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殷杰 《阴山学刊》2004,17(5):5-10
从20世纪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历史发展上看,哲学方法论演变总结了语用思维在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哲学传统以及维特根斯坦和哈贝马斯哲学中的表现形式和基本观念,并从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合流的角度揭示了语用思维的意义;揭示了语用学转向给哲学研究带来的新的思维和观念,指出"语用学转向"为哲学提供了新的对话平台,使科学逻辑不可逆转地为科学语用学所取代,形成了新的哲学发展生长点。这对于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发展路径,探究哲学方法论的演变和哲学思维的演进均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反思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许多学者以中西比较、古今沟连和立体观察等方式来分析和评价中国文化框架的特征,其归宿和目的落脚在人对自身不断认识、不断改造上;而学术界的理论讨论又会对现实中人的现代化发生重要的反作用。本文试从新的角度,对中国文化框架的主要特征做粗略的讨论,以开拓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文化研究虽然必须从人的各种产品的现象形态入手,又始终以其为依托,但其目的是指向人自身,指向整个人类发展史。只有在这种基础上奠定的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才能既可以克服实证主义的局限性,又可避免思辩玄想的虚妄性。 通常对文化概念的阐发,一般是在静态认  相似文献   

3.
突破“欧洲中心论”的思维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哲学的两大功能是建构与消解。在某种意义上,消解比建构更重要,因为它起着解放思想的作用,它使人们从传统思维的轨道上挣脱出来,去面对、并思考新的问题。长期以来,“欧洲中心论”统治着西方人的观念,也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记得毛泽东在延安时还批评过在部分中国学者中流行的“言必称希腊”的错误思想倾向。事实上,突破“欧洲中心论”的思维框架是颇为困难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理论已通过西方人的常识、语言和逻辑,特别是通过那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文本,渗透到许多人的潜意识之中。  相似文献   

4.
逻辑哲学是一门新兴的哲学学科,它研究与逻辑的性质或意义有关的哲学问题。在哲学这个很大的领域中,逻辑哲学跟科学哲学、语言哲学、数学哲学等等学科或领域处于并列地位,各自研究自己领域内的哲学问题。逻辑哲学不同于哲学逻辑。哲学逻辑是一个新兴的逻辑学科群体。正如周礼全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这二,三十年来已形成了一种研究各种各样的非标准模态的热潮。标准的模态逻辑和各种各样的非标准逻辑,现在统称为哲学逻辑。”  相似文献   

5.
<正> 在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讨论中,有的学者断言,中国先哲的思维方法的根本倾向是直觉性的,有的学者则相反,认为以逻辑性为主。这两种说法,大都限于作一个简单的结论而缺乏详尽的论证,未能完全令人信服。我认为,与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分析不同,中国的先哲更强调直觉,其思维方法具有鲜明的、普遍的直觉性特征。但这不是说中国人没有逻辑思维,而是说,这种逻辑思维在表现形式上,或是因为逻辑方式不可能把握对象世界,故而强调直觉的必然性;或是以逻辑方式始,终而归之为直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哲学所推崇的直觉思维有整体性的特征。一方面,思维主体是作为一个知、情、意的统一整体而进入思维领域;另一方面主体思维活动的结果所获取的是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整体性精神境界。这就决定了,中国先哲的思维不可能是“思”,而只能是“悟”,即直觉。在把握好象世界的途径上,主体采取了比类和意会两种基本形式,前者以宇宙的整体为认知对象,后者以宇宙的本体为认知对象,但两者都不是逻辑的、分析的,本质上都属于直觉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的一个方面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人性”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直接主题 ,否认了人性可以成为哲学思考的出发点 ,也就抹杀了中国哲学的特质。与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智慧”引向认知的方向 ,从“对象意识”走上概念化的逻辑思辨之路不同 ,中国哲学关注的是完善人的生命本性、开发生命的内在价值 ,由此发挥了注重义理性的悟觉思维。中国哲学讲求“悟道” ,通过“道”的把握来表达人的超越性理想和形而上追求。实际上 ,哲学给出的并不是一个实在的世界 (这是科学的任务 ) ,它只是一种如何在现存世界贯穿人的观点、人的态度、人的理想的标尺 ,以及如何进一步升华人性、提高人生价值的精神意境。在这点上 ,中国哲学的表达方式显然是有优越性的。  相似文献   

8.
传统哲学整体性思维模式的历史价值肖玲诺毛秀芝一、重人的道德价值实践在人与天地自然的整体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自身的价值与天地自然联系在一起。首先,人们相信人的道德价值是天赋的。只有体现天道、天理,气象顶天立地,浩然正气与宇宙同流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强烈的践履性,这种践履性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独特的践履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哲学践履思维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关切生活,重视生活,视生活为学问,视哲学为安身立命的智慧之学.这种思维集中展现为重视知行的研究,强调知行合一,最终在知行合一的践履中追求和享受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0.
"苏联哲学教科书"是苏联哲学家建构的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体系.评价"苏联哲学教科书",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态度,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来评价,既要认识到它的历史局限性,也要承认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超越"苏联哲学教科书",建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体系,仍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直面的重大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11.
哲学教科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独特产物。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使中国在走向世界的历史中获得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步认知,而且在于以独特的方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哲学的教科书时代。哲学教科书及其教科书哲学所构造的解释原则,曾经在哲学的普及工作中造就了哲学的辉煌,也曾在自身所固守的知识论逻辑中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形而上学的终极。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视域中再度追问这个问题,就成为当代中华民族构建自身哲学的一个前提。  相似文献   

12.
思维和语言互为表征。汉语的形成和发展与汉民族的传统哲学思维有密切联系。本文论证了传统哲学思维与汉族语言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哲学智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邓小平可以说是一位特殊的思想家。他没有阐发或创立一套体系性的哲学理论,也不曾写出专门的哲学著作,但他却给予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以巨大的活力和杰出的贡献──他提出并实践了一套独创性的思维方式,以此来总揽全局,思考问题,解决矛盾,重构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空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走向21世纪的历史进程。当我们把他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时,首先肯定的也就是他的独创性的思维方式。没有邓小平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有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4.
直觉或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这种直觉或直觉思维是基于对世界本体或生存本体的理解,表现出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终极意义的探究,从而使中国传统哲学显示出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西方虽然理性主义长期占主导地位,但康德之后,也出现了从本体论意义上论证直觉思维的各种思潮,它们注重对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探讨,与中国传统哲学有某种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5.
<正> 传统哲学家认为,人类用以再现世界的思维框架是完备的、一元的、连续的(或可比的),笔者认为,认识观是不完备的、多元的、不可比的。一、思维结构的不完备性传统的思维科学、传统哲学及其传统认识论,甚至于相当一部分现代认识理论,一直坚信思维结构的完备性,或者认为思维结构的完备性是自明的(如笛卡尔、黑格尔),或者相信存在着某种理想状态的思维结构(如爱因斯坦、卡尔纳普),或者确认自己的思维结构是完备的(如玻尔、海森堡)。休谟曾经怀疑过一切超验的东西,但唯独不曾怀疑经验本身。康德曾经审查过人类的理性能力,但却忽略了对自己的理性能力的审查。黑格尔用辩证法反  相似文献   

16.
训练理论思维,塑造思维方式,这是哲学的重要功能.对这一问题,有必要深入地加以探讨.这对于揭示哲学对思维的作用,阐明哲学的方法论功能,提高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人的头脑不是一块白板,认识不是客体自动映入人脑的过程,而是在主体积极参与下的主客体双向运动.这个过程既是主体在实践中摄入外部信息的过程,也是"从主体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践本体论哲学,但传统的教科书体系仅从物质本体这个意义去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很大的局限性.造成这种物质本体论局限的根源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史实根源和物质本体论局限的方法论根源.传统教科书的物质本体论局限对从理论层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对实践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和教育都有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西方法治的形成是多种文化两千多年来不断碰撞、吸纳和融合的产物 ,导致这一传统形成的因素和条件也是多方面的。其中 ,古希腊罗马哲学思维中的理性精神、人文关怀和正义观对西方法治传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提出目前通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必要作些改造。改造或者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不是要离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所阐明和体现的哲学体系,另外去建立或创立其他什么哲学体系,而是要改造一下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20.
目前 ,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中 ,由于教材体系存在的诸多缺憾 ,影响了教学效果 ,也影响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的领悟。编写一部适应现代哲学教育的好教材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