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市场逐渐丰富起来,竞争品牌也在逐渐增加,就消费者而言,选择商品的机会增加了,对于生活自由度的提高有很多好处,但对于厂商而言,市场竞争的压力也就加大了。厂家更关心的是如何让消费者保持对于自己品牌的固定选择,即保持对该品牌的忠诚,消费者对于特定品牌固定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不同品牌汽车之间的激烈竞争不断加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变得多样化,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汽车生产厂商除了要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品牌和服务以外,还需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及心理需求,以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两个中档轿车品牌——帕萨特和马自达6为例,收集7个城市消费者的1 440份调查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功能属性、品牌个性和品牌资产对消费者购买汽车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功能属性越强,消费者感知的品牌资产越高;(2)功能属性和品牌个性对购买决策的作用,完全被品牌资产中介;(3)消费者感知的品牌资产越高,购买意愿就越强;(4)品牌个性对于品牌资产的影响因品牌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一汽大众品牌是目前主流的德系品牌,深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虽然在温州地区,日系车曾经一度称霸,但经过几年品牌的积淀,消费者对汽车认识度的提升,一汽大众品牌慢慢占据了不少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导向下的品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品牌赢得消费者与保持住消费者的能力上,对品牌竞争力的测评也主要是对这两种能力进行测评.以移动通信市场为例,从移动通信品牌的这两种能力入手,以传播、产品、价格、服务四个方面来反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将消费者对企业的好感度作为附加竞争力,这样我们就可构建起品牌竞争力的外显型市场测量模型和品牌竞争力的要素构建型市场测量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对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竞争力进行测评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品牌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品牌传播理论研究需要进行全新的思考。当前,品牌理论研究的重点逐渐从品牌形象研究、品牌资产研究、品牌战略研究等转向品牌关系研究。在消费者—品牌关系的研究中,当前的核心主题包括:品牌关系质量及其测量维度、品牌关系中的消费者动机、情感性心理依附、消费者参与的有效途径、品牌关系质量的中介因素、强品牌关系形成的关键驱动力、品牌关系中的心理和行为研究、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消费者—品牌关系的研究存在研究方法单一、实证研究和本土化研究有待深入的不足。未来需要从研究技术演进、学科视角交叉化、研究逻辑转型、研究主体扩大等方面去拓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品牌的印记取决于消费者的认同感,品牌渴望从这种认同感中找寻和挖掘品牌文化,因为品牌文化具有更优势的消费者忠诚度。忠诚度包含了对于品牌的认知及品牌触感,加强了品牌的黏性,能深度强化和标示消费者的真实意愿。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好品牌背后都有许多口口相传的精彩故事,凡是成功的品牌,都很擅长发掘、整理和叙述故事,他们懂得如何把品牌发展的历史脉络、品牌的内涵、品牌的精神,向消费者娓娓道来,并在潜移默化中向消费者灌输品牌理念。品牌就是讲故事。  相似文献   

9.
基于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品牌价值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品牌从本质上说传递的是一个信息,它本身代表了企业某个品牌的名称、声誉、价格、属性和利益等丰富内涵。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而品牌在消费者购物行为中是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它满足了消费者哪些心理,又是怎样满足?文章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课题,从品牌的价值、文化、个性等角度说明品牌如何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8,(3):53-53
1.消费者较难追究厂家责任 很多消费者购买汽车是冲着汽车品牌和汽车制造厂家的名气去的,并以为实力雄厚的汽车制造厂家会对全部汽车问题负责,其实这是错误的。合同讲究相对性,汽车生产厂家只对汽车质量缺陷负责,而进入市场后新车如果有瑕疵或损失、只能由汽车销售商负责、消费者不能直接追究厂家责任。  相似文献   

11.
杨云 《国际公关》2014,(6):78-79
正每一年的双十一都是一场消费者的狂欢,而在传播公司的业务中,双十一也成为众多品牌和产品摩拳擦掌的战场。创造差异化的传播触动点、制造更强大的引流效应、完成从品牌宣传、搜集客户、完成交易到售后口碑营销的全过程,这些都已为我们所熟知。但在双十一的电商盛宴中,我们却鲜见汽车客户的身影,一边是汽车客户急切希望拥抱电商的需求,一边是汽车电商中品牌传播的稀缺,在传播和营销日益销售导向的今天,传播从业人员如何打破汽车电商营销当前的一些桎梏?本文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尝试从品牌心理契约违背角度,运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时下频频出现的消费者抵制品牌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各维度的品牌心理契约违背(交易型、关系型、理念型)对消费者抵制行为的不同影响,并检验了品牌认同在各维度的品牌心理契约违背和消费者抵制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多语言文化环境中开展广告活动采用当地语言,还是全国性标准语更有助于提高广告说服力是营销管理决策中的常见问题。研究结果认为:本地消费者偏好地方语广告,而外地消费者偏好标准语广告,在本地消费者中,上层社会经济地位的消费者对两种语言的广告无显著偏好差异,而中层和下层的消费者则更偏好地方语广告;对于立足发展区域品牌或欲获得区域竞争优势的企业而言,采用方言广告更能突出品牌的区域特性,也更能获得本地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定位于中、下层消费者的产品可以用方言将广告本土化、平民化,而面向上层消费者的高档产品广告则更宜采用标准语言,以有利于保持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高端、可靠形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汽车色彩的设计上,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跟风、效仿成为我国汽车色彩设计发展过程的一种现象,这不利于我国汽车发展。因此,我国本土汽车产业发展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对国内企业、产品、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分析,设立专门的色彩研发团队和机构,创新汽车色彩设计,树立国产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5.
国内众多家纺连锁经营品牌竞争激烈,企业为了提高有效产出,需要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和加盟商动态,对产品和企业经营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依据市场调研和企业实践,对一般消费者、品牌消费者、品牌加盟商进行调研和访谈,运用频率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探索消费者对家纺产品的偏好、消费习惯、影响顾客购买行为等因素。同时,通过分析加盟商对家纺连锁企业诸因素的满意度评价,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为提高家纺企业连锁经营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少即是多     
也许现在这个时代真的可以被称为消费者品牌时代了,在我们还在晃神的功夫,一切都被置换了。品牌给予消费者想象空间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需要的是品牌能够被消费者创意和被大众联想,这种空间换位的消费思想,就必须让品牌进行改变,迫使自身能适应新的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17.
南欧 《今日南国》2010,(1):53-53
沃尔玛正在利用其相对垄断的零售和采购优势对宝洁这些品牌制造商发起一场场隐形的战争。以前人们总认为卖场品牌低档,令消费者没面子,如今看来这种想法颇显幼稚在美国。据最近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美国只有29%的消费者认为,制造商品牌配得上其高昂价格;仅有16%的消费者认为,自有品牌商品比制造商品牌商品差。而在德国,因自有品牌产品的大举侵占市场,  相似文献   

18.
品牌评价对品牌忠诚有着决定性作用。但我国目前的品牌评价研究还建立在消费者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很难准确诠释后现代消费者作为社会人及心理人对品牌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为此,引入象征意义这一构念,在实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消费实际,对非理性消费条件下消费者的品牌评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品牌关系质量理论,从品牌关系强度、品牌关系持续度和品牌关系干扰度三个维度,构建了过失型食品伤害危机情境下食品企业品牌关系质量对消费者宽恕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采集414份消费者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品牌依赖、品牌亲密、品牌承诺和品牌忠诚对消费者宽恕意愿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品牌忠诚是最重要影响因素,品牌承诺是第二重要影响因素;品牌风险和品牌伤害对消费者宽恕意愿有着不同程度的负向显著影响,其中品牌伤害比品牌风险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负向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品牌的相互竞争,作为品牌第一要素的品牌名称备受关注.以暗示性品牌名称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暗示性品牌名称对消费者决策影响的研究成果,基于关联网络理论和精细加工模型,将消费者性别和消费者介入度两个变量引入至暗示性品牌名称的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名称暗示性会与性别、介入度等产生交互作用,影响消费者的品牌信任、品牌评价、品牌情感和购买意向.相对于非暗示性的品牌名称,男性消费者更容易对暗示性的品牌名称产生正面的品牌信任和品牌情感,以及较高的品牌评价和购买意向,而品牌名称暗示性对女性消费者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相对于高介入度产品,低介入度产品的暗示性品牌名称更容易对消费者的品牌评价、品牌情感和购买意向产生显著影响.此外,还验证了品牌信任的中介变量作用.这一方面完善了暗示性品牌名称这一领域的研究,充实了有关性别及消费者介入度作为消费者决策调节变量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根据消费者不同性别及不同介入度,选择合适的品牌命名策略及实施有效的品牌战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