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惟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历史上,农村金融在扶植农村经济,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合作社在综合考虑农村金融需求和现实矛盾以及在农村发展信贷的制约因素基础上,如何实现对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农民贷款难问题,将社会焦点和矛头都集中到承担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身上,一夜之间信用合作社似乎成了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千古罪人".因此,人们把解决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如何支持"三农"的厚望,寄托于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农民贷款难问题,将社会焦点和矛头都集中到承担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身上,一夜之间信用合作社似乎成了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千古罪人”。因此,人们把解决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如何支持“三农”的厚望,寄托于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制。 那么,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实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制,能否实现上述目标呢?如果按现有江苏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制思路,实现上述目标的难度十分大。这是因为,江苏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制不仅存在着制度安排上的缺陷,而且改制后的金融活动和业务有可能受政策模糊不清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农村金融存在农村信用合作社“一社独大”的局面,农信社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农村金融的有效竞争,降低了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山东莘县农村金融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就和问题,提出农村金融改革建议,即打破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垄断地位,建立与农村多种融资需求相匹配,政策性、商业性、社区性、普惠制、合作制和民间金融等多种金融组织并存的竞争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力量.然而,作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农村信用合作社从设立之初就名不副实,虽历经改革,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加强对其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国国情,从农村信用合作社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监管的相关制度、配套措施等方面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监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各地全面开展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但改革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文章针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及深化改革的制约因素,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至关重要,经过历次的农村金融改革,农村正规金融主要依赖于农村信用合作社,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农村民间金融的客观存在和不断发展壮大,使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化、法制化意义重大,论文肯定了农村民间金融的重要性,试图探讨农村民间金融正规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与金融的有效支持,农村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客观反映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整体状况的基础上,对农村金融体系现存的主要问题及矛盾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提出改革与创新农村金融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必须重视金融支持作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农村消费的金融缺失,表现为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政策不健全、金融服务质量不高等。应立足扩大内需,特别要把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完善农村金融网点、创新金融产品、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以及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建设等方面,积极构建农村消费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农村金融在支持乡村产业振兴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利用好金融工具,努力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农村金融的产品与推广渠道,对振兴乡村产业十分重要。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服务过程依然面临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渠道相对单一、农村金融领域供给不足和供应成本高、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发挥。本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探究农村金融助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拓宽资金融资渠道,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等促进农村金融更好服务乡村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1978--2004年间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农民收入增长状况随着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是变化存在滞后性。制度性与结构性因素,导致了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民收入的低效。由此提出建立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重塑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加强农村信贷的政策支持建议,以期提高农村金融支持农民收入的绩效。  相似文献   

12.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和金融的有效支持。资金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但现实中农村信贷资金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足并存。本文基于对当前各金融机构支农供给现状的分析,探究了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不足,就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供给功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和分散性特点,要求构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来覆盖农村金融市场,从而有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现行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体制、机制、方式上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支持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着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的作用。对农村金融供给和新农村金融需求多样性研究,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发展改革,解决当前农村金融的难题,将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创新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农村金融制度尤其是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农村信用社或信用社)制度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缺少实质性的变革。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滞后以及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产生了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及创新的强烈需求。本文拟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并提出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城乡间资源配置的结构和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农村金融发展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从多角度展开分析和恩考,如金融需求、金融文化、金融监管、公司治理、金融创新、政策支持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江西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从理论上探讨构建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金融体系的路径,最后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体系发展战略、农村金融整体布局、农村金融业务结构、农村金融组织创新以及农村金融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重构江西新农村建设金融体系的思路,以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所面临的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功能缺失,农村资金流失严重、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金融创新能力不足、服务功能缺失等困境因素的分析;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动力支持,体制环境,外部条件和发展平台等视角,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农村资金反哺回流机制、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完善风险保障机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内容等新农村建设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更好发挥邮政储蓄银行支持农村金融的作用,应明确其法律定位为准商业银行,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保障农村金融体系信贷投放能力。同时通过完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治理结构、给予实现政策性功能的优惠措施和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等,注重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生增长模型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储蓄率.通过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这三个决定因素的影响机制,建立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内生增长模型,运用相关数据分析衡量我国农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程度.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支持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我们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问题是中国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将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国际学术会议围绕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主题,就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发展、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研究、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供求问题、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研究动态、研究理论、方法创新等5个主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和交流,在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均衡、市场配置效率、农业产业链金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农村金融生态优化、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农村金融学科建设等问题的未来研究与政策改革上达成了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