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洁 《统计与决策》2003,(11):90-91
目前,全国可出售公房的60%以上已按国家有关政策出售给个人,住房商品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70%左右,基本上形成了以居民自有产权为主、多种产权形式并存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住房改革,公房变私房是1994年的经济热点,也是人们最关心、爱谈论的热门话题,尽管公房出售暂吃“红牌”(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禁止低价出售公有住房),但房改肯定是要搞下去的。面对这种情形,有的消费者对存钱、买房、租房有些举足无措了,  相似文献   

3.
从1992年4月,我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以来,至1994年6月底止,已有69个市县向42.67万户职工出售公有住房2472万平方米,约占公房存量的1/3,其中:以综合价购房取得全部产权的占79%。还有47个市、县3365万平方米公房调整了租金;有59个市、县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已交纳公积金的职工为217万人,约占全省应交公积金职工总数的50%,有55个市、县开展集资合作建房,参加集资合作建房职工6万人.共筹集资金13.88亿元,其中职工个人集资10.17亿元,已建房238万平方米.通过房改已归集住房基金43亿元,福利性住房制度开始…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建筑设计标准、家庭全生命周期和保障收入线三个维度,探索了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测算出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的最大值、动态的住房保障面积以及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最小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配租型和配售型的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确定方法,最后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杭斌  余峰 《统计研究》2018,35(7):102-114
笔者认为,收入不平等与家庭消费的关系与信贷约束程度以及家庭社会地位偏好有关。住房是典型的地位性商品,收入差距扩大时,人们为了维持或提高现有的相对地位会努力改善居住条件,住房攀比最终会导致全社会住房面积标准提高和房价上涨。在信贷缺乏的环境中,购房标准提高和房价上涨意味着家庭未来遭遇流动性约束的风险加大,为此,家庭在增加购房预算的同时会抑制日常消费。利用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的微观跟踪调查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支持了我们的观点:(1)周围人群的住房面积的扩大,会促使家庭选择购买更大的房子。并且,攀比效应对住房需求的刺激作用明显大于房价上涨对住房需求的抑制作用。(2)家庭平均住房面积扩大和房价上涨都与收入不平等引发的住房攀比有关。(3)收入不平等对城镇家庭消费皆有拉动作用和抑制作用。(4)潜在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与家庭地位等级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新的公房租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牵动着全国老百姓的心 ,本文通过对住房租售比价的公式推导和实际应用 ,结合我国目前出台的住房制度改革政策 ,对公房租金的合理定价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杭斌  修磊 《统计研究》2015,32(12):54-61
本文基于CFPS微观跟踪调查数据,从地位寻求角度分析了住房攀比行为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家庭对自身社会地位等级的主观评价与住房面积、消费水平、户主学历等因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住房面积攀比对城镇家庭消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③社会地位高的家庭的消费行为对其它家庭的示范效应显著,即中国城镇家庭存在向上攀比的地位寻求动机。  相似文献   

8.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从出售公房、调整租金到提倡个人买房的18年蹒跚路之后,终于在新世纪到来的前夕步入实质阶段:福利分房已成为历史,通过提高工资中的住房补贴,个人从市场找“家”正成为唯一选择。然而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和自己少得可怜的工资收入,都市人在购...  相似文献   

9.
当前房改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各地通过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出售公有住房、提租、集资建房等措施,到1999年底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1610亿元,为建立住房新制度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至今仍尚未建立完善的房改统计指标体系和正常的房改统计工作制度。致使工作中出现许多棘手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房改统计报表未列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仍属房改业务部门制定的专业统计报表,缺乏权威性、广泛性、统一性。二是现行房改情况报表一些指标设置不尽科学合理,难以准确填报,造成“失真”…  相似文献   

10.
一、树立现代消费观念 1.国家.消费信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国家要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一是加快改革福利型与供给型消费体制,全力启动住、行与教育消费.要加快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分配货币进程,推动已售公房和商品房上市流通.  相似文献   

11.
一、住房消费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住宅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8.5平方米,但是,在被调查的600多个城市中,居民住房面积不足4平方米的家庭就有400多万户。另外,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目前全国还有3300多万平方米的...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3月1日《质问'人均'统计数字》一文报道,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杨慎谈到,"15年来,我国一直用'人均住房面积'来反映据居民住房水平,这一指标是很不科学的,当官的、有钱的永远住的是大房子,有的别墅售楼广告牌标明200-400平方米,可职工的住房大都在几十平方米,把那些官人和富人阶层的住房面积平均到普通  相似文献   

13.
杭斌 《统计研究》2014,31(9):31-36
住房不仅兼有消费和投资功能,而且还是家庭社会地位的象征。对社会地位的关注会促使人们把更多的资源从非地位性商品转向地位性商品,从而扭曲资源配置。本文首次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利用CHFS数据对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需求行为和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具有明显的地位特征,家庭居住面积不断扩大与地位攀比有关。2.无论是中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住房面积扩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都是显著的。而房价上涨仅抑制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对高收入家庭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核算资料失真   主要包括①原始凭证失真:自制或外来的各种原始凭证与实际的经济业务不符;②会计账簿失真:不依法建账,不按规定设置账户,故意造成漏登、错登、重登现象,虚增发生额、余额等;③公计报表失真:会计人员故意违反制度要求,捏造篡改会计报表数据,使会计报表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单位经济活动情况,致使会计报表与经济业务或发生的经济事实产生严重偏差.……  相似文献   

15.
平均数,想接受你不容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选利 《统计与决策》2003,(10):106-107
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3月1日<质问‘人均'统计数字>一文报道,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杨慎谈到,"15年来,我国一直用‘人均住房面积'来反映居民住房水平,这一指标是很不科学的,当官的、有钱的永远住的是大房子,有的别墅售楼广告牌标明200-400平方米,可职工的住房大都在几十平方米,把那些官人和富人阶层的住房面积平均到普通老百姓头上,这能算得上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吗?"  相似文献   

16.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必要的条件,在人民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住水平(包括住房面积、间数、设施和住房消费情况等)已经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会计和统计是我国经济信息生产的两大领域,许多统计信息是通过对会计信息的收集和加工而形成的,企业会计信息是统计的基础资料.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是统计数据水分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多年从事财务会计工作,也经历了我国多次的会计制度变革,对有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有过深刻的思考,深感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人们习惯上将住房市场的流通结构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简单地说,所谓一级市场主要是指增量房产的买卖与租赁,即新建商品住房的流通市场。所谓二级市场,主要是指存量房产的买卖和租赁,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二手房流通市场。二手房的最大特点是已经在政府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完成初始登记后再次上市交易,我国目前允许上市交易的二手房主要包括商品房、自建房、相关政策许可上市交易的二手公房(房改房)、拆迁房、经济适用房、解困房、  相似文献   

19.
当前会计管理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资料是企业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经营管理中 70 %的数据是会计提供的 ,为此会计资料失真给宏观经济带来了极大危害 ,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防止会计资料失真已迫在眉睫。一、会计资料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一 )虚列收入。表现在已销售合同 ,预付帐款做收入。虚列收入是某些领导为骗取“乌纱帽”的资本 ,表面上看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利润指标 ,实际上滋长了浮夸风 ,是现在企业领导认识上的原因 ,所谓“官随数长”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二 )虚构成本。表现在多转或少转成本 ,该…  相似文献   

20.
一、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外在表现   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5种表现形式,它们是会计核算失真、成本失真、资产计价失真、往来款项失真和经营成果失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