".古罗马由于存在着对人的等级划分,立法上对人做出不同的规定."人格"就是以事实上存在的人与人的不平等为基础的、在立法上对人的不平等规定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不平等为基础的"人格"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条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仍然使用源于"人格"的权利能力概念来划分人并在立法上对人做出不同的规定,显然不合时宜的了.  相似文献   

13.
一种已经形成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要看它与世界的现实状态是否一致。而被传统哲学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既经不起现实的检验,也违背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辩证精神。现实世界不同事物在“一与多和多与一”即事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差异统一规律,才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真正的实质与核心。  相似文献   

14.
饶睿颖 《学术探索》2013,(7):101-106
孟高棉语民族,比傣泰民族更早地迁人了东南亚地区,在泰北的清迈一南奔盆地一带地区,很早就有孟高棉语族群中的分支——拉瓦人及孟人居住,他们对泰北核心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盂人,他们是最早接受印度佛教的群体,并通过商贸往来及领土扩张的形式将佛教以叠加式的模式源源不断地传人了泰北清迈一南奔地区,并建立了在泰北强盛一时的女王国。拉瓦人与孟人在女王国的兴衰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规模制度变迁改变了传统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法治国家、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成为转型国家重构国家治理模式的目标.受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制约,转型国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制度与治理危机,进而影响了转型期的秩序治理与社会经济绩效.转型国家的制度结构与治理形态已大致分化为三种典型模式,但强化政府能力建设,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间的关系依然是转型国家治理模式构建的关键.从"国家治理模式重构"的视角来研究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发展,可以拓宽转型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同时也对未来的转型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价值”概念像一只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鼓起来的麻袋,许多内容都只是后来才被装进去的。价值问题以不同的方式成为哲学研究的主题,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价值问题,由此形成了当代哲学“价值论转向”的三种分支方向或表现形态,它们都只是“价值哲学”而非“价值科学”。价值问题既是哲学问题同时也是科学问题,光有关于价值的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关于价值的形而下的科学层面的研究。作为人类理性智慧把握价值问题的不同方式,这两种研究各有其适用范围,价值哲学与价值科学的齐头并进及彼此互补,将是价值研究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有关Being的讨论是近年来西方哲学尤其是希腊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遗憾的是学者们多只讨论古典希腊的Being问题 ,极少涉猎晚期希腊和早期基督教交错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晚期希腊哲学中Being与hypostasis关系的演变 ,论述了Being语义学走向及其与晚期希腊、早期基督教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成国 《河北学刊》2003,23(4):169-172
王安石的师承渊源明确可考者有杜子野、张铸、谭三人 ,而向来遭受质疑的周敦颐与李觏也应与王安石存在着人际上的交往和思想上的交流。王安石的后嗣绵延不绝 ,虽然多因北宋后期的党争而仕宦坎坷 ,但绝非诸多宋人笔记中所载之情况。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既是一个结果 ,又是一个过程。当它是一个结果时 ,它是一个名词 ,需要分析其概念 ;当它是一个过程时 ,它是一个动词 ,需分析其主语。本文通过对全球化四大类概念和六大部分主语的分析 ,以期对其进行系统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朱凤英 《阴山学刊》2002,15(2):84-85
丁尼生的名诗《鹰》中 ,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从音韵节奏、词汇选取 ,及至标点符号 ,无一不经过深思熟虑。读者的视听感官得到调动 ,诗的象征意义也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