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学校艺术教育主要存在着"四化"问题:第一,艺术教育技能化;第二,艺术教育德育化;第三,艺术教育机械化;第四,艺术教育边缘化.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一是教育体制现状对当前艺术教育的影响;二是艺术教育自身发展的滞后性对当前艺术教育的影响.我国艺术教育的唯一出路,就是走向以交往、对话为根本特征的生态式艺术教育.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有机融合的艺术教育,它强调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活动内容的综合性、活动过程的整体性、活动开展的交往性和师生互动的平等性.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艺术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完善计划,精心组织;加强艺术教育的方向和根本:用发展的思路加强艺术教育,用创新的精神和改革的魄力开创艺术教育的新局面;加强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正确的艺术教育价值观、反映艺术教育理念的管理哲学、展示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道德规范、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加强艺术教育的环境和载体:文化环境、人文环境、课堂阵地、活动载体;加强艺术教育的措施和保证:建立科学有效的活动体系,保证充足的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2.
社区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娜 《东岳论丛》2001,22(5):30-32
人的社会化 ,实际上是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规范化 ,是人适应社会要求 ,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至关重要。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 ,在人的社会化历程中有着其他教育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 ,尤其应重视社区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今后我国应大力加强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3.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目标,后者也对前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正在力图通过立法引领法治化变革,以实现这一目标。在现实和功能逻辑的共同作用下,现有的营商环境地方立法以省级地方性法规为主导,存在指标性、重复性和促进性等共性,可能导致静态化、保守化与形式化,阻碍立法改革功能的实现,其根源在于现实与功能的偏差。在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营商环境地方立法需要继续立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调整的规范化、省际要素流动与配置创新机制的制度化和多元社会共治的实效化等问题导向,方能弥合偏差。据此,营商环境地方立法应当标定规范功能,确立以结构性治理为内核的调整性功能、以制度性改革为方式的规范性功能和以平权型关系为目的的沟通性功能。进而依据功能指引革新立法技术,具体包括营商环境立法的精细化、营商环境事权配置的科学化和充实营商环境法律规范的激励性等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生态性功能注重"人—自然一社会"的和谐统一,强调受教育者生态伦理、生态人格、生态智慧和生态保护能力的培养。这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有机契合的,是高校德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构建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功能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指导,从理论教育、环境熏陶和实践养成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王爽 《南方论刊》2012,(5):75-76,72
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来达到预防性的目的,继续坚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发展性功能,建立多级心理咨询网络起到治疗性的作用,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张丽波 《理论界》2002,(4):76-76
美术教学与美育,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必然是教育作用的因果关系。美术学科的美育,是借学科自身的特定规律,利用视觉空间艺术的可感作用,通过“双基”教学活动,对学生施行影响的。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称情感教育、美感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美育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  相似文献   

7.
开展公共艺术教育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丰 《阴山学刊》2008,21(6):106-110
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陶冶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健康心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按照教育部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总体要求,各高校都应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合理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还应进一步规范和深化课外艺术活动,使其制度化、多样化、深入化、普及化,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会,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也在随之改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而呈现新特点,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效,是摆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听觉艺术逐渐转向视觉艺术,发展成为形象和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以语言为中心的形态得以改变.纯听觉艺术受到视觉艺术发展的影响,开始由纯听觉艺术转向视听艺术.新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要求,在转向视听艺术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必然要适应新的环境.在当下的新媒介的环境中,想要让传统民族音乐在视觉化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就必须重视视觉文化对传统音乐的影响.传统民族音乐必须适应并利用新媒介,在立足音乐的基础上,融合视觉文化,寻求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艺术教育观念交流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影响中国现当代艺术教育观念演变的并非是单一的中国传统艺术教育观念,也不单纯是来自西方的种种艺术教育思想,而是这两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决定了中国现当代艺术教育观念演变过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合理发展全民艺术教育,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的精神结构自身的全面和谐状态,是我们这个时代对艺术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历史经验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作者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应是“知识人”与“文化人”的结合。艺术教育使人在“内敛”的同时,又有“外显”态度和方法;获得的“动物性”的幸福,而又不违“社会性”的要求;在“实力”的基础上,增加了“魅力”,提高竞争力。非艺术类专业的艺术教育是成为艺术“消费者”的条件,其形式可以是简易、活泼、轻松、通俗的,应当更多地有“民间意识”,而在艺术内容上则要坚持严格标准,要用大学的文化取向引导社会文化趋向,而非相反。艺术教育要“扬优”与“护短”结合,注意发现学生的天赋、背景和爱好,指导他们形成个性专长。隐性课程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显著,要主动创建优质的环境,放大、校正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涵盖了政治、思想、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娱乐、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是一所学校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包括学校的传统、格调、校风、学风、精神的历史积淀,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师生共同创造并享有,以倡导和树立良好校风、学风,以培养“四有”合格人才为宗旨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是中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引导人、凝聚人、约束人、熏陶人、激励人、影响人、锻炼人等重要教育作用。切实加强中专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中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影响人一生成长的关键因素有三个:遗传、环境和教育。遗传因素通过遗传基因决定着人的生理特点,制约着人的自然性;环境和教育则决定了人的社会性,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将会造就出具有不同人格的人。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它的“产品”应该是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德、智、体、  相似文献   

14.
论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成光 《天府新论》2004,1(2):136-139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最伟大的教育家 ,其教育思想极为丰富。他关于教育的作用、目的、原则等方面的基本观点 ,即教育是从属于政治艺术的一种艺术 ,教育应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教育应当“效法自然”。这些教育观点对西方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我国教育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成人教育发展与学习化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教育是面向社会所有成人的一种学习、教育形式,在学习化社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促进学习化社会建设发展的主渠道;但成人教育的发展,需要学习化社会建设的大环境的支撑;学习化社会的政策环境、法规环境、财政环境,是成人教育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环境;成人教育发展与学习化社会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是关于艺术教育与审美素质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主要回答艺术教育对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有无影响;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有什么内容的影响;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式实现这种影响等四个问题。这项研究是在高等师范教育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本课题通过五年的实验研究,结论是:艺术教育对高师学生审美素质有很大的影响,高师学生审美素质主要通过艺术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得以形成;艺术教育对高师学生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三个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整体效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刘理  赖静  袁俏 《云梦学刊》2006,27(6):125-128
从教育学视角看,高校教学工作评估确保了教育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在高校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机融合,使高校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机构和人的特殊实践活动方式的本质特征得到彰显;引导高校回归教育本质,凸显育人的本体性功能,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内部规律得不到尊重、教育本质特征被忽视的状况;促进了高校对专业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生发展等教育本身的关注,变“听上级的话”“、跟市场走”为按教育规律办学,从而引导我国高校沿着高校的正确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艺术界理论来探讨艺术经典化问题,为这一问题的深入展开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和理论资源。确切地说,从艺术界理论所涉及的制度环境、惯例以及作品遴选者这三个方面出发,可以将艺术界在艺术的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一揭示出来。其中,制度环境与惯例在一定程度上规定和制约了经典遴选的规则;而作为实际参与经典化过程的作品遴选者,则对作品的发掘、传播及其经典地位的确立,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素质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是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实现教育的服务性功能。素质教育是对教育方针的全新阐释 ,是对教育思想认识的深化 ,是对教育观念的界定。综合素质由素质模块融合构成 ,有四个素质模块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王春雨 《理论界》2004,(1):145-145
邓小平立足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教育现代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进行系统地全面科学的论证。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科学性,是指引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社会现代化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和综合进化的过程,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有意识地改变人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社会实践过程。人是社会的主体,因而也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社会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的现代化。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而且具有促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