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作者对人道主义和功利主义进行分析,认为平等和功利是现代公民道德的基本原则,平等与功利是一致的,平等是协调利益关系最基本最有效的原则,也是功利最大化的基础。同时强调,现代社会要求的平等是机会平等,教育机会平等是我国共同富裕的基础;需要就是利益,人民的需要就是人民的利益,承认和尊重个人需要、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得以增进和社会得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的道德"滑坡论"与"爬坡说"的局限性都在于过度聚焦于"经济对于道德的作用",而忽略了诸如制度等其他"变量"的影响。作为推进公民道德发展的重要"自变量",制度一方面是公民道德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量";另一方面,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民道德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效果。新加坡的制度创新以及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也证明了制度对于公民道德发展的"内推力"。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金融的产生、发展和创新,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争论不止,并最终形成了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出发,探索发展中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所应采取的金融政策,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孔子人的发展理论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思想是重人生的 ,其中关于人的教育和发展的思想非常丰富。孔子人的发展理论注重全面性 ,知德情意全面协调发展是其理论的基本内容 ,其中“德”是核心 ,所有的才艺学习和情感培养必须以“德”贯之。而对于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孔子非常注重教育的作用。本文不能全面阐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只就孔子深刻探究教育规律 ,注重教育的阶段性、梯级性 (指由浅入深 )和日常性的宝贵思想谈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以阴阳五行为骨架的中国古代哲学,促进了中国古代谋略思维向合理的方向发展,使中华民族在谋略的研究和运用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21世纪,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文化背景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传统哲学已不能全面承担起指导谋略的历史重任。中国哲学既需要继承传统又需要与体现了现当代时代特征的西方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衔接,来丰富中国现代谋略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郑力乔 《理论界》2012,(11):137-139
晚清文学选本、民国新式教科书、当代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文言文,在解读方式和内容上有明显差异。本文以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为例,循其历史阐释的轨迹探析这篇千古名文在近现代中国的文学解读和教育空间里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9.
广东科学发展模式的形成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其可能性在于广东的科学发展,在于广东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持续性。研究广东科学发展模式,既要把它与研究中国模式结合起来,又要把它与深化研究广东各地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起来。研究广东科学发展模式对推动广东和中国的科学发展,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郁之行 《江汉论坛》2003,(10):64-65
中国的近现代民营报业分别于晚清、民国初年、五四运动后这三段历史时期有过三次快速发展,由于政治、历史原因,南方民营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上海,北方民营报业的发展则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相比之下,上海民营报业的发展规模最大。究其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格局是决定因素。由于上海是西方各国殖民势力争夺的焦点,国内封建反动势力相应受到了局限,在他们既勾结又争夺的空隙间上海民营报业获得了一定的生存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轨迹,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①鸦片战争后的起始阶段.②自太平天国开始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亡危”背景下,不得不与旧传统不断断裂和接受伴随侵略而来的工业文明新文化因素的阶段.③复兴中华文化传统,寻求回归的阶段.而自本世纪中后期以来,工业文明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其内在局限性渐渐突出,所积累的种种问题正集聚成综合性整体性危机.瞻前思今,可以成为重新发现传统价值的契机,以及实现中国人现代新醒悟的推动力量,为推动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重构,为人类未来精神家园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外部世界的巨大压力与社会急剧转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带有理想化色彩的各种浪漫激进思潮,并一度走向极端化,带来灾难性后果,致使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艰辛而曲折。自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国人开始以更为现实、理性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开启了基于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从思想史角度而言,改革开放标志着对中国百余年来各种浪漫激进方案的反思、否定和扬弃,正所谓破旧立新。今日的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之时代,反观我国近现代进程中的浪漫激进思潮,对于当下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语境下的司法正义,尤其是在乡土社会表现为一种人情正义和感官正义,乡村的司法也有其自己的规律与特点。法官的角色不是消极中立,而是积极参与;裁判的依据不只是法律,更多的是习惯与伦理;裁判的场域不是庄严肃穆的法庭,而是田间地头、炕上开庭;裁判过程不是严格遵守诉讼程序,而是追求实质的正义。在乡土社会,正式的法律被弱化,法律作为纠纷解决的方式在乡土社会得不到广泛的推行。单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法治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方式,我们应追求多元的社会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是中国哲学近现代发展的根本内容,它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第一,西方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化相结合,这既使得西方哲学思想成为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理论资源,使中国现代哲学家突破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框架,又使得中国传统哲学显示出其现代价值;第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这使得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深受时代文化大变革的影响,赋予了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以现实性的特征。因此,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既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但其过程、动力和表现形式又与西方哲学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5.
新疆蒙古族教育起步于近代。民国中期,蒙古族教育有了起色。三区革命时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新中国成立后,新疆蒙古族的教育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双语教学使蒙古族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陆明明 《学术探索》2001,(Z1):80-83
通过对我党党内监督思想及其相关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脉络进行回顾与梳理,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当前党内监督制度与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探讨,提出了我党党内监督机制的发展完善的启示和见解.  相似文献   

17.
在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中,帕里努鲁斯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人物。帕里努鲁斯之死是埃涅阿斯冥府之旅的背景,针对这一事件,存在着由史诗叙述者、埃涅阿斯以及帕里努鲁斯本人所描述的三个不同版本。前二者均将帕里努鲁斯之死描述为神意的结果,而帕里努鲁斯本人则给出了一个自然的和人事方面的原因。本文认为,帕里努鲁斯之所以如此并不奇怪,史诗作者述及帕里努鲁斯的六段诗歌的遣词都彰显出他具有某种哲人品性。无论帕里努鲁斯对自己的死亡的归因,还是他对天象的探查,都表明帕里努鲁斯是个自然哲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商会等中介组织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创新。通过对近代和当代这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商会的法律地位进行分析,阐释政府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才能使商会成为真正的法人社团,这将有助于提高商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乡村社会的转型,这个转型既改变了乡村社会内部的社会关系,也改变了乡村社会和外部大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社会关系的这种改变,一方面引发了作为“地方性伦理”的传统村规民约日渐式微,另一方面则呼唤着培育与确立现代公民道德,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由于存在文化堕距,现代公民道德的确立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对浙江省Q市多个村庄之“村规民约”的考察,发现传统上作为地方性伦理的村规民约的内容虽然大多已成为明日黄花,但是村规民约的形式却可以用来、并且事实上也确实在发挥着“接引”现代公民道德的作用,换言之,当“村规民约”的“旧瓶”装上公民道德的“新酒”,它便可以成为把“村民”培育成现代“公民”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近现代社会变迁标志着总体社会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各部分联系的增强,它改变了包括民族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使中国民族关系的许多方面表现出发展势头:民族关系的基础摆脱了农牧两大经济体互补的局限性,开始建立在全面的经济依赖和社会分工之上;民族关系格局由少数民族、汉族两大主体之间的双重关系发展为以少数民族、汉族、中华民族三者为主体的多重关系;封建统治者长期奉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从法律上得以否定,民族关系的性质由不平等转向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