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梅洛-庞蒂借助于文学艺术的现象学研究,展开了感性哲学之旅,并针对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批判。由此为我们提供了超越鲍姆嘉通美学局限的可能与方向。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标,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议.在冷静思索卢梭关于人类社会及其文明异常激烈的批判之际,综合分析他的感性观、理性观和自然观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他倾注了毕生精神与情感而为之奋斗的事业——人的解放.今天的教育力图冲破普遍理性主义的樊笼,追求个人自由完整的发展以及个人与他者、与世界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正可以从两百多年前卢梭通过"自然人"而描绘的教育理想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美学重建中出现了一种超越康德的"审美学"回到鲍姆嘉滕的"感性学"的倾向。但对于一种更具有整合性、普遍性的新时代中国美学基本理论的重建来说,无论是康德意义上的"审美学",还是鲍姆嘉滕意义上的"感性学"都是需要反思的。鲍姆嘉滕"感性学"的主体性原则导致对自然审美的忽视;"感性学"的感性认识能力对身体及"非完善感性认识"的排除,又使其无法很好地解释身体审美和当代艺术审美活动;"感性学"作为主要依据诗歌艺术建立起来的"自由艺术审美模式"也限制了它对自然审美活动的解释力。对感性学、审美学反思的目的,不是要完全离开"感性学",而是为了促进一种新时代的更具整合性、能更好地解释当下所有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的"新审美学"的重塑。  相似文献   

4.
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哲学批判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范式。批判理论的主要矛头指向工具理性主义。为对抗工具理性,批判理论张扬感性,试图通过审美救赎来解除革命主体性危机,培育变革社会现实的否定性力量。然而,批判理论又是以西方传统哲学理性主义作为其批判创新的根据和基础。在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中,包涵着理性与感性的对立与契合。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的最大不协调之处,在于小说的内容和主题上存在的内在冲突。作者对性的感官享受的兴趣和性放纵严重后果的恐惧都很真实,他笔下的人物命运同时兼有这两个方面,凡是在性享受上获得了满足的,就很难走出死神的阴影。这是一个独特的小说人物命运的定势,也是《金瓶梅》“风情故事”深刻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6.
在其《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从本体论视角判明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两人在认识论上的分野,目的在于澄明感性与理性并非决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的,二者统一于人之思维结构中。通过分析伊壁鸠鲁原子论中原子自我意识的解构逻辑和存在方式,马克思以自然现象来反观人的认识能力和生存样态,并借此阐释历久弥新的哲学课题:认识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中所内蕴的启迪对于当下人们认识事物、认识自我、处理此在矛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近代西方,在反对宗教神性的道路上,走着两派相反相成的人性"自由"的伴旅:理性自律的自由和感性自然的自由。与此相应,在生命美的构建上,形成了追求理性自律的美育思想和追求感性自然的美育思想。二者以其各自的理由和偏颇完成了对构建生命美的历史思考。嗣后,弥合人性分裂的美育思想应运而生,并在席勒那里以"审美的王国"的乌托邦描画达到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理论峰巅。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纤维创作的总结和思考,论述了纤维艺术中理性与情感的辩证关系.这相反相成的两部分存在纤维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并指导纤维创作者如何更好的思考和创作,在创作者、作品和观赏者之间形成理性与感性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感性"既不同于黑格尔的"感性概念",又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而是"思辨的感性",即"感性活动".由能动性和受动性这两大张力构成的"感性",遵从的既非黑格尔的"理性活动原则",亦非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原则",而是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原则".马克思的感性是"逻各斯"和"努斯"的统一.感性意识、感性需要和感性解放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三者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展现了其本体论向度.  相似文献   

10.
新文学运动的初步成功以及白话文合法地位的确立,使得以现代汉语为载体的理性诗学文本大量涌现。合理的结构、完整的内容、恰切的论据、清晰的描述,以及定义、比较、推论等方法的具体运用,是"理性文本"的基本特征;现代汉语诗学理性文本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体现了现代汉语文学批评家的主观感受与印象的"感性文本"的大规模减少。随着现代汉语诗学的发展,理性文本与感性文本在总文本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理性文本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宽,就是在被感性文本作为最后据点的诗歌批评和研究领域,也逐步被理性文本所蚕食。这一过程潜在地反映了传统诗学与西方诗学在现代汉语诗学中话语地位的变化与转换。  相似文献   

11.
西方分析美学秉承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方法,力图将美学问题当做语言问题来加以解决,艺术定义为分析美学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美学推崇妙悟,超越语言通过体验通达最高的无言之美,更重视语言之外的心灵体验。分析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语言观之差异主要根源于中西美学思维方法的区别,依据冯友兰观点,分析美学方法即“正的方法”,中国传统美学即“负的方法”,二者均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美学的思维取向--中国美学传统与西方现象学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美学传统的思维取向是出自知识型阐释框架 ,而中国美学传统的思维取向则是出自智慧型的阐释框架。因此 ,中国美学传统的思维取向并非侧重于“有”的认知 ,而是侧重“无”的智慧。中国美学传统的思维取向尽管不无缺陷 ,但是却比西方美学传统的思维取向更具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究竞是“中国美学”,抑或“西方美学在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世界美学”。长期以来,西方学界藐视东方美学的存在合理性和价值,而以西方美学为普世化的美学标准。国际美学格局中,东方美学缺乏话语权,本土美学与“世界美学”相背离。从普世化美学的视角来看,“西方美学”是一个泛化概念,而且它本身也只是地域性的本土美学,却并不是代表未来世界美学的参照蓝本。“中国美学”有古典与现代两个形态。在学科体系化和专业化以后的中国现代美学,有五种现代化的向度:科学向度,艺术学向度,生命哲学向度,马克思主义向度以及现象学向度。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形态,以华夏艺术精神为核心的美学体系,能为世界文化带来与众不同的东方智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美的规律”范畴的提出有着深厚的西方现代美学背景。西方现代美学认为美不再是纯客观的实体存在,而是包含着主体的关系存在。马克思提出的生产规律之一的“美的规律”也必然不再仅仅是美的事物的规律,而是包含着主体情感的审美规律。  相似文献   

15.
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美学是近年来国内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一讨论为重新认识自然美提供了理论助力,甚至长期困扰中西美学史的“自然美的难题”也会因此得到解决。但是,生态能否成为美学问题却是极易引人质疑的,因为生态美不能代替自然美,它缺乏自然美这一范畴在现象与本质之间进退自如的特点。目前国内讨论生态美学的意义不在于创建了一门新的学科,而在于可借此深化对自然美的认识,在于为重构一种新自然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这种新自然美学的“新”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然美的范围得到拓展:生态、景观、环境共同构成了自然美研究的整体轮廓;(2)自然美的本质被重新界定:现代生态学的有机自然观为自然美提供了自我完成的审美本质;(3)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被重新确立:单向度的“人审自然”让位给人与自然对象的互动和互赏。  相似文献   

16.
中西美学在艺术的虚实问题上看法不同,中国美学推崇虚,西方美学推崇实。柏拉图和文艺复兴的大师们对艺术褒贬不同,但他们所依据的原则一样,艺术因为虚而受到谴责,因为实而受到褒扬。中国美学推崇艺术不是因为艺术之实,而是因为艺术之虚,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将现实世界虚灵化为精神世界。20世纪西方美学家看到了虚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这种虚与中国美学所推崇的虚非常不同。前者是一种解释和知识形式,后者是一种觉解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美学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生态美学的异军突起等都是美学界引人注目的理论现象.我们认为 ,无论实践美学还是后实践美学,都是某一阶段的重要理论现象,它随特定历史环境而产生,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另一种学说所替代.生态美学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又全面激活了美学的理论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因此,当代中国美学走向应该是生态美学.  相似文献   

18.
禅宗文化的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宇宙意识是未来哲学、美学、诗学和禅学等等的理论基石,它所涉及的“至大”、“至小”、“大全”与“极限”、“空”、“道”、“真如”、“终因”、“本始”、终极意义、终极关怀、终极本体等,只能在悟性思维中才能解决。知性、理性无法直接面对这些超逻辑的范畴。可以说人类的认识有三种基本形态:知性、理性和悟性。  相似文献   

19.
法美学是法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法律科学与法律伦理学并存,与人的全面解放--"自由自觉的存在"同步,是对人的审美性存在的一种肯定.作为法学与美学的交叉学科,它是用生命美学的观点研究"法之美"的一种边缘学科,是一门能够独立出来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文学科.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学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形成了其理论建构与人生关怀相统一的重要特色。它以关注现实关怀生存为要旨,凸显了鲜明的人生精神、积极的美育指向、内在的诗性情怀和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这也正是中国现代美学传承发扬民族美学固有的精神传统,并融会创化中西美学、文化、艺术思想的诸元素而形成的重要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