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沙底拾贝     
郁达夫与安庆学校 我自幼喜爱文学,当然知道郁达夫。在大学中文系的课堂上,总要大讲特讲郁达夫。也要求学生必须读他的作品。因为他是同鲁迅一起编杂志的文学青年。他是受中共领导的左翼作家。他是日本人杀害的中国烈士(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追认)。可是我却实在只知其名,而不大知其实。  相似文献   

2.
<正> 一般比较重视鲁迅大革命时期从“逆子贰臣”到“现代革命圣人”的思想转变,但忽略了作为文学家鲁迅的文学观的变化。同时对他早年发生的另一次重大思想转变研究不够。我们拟把鲁迅的两次转变结合起来,把他的思想和艺术结合起来,对鲁迅作一考察。否定——鲁迅的自觉扬弃在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进行坚决否定与无情批判的过程中,鲁迅也进行着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最醒目的是他对文艺的态度。他从1906年弃医学文后,对文艺的作用备极推崇,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第一要著是改变国民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呐喊·自序》)但二十五年后,鲁迅却说:“我想,文学文学,是最不中用的,没有力量的人讲的”……(《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虽然鲁迅此后并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论(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论(下)王富仁在讲现代主义文学的时候,我们往往把30年代左翼文学排斥在外,这是不合理的。鲁迅的《故事新编》完成于30年代,是左翼文学的一部分,把它放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一部全新的历史小说。它的时间观念不是纯现实性的,而是现实性与主观性...  相似文献   

4.
在一九三六年鲁迅逝世之前不久,捷克著名的汉学家普实克曾经写信给鲁迅,请他提供一篇关于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的论文作参考,鲁迅当时觉得这是一件为难的事。现在我有机会参加西安地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让我谈谈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我觉得这同样也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5.
我为什么讲这个题目?因为这个题目是有争议的,很多人认为今天不需要鲁迅。而我很坚定地说,我们今天依然需要鲁迅。下面我来陈述一下我们今天为什么需要鲁迅,讲一个我理解的鲁迅。我先从一件小事情说起,就是前年,拍摄了一部电影叫《鲁迅》,在拍的过程中,曾经征求过我的意见。我就提了一个很不客气的一个意见。说这个电影的中心是要表现一个人情味的鲁迅,写了很多很富有人的情性的鲁迅,就是塑造了一个好爸爸、好老师、好丈夫、好朋友的这么一个鲁迅。当然,  相似文献   

6.
潘炳皋的文学活动及其与鲁迅的一次会面苏庆昌1932年11月,鲁迅由上海北上省亲,到北京(当时叫北平)探视病中的母亲。在北京居住的半个月当中,鲁迅应邀到北大二院、辅仁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师范大学、中国大学做了讲演,这就是有名的“北平五讲”。去师范大学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论(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论(上)王富仁一我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论》①中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从鲁迅《狂人日记》开始至今的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实际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并不等同于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它有自己独立的表现形式和特...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看到一位同志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个小标题,叫做“以鲁迅的精神来研究鲁迅”。这话我很赞同。究竟什么叫做鲁迅精神呢?讲得人很多,我不敢下定义。大家都是研究鲁迅的专家,鲁迅作品的爱好者,尽管说法不同,但有一个精神是相通的,那就是鲁迅的为人,鲁迅的崇高人格和他的伟大作品。现在,中央  相似文献   

9.
回答关于鲁迅杂文中的几个典故问题——致华中师范学院《花边文学》注释小组鲁迅《花边文学》注释小组: 三、四天前,你组曹刘两同志来,问我关于张献忠在四川的杀人问题,临走时留下《〈花边文学〉在注释中的疑难问题》一份。我当时漫谈了我对张献忠在四川杀人问题的看法,没有  相似文献   

10.
三心二意看文学──关于世纪之交的文学处境与选择滕云1994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纪之交:文学的处境与选择”研讨会上,众说纷坛,有希冀,有忧患,有困惑。我的发言讲了三句话:用社会心看文学,用平常心看文学,用文学心看文学。我的意思,当前文学景气欠佳,不着急不...  相似文献   

11.
鲁迅和现在     
我不认识鲁迅,那是因为余生也晚,但我一直把鲁迅当作我最尊敬的老师。我写杂文,很主要一个原因是受了鲁迅的影响,我是那些想沿着鲁迅开辟的中国新杂文的道路前进的人中之一个。回过头来看,四十多年了,没有多少的成绩,但我并不后悔。我不认为鲁迅是什么超人,他只不过是对文学有深刻理解,又很有才能的文学家;除此外,他还是二十世  相似文献   

12.
丁玲和鲁迅     
我不愿讲死无对证的话,更不愿借鲁迅以抬高自已,因此我一直沉默着…… ——丁玲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夏目漱石的文学因缘既有思想内容上的文明批判,亦有表现技巧上的反语讽刺。尽管鲁迅与夏目漱石之间的影响研究中存在着泛化的现象,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于鲁迅在文明批判上所受夏目漱石《我是猫》的影响还缺乏全面深入的反思。鲁迅对夏目漱石《我是猫》“异类叙述视角”的接受与改造,体现在他的文明批判与国民性批判上,并且暗含着二人在文学趣味和风格上的相似性。当然,由于历史语境与文化背景的异同,鲁迅对“异类叙述”的艺术处理表现出不同于夏目漱石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二马之喻”和“冰之喻”———略谈鲁迅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学的分途郜元宝1“新文学”即“心文学”谈鲁迅,必须指向鲁迅的心,否则谈的就是别人,不是鲁迅。那奇气萦绕的文章,那率性而为的行事,都显示着心性的深沉博大。鲁迅的活泼跳动的心,潜伏时像神秘的深的湖...  相似文献   

15.
如果从文学和文化精神的角度看,20世纪中国离不开鲁迅这个名字。换言之,鲁迅是作为文学和文化的象征符号在一个世纪里熠熠生辉的。这就是为什么在鲁迅逝世后,他被赋予了“民族魂”的伟大称号。但也应该承认,一个世纪以来,对鲁迅的理解和看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它一直存在着这样两种错误倾向:或者过于贬损和否定鲁迅的价值和意义,或者过于将鲁迅拔高以至于神化。这就严重影响了对鲁迅的正确评价以及学习和借鉴。在新的世纪里,鲁迅研究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恐怕还是将鲁迅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实事求是地探讨鲁迅的伟大及其局限性。因…  相似文献   

16.
竹内好的《鲁迅》是日本鲁迅研究界的奠基之作。他认为启蒙者鲁迅只是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从外部被解释的鲁迅,生成启蒙者鲁迅的是文学者鲁迅这个终极之场。竹内好追问文学者鲁迅形成的回心时刻,认为鲁迅在写作《狂人日记》之前的十年沉默期间,有一个获得文学自觉的时刻,这以后鲁迅坚持了文学者的基本立场,以此去直面各种话语环境。竹内好《鲁迅》开创了一种鲁迅研究范式,即不是单单注重鲁迅的思想文化意义,而更注重鲁迅本人的生命体验如何在他的文学活动中如熔岩得以赋型的研究。这对过于强调鲁迅的思想文化价值而忽视鲁迅的文学体验的中国学界,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80年鲁迅文学翻译研究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 《社会科学研究》2007,9(3):181-186
鲁迅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文学翻译,但对鲁迅的文学翻译,学术界却研究得非常少,也不重视。大致说来,迄今鲁迅的文学翻译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鲁迅与外国文学的关系;鲁迅的翻译理论;鲁迅的翻译实践。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回顾和总结近80年的鲁迅文学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说不尽的鲁迅及其他李小山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如果抹去鲁迅、胡适、郁达夫、林语堂等人,将是不可想象的。文学在中国同样标志着文化发展中的最高水准,完全可以说,没有一个现代哲学家、社会学家或任何其他人文学科研究者能与鲁迅所代表的文学家相提并论。文学在各种压...  相似文献   

19.
陈毅和鲁迅     
“并世不识面,文藻实我师。”这是陈毅同志在1955年2月初参观了上海的鲁迅故居之后所题的诗句。句短意赅,是陈毅同志热爱鲁迅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他和鲁迅关系的真实写照。 早在1924年,陈毅同志在北京中法大学学习时,经由著名文学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的王统照先生的介绍,加入了这个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团体。基于“为人生”的共同文学见解,鲁迅先生与这个进步文学团体保持着经常的密切联系。1925年3月,陈毅同志发表论文《我们的生活》,在回顾五四文学革命战绩时,陈毅同志特别称道鲁迅先生的小说和郭沫若同志的新诗。同时,陈毅同志提出了“不是在向大众撤谎”的文学见解。这正与鲁迅先生的主张不谋而合。鲁迅先生在同年七月写的《论“睁了眼  相似文献   

20.
我觉得,与鲁迅那些在语言战场上横冲直撞的大量的杂文创作相比,鲁迅的由《呐喊》而《彷徨》而《故事新编》的小说创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对语言革命的作用却更富理性意味。这首先表现在鲁迅的小说创作对欧化/口语化二元对立的消解。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远远不只是一个语言领域中的新旧更替问题。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水火不容,与其说是不同的语言冲突,倒不如说是不同意识形态间的搏斗。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更多的亦是借“文学”浇“革命”之块垒。在革命的喧嚣声中,没有人意识到应用书面语/文学书面语的区别。文学革命首当其冲的焦点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