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再谈英语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怀宇 《阴山学刊》2003,16(2):56-58
英语中的定语从句是一种修饰性的从句 ,其主要功能是作名词或代词的后置定语。然而 ,它有时又存在着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在翻译定语从句时 ,应根据上下文的语境 ,发现其与主句的逻辑关系 ,译成汉语的相应结构作名词或代词的修饰语 ,或译成汉语的偏正复句的一个分句或状语 ,或译成汉语的一个独立单句、并列复句的分句等  相似文献   

2.
参照日语描写语法学会的语气体系,语气可以分成六种:评价语气、认识语气、说明语气、表现类型语气、礼貌语气和传递态度语气。分析TO条件从句中的出现的语气形式和功能,可得出以下结论:TO条件从句中评价语气、认识语气、说明语气、礼貌语气分别可以出现一部分的语气形式,但只有认识语气、说明语气和礼貌语气中的一部分具备语气功能。  相似文献   

3.
《家庭科技》2011,(11):23-23
当今社会,什么都讲快节奏,就连养育孩子,许多父母也抱着“快、急”的心态。《圣经》里说:“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同样,孩子的生长、发育、认知亦有时,养育孩子也需要我们静下心,慢慢来。  相似文献   

4.
时间限定性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学范畴。它与目语“结果”从句的时态密切相关。以前的研究认为,“结果”从句只能使用过去式,与“後(で)”“ぁけく”等从句同类。然而调查显示,该从句的时态形式不只局限于过去式,使用较为复杂。该从句与“後(で)”“ぁけく”等从句并非同类。其时态的使用原理可以从时间限定性和从句连接成分“结果”的语义中得到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我有下班关手机的习惯。有时狐朋狗友吆喝着打牌,有时领导半夜三更交代任务……这样,时间就归属他人了。我是一个睡意很重的人,若不睡够8小时,浑身都会不舒服,整个人软趴趴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叙事的本质是历时事件的当下配列,并结合具体语料,从意向动词、关系小句和状语从句等语言形式出发,重点分析了叙事性语篇事件配列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欧兰花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1):148-150,158
本文主要分析状语从句的类型及其用法。  相似文献   

8.
童静 《家庭科技》2008,(11):34-34
很多夫妻都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一方“性”趣正浓,另一方却丝毫没有兴趣,常常以下班晚了或工作累了作借口。可有时明明下班晚了或工作累了,却能够“性”趣盎然……究竟是什么在影响着夫妻间的性需求?  相似文献   

9.
英语的从句在英语语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英语的从句是不是句子?从句与英语句子的区别是什么?从句如何充当语法成分?这些问题都涉及了怎样认识英语的从句。在此就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区分了从句的本质是取消了独立性的句子和功能是在主句中充当成分,并给予哲学分析。进而对英语从句进行形式化的处理。这就把单一的从句问题从两个各自分开的层面来分析,实现对英语从句更加具体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有其独特的结构,掌握这些语言结构形式,有助于人们熟练掌握英语谚语,这对英语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两汉时期,以经学为形式、以神学目的论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正统思想在文化学术领域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而身处东汉时期的王充直追战国末期的荀子,异军突起,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但由于为那个时代所决定的历史局限,王充的思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体系,其社会历史观尤其如此。他主观上力图在社会政治历史领域贯彻唯物主义,但客观上展现出来的却是历史唯心主义;他坚持“汉高于周”的历史进化思想,又摆脱不了不变论和循环论;他坚信历史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而又将这种必然性降低到偶然性;他认为教化与治乱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认为最后决定治乱的是“时”、“数”;他笃信命定论,但有时也相信人的主观努力;他把无情批判的锋芒指向封建统治及其偶像,但又以令人生厌的阿谀之词去歌颂他所面对的王朝和“圣王”,乃至匍匐在“至圣先师”的脚下等等。总之,他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有时是傲世的天才,有时是可厌的俗物,然而,这才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王充,而不是被抽象化了的或被一些人用圣水洗礼净化过的王充。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教学中,输出和自我改正对学生都非常重要.以英语关系从句为目标语结构,对输出和自我改正对语法准确性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输出和自我改正均有利于提高语法准确性,而且自我改正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大漠 《中文信息》2005,(10):38-47
不知不觉已回西安半个多月了,我的脸色已不再黝黑,脖子上的晒伤已慢慢愈合,人也逐渐从长期饥饿感中解脱出来。有时在清晨的床上睁开眼睛,却很难相信自己已是在温馨的家里,很难相信西藏的骑行生涯已经结束了。有时外出,我依然习惯对迎面走来的陌生人微笑说“扎西得勒”;  相似文献   

14.
从“会宁现象”思考教育改革孙桂熙教育有时发展很慢,似乎多少年也不变;有时发展速度很快,老的东西很快被抛弃,新的东西不断出现。这要取决于社会发展的进程。本文将对比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进程讨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一些问题。一、教育是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今年六月...  相似文献   

15.
从脱魅到迷魅——20世纪中国神秘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与人类的神秘主义思潮有着亘古常新的密切联系,这主要是因为所谓神秘乃是人类面对可感可触却不可言说不可理喻的宇宙现象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灵颤栗。在人类古代思想史与文学史上,神秘主义是一股始终新鲜的泉流,有时明显,有时潜隐,但无时不在人类思想史与文学史的土...  相似文献   

16.
which作为关系从句的引导词,传统的英语教学习惯将which看作关系代词,没有强调其关系限定词的用法,但which作为关系限定词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独特的句法功能,本文拟就which用作关系限定词引导非限制性关系从句的情况作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艺术形式的时代选择崔清明艺术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的最崇高、最完美、最集中的表现形式。艺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永远制约着艺术形式的发展和变革,使其适应时代的需求,具有新的生命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时是平缓的,有时是突进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今年52岁。近两年来,每当过完性生活,常会感觉眼睛疲劳,酸胀不适,有时甚至出现看物不清楚的现象。请问,这是何因?  相似文献   

19.
论社科期刊共性、特色个性的特征和表述原则殷靖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科期刊的共性、特色、个性存在特征与表述原则,对干创造和表现刊物个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在编辑实践中,我们常常感到这是一个颇难表现的问题,有时缺乏能动表现的自觉意识,有时又力不从心或...  相似文献   

20.
周礼 《快乐青春》2014,(3):55-56
有人说,人什么都能吃,就是不能吃亏,因为吃亏对自己是一种损失。而事实上,吃亏并非完全都是坏事,相反,有时它能成为你成功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