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疾病污名是由与心理疾病有关的刻板印象引发的社会地位丧失和歧视,它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高校对心理危机大学生的筛查、早期干预及心理援助效果。高校心理援助机构可通过教育改变师生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创造更多机会让存在心理困扰的大学生与大众接触,帮助蒙受心理疾病污名的大学生摆脱自我污名,并不断提高心理援助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能力来应对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  相似文献   

2.
污名及其有效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我国污名现象日益突出的状况,阐述了污名的概念和类型,揭示了形成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等污名的社会认知过程,探索了消除污名的个体、群体和人际关系等层面上的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加速,社会转型逐步深入。伴随这一社会进程,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可是,令人困惑的是寻求专业帮助的青少年患者很少。对此矛盾的现象,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社会污名是导致青少年不去寻求专业帮助的主要原因。青少年害怕由于污名所带来的偏见、歧视和社会排斥,因而隐匿自己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歧视主要表现在自我偏见、担心公开、自我接受及社会关系等四个方面。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歧视与艾滋病本身的特殊性、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污名化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排斥密切相关。消解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歧视,必须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消除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污名,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排斥,充分发挥国家在消解艾滋病患者自我歧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是一种具备严重污名化特征的疾病,艾滋病人及其家庭成员会受到与此有关的污名歧视。艾滋病人通常采取隐瞒或暴露的策略进行污名控制,这会造成个人压力增加、妨碍病人获得治疗等。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背景下,认真开展并切实做好一对一的个别化工作、家庭护理小组工作、社区教育、制定和完善相关社会政策等实务,可降低污名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经典的污名化理论对污名做了分类但没有阐明各类污名之间的关系。随着医学人类学兴起,艾滋病污名与社会身份污名的交互现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污名具有传递性和交互性,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相互作用、吸收彼此的社会文化内涵,甚至通过交互作用再生出新的污名。这些规律和特点在艾滋病污名中表现得尤其突出,不利于有效解决业已存在相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污名是移民在地化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学界对于污名与认同的关系的认识仍有待深入。通过对一个位于吴江东太湖流域的移民社会的考察,发现移民在与本地人的污名互动中形成了多样化的认同分类,即原籍认同分类“河南人 - 苏北人 - 本地人”、地方认同分类“太湖人 - 高田人”以及污名分类“太湖强盗 - 高田蛮子”。 污名互动表面上制造了社会的分裂,但实际上强调了不同社群的共存关系,其对于移民完成在地化和认同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从污名切入进行移民认同的研究时,应在污名互动中全面考察互动各方的污名规范与污名实践,从而解答充满污名的社会如何具备共同体的可能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福利、污名以及福利污名等概念的论述,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体系,阐述了基于家计调查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给受助者带来“污名感”的原因。同时结合“污名”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如何化解公众在接受救助过程中被“污名化”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探索如何实现在不损害公众的主观福利的前提下,增加公众的客观福利的健康、有序的社会救助体系。进而确保在社会救助的实施过程中,真正地做到增加公众的整体福利。  相似文献   

9.
[摘要]在灾难人类学的研究范畴内,人祸是灾难的一部分。从人类学整体论的角度,以艾滋病为例分析人祸的特点,不仅可以发现艾滋病不单是生理上真实的疾病,同时也是社会建构观念下的疾病。对艾滋病的理解可分为四个层面:艾滋病病毒层面、流行病和公共卫生层面、社会影响因素的层面及社会与文化建构的层面。作为一种人祸,不仅要看到生理的艾滋病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死亡数字,同时也不能忽略社会属性给这类疾病带来的社会舆论、歧视和污名。  相似文献   

10.
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针对不同群体的污名现象。文章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湖北人”污名为例,结合风险社会理论分析了风险社会中的污名现象。研究发现,风险社会中的污名现象表现出突发性、内隐性和单向性等突出特点,社会风险及其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信任危机以及风险意识的形成和传播等因素共同导致了污名的产生和扩散。污名应对的中国经验表明,结合风险社会的特点,通过政府、专家、媒体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有助于提升预防风险和治理风险的能力,合力消除污名,这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也应进行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身份是从自我与社会互动的角度对个人和群体进行多面性的有序建构。传统社会中,传统的想象和污名化构筑了社会等级的结构,并形成了对渔民的偏见与歧视。而被污名化的渔民却产生了对"污名的认同",并呈现于日常社会生活的一些方面。可见,在传统时代,渔民底边身份的形成和污名化与国家权力和主流社会的排斥不无关系。考察渔民身份的多重性,是对太湖渔业文化的尊重与保护,是践行费孝通先生倡导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理念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2.
对近代上海苏北人的“污名化”是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的一种社会现象。苏北人之所以成为偏见和歧视的对象,是由多重因素共同建构的结果。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近代上海苏北人遭受“污名化”的过程,并就其中污名建构的原因和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污名研究的深入,媒介在污名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公认。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在污名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表征。本研究以腾讯新闻中1686条包含“广告”的新闻为对象,探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对广告污名的特征:不被关注,即使关注也是被主要当做一种并不重要的社会现象进行关注;在关注过程中,更多关注负面和短板。在分析成因时,本研究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两级信源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媒介污名广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污名作为贬抑的标志,不仅造成社会排斥与社会交往矛盾,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绊脚石.近年来,针对精神疾病、肥胖、边缘群体等的污名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污名化问题也成为了考察群际关系与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以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两大群体为研究对象,选取共计120名被试,分别通过外显测量及内隐测量的方式考察两大群体间的污名现状,探讨是否存在交互污名现象.结果表明,农民工群体对城市居民群体有着外显污名化的倾向而内隐污名效应并不显著;相反,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群体的外显污名较为缓和而仍存在较为显著的内隐污名.  相似文献   

15.
社会歧视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社会群体的不公平、不合理、排斥性的社会行为或制度安排。身份歧视、职业歧视、人格歧视等是语言中存在的社会歧视现象,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语言中存在的社会歧视现象,有助于探讨语言歧视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受助对象角度分析低保救助资源的有效配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救助管理水平提供了新视角。福利污名为这一分析视角提供了有价值的概念工具,本文借助这一概念工具分析我国城市低保救助中的福利污名问题。分析发现,超过半数低保受助对象因申领低保救助而感受到了污名化,感受到更多邻居非议的低保对象同时也感受到更多个人心理污名。街道及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友好态度反而强化了低保对象的个人污名感。低保对象所体验到的福利污名程度与其对低保制度执行的公平性感知密切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受助对象所感受到的福利污名会降低其对低保制度的利用。因此,关注低保救助中的福利污名问题,增进受助对象的主观福利,是提升我国低保救助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方第华 《新天地》2011,(10):17-17
癔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在初中低年级学生中经常发生。我根据多年教育教学过程中攮辟和帮助癔症心理疾病的学生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危害性及经验教训,呼吁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校园心理疾病,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针对女性就业的身体歧视主要表现为身高歧视、容貌歧视、生育歧视、年龄歧视、血型歧视等,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相对饱和,劳动力供大于求,女性求职者处于弱势;目前我国平等就业保障机制存在弊端,不能对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给予有力的制衡;社会偏见。为避免身体歧视的社会危害,必须从两方面着手:在现有体制下防范身体歧视;制定专门法,成立专门机构,制约身体歧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普遍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现象,就业歧视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建立和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是根治就业歧视、维护公民平等就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当务之急。现从就业歧视的界定入手,在分析我国现有立法不完善的情况,并从实体方面和程序方面为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提出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提要]近年来,各种热点事件引来媒体对凉山的聚焦,这些如同扩音般的效果放大了社会对凉山彝族的关注。文章探讨了近代以来学术研究对凉山州持续的深入,民主改革及民族调查以来诗歌影视等文艺对凉山叙写影响的不断扩展,这些与媒体的聚焦形成对应,使凉山彝族研究逐渐发热,并且在最近几年持续加热。落后、贫困相伴随的标签化,使外界对凉山的认识复杂化。凉山脱贫后媒体的关注会趋向稳定,而学术研究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加热时期。这一方面为凉山带来美名,同时也出现了污名与歧视现象,应该加以重视并找到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