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亡王九年"不应该是携惠王被晋文侯杀后的九年,而应为周幽王亡后的九年。"廿又一年"应属晋文侯二十一年(公元前760年)。周幽王亡年(公元前770年)与晋文侯二十一年中间正好相隔整整十年。考虑到文侯迎立平王需要一个过程,时间可能会有一年半载的差异,那么九年之说也就顺理成章了。  相似文献   

2.
清华简《系年》第二章言周幽王被杀后,"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是为攜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随后,晋文侯立周平王于京师,立三年乃东徙于成周。按照此段文字之语法关系与语序,"周亡王九年"应理解作攜王被晋文侯杀后,周王朝乃有九年无王,而周平王是在无王九年后方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正义引《汲冢书纪年》云,在攜王立前平王已以太子身份先立,并被称为"天王"。攜王被立后,出现"周二王并立"局面。可见《系年》实际是不承认攜王在位时平王先已被立为王,而《纪年》则强调平王之太子与"天王"身份。二者所以发生差别的原因,应是缘于各自所本记述此段史实的史官之立场与史观之不同。依照《系年》,周平王被晋文侯拥立时间与史载晋文侯及与晋文侯共同辅佐平王的郑武公等人的生存年代有悖,《系年》所云攜王二十一年被晋文侯所杀,很可能是晋文侯二十一年之误,与一说古本《纪年》自殇叔四年(即周幽王元年)后以晋纪年合。  相似文献   

3.
《正月》为周大夫刺幽王致使宗周灭亡之作,《雨无正》为携王余臣的暬御之臣表达自己面对"二王并立"政治格局时怨忧情绪之作,此五诗皆作于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骊山之难、西周覆灭、卫武公率兵救周、平王宜臼与携王余臣"二王并立"之初,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之前;《都人士》为周大夫美平王自西申东归镐京时万民麕集、观者如都热烈场面之作,《鱼藻》为周平王大夫美平王自西申归镐京后宴享群臣之作,此二诗当作于平王自西申东归镐京之时,在东迁洛邑之前,当周平王元年(前770年)顷。上述四诗,皆作于西周覆亡之后,平王东迁之前,即平王仍都于镐京之时所作,皆属西都之雅。  相似文献   

4.
根据《古本竹书纪年》载"懿王元年天再旦",及古书说"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判断周懿王日食应发生在公元前953年3月19日,此年即懿王元年。恭王元年、孝王元年、夷王元年应分别为前982、前920、前912年,故对这段金文历谱重新排列。此外,关于周朝总年数及小盂鼎的年历问题均有所补正。  相似文献   

5.
<孔子诗论>分别评论了<诗经> "风"、"雅"、"颂"中的一些诗歌.尤其是对<周颂>诸篇的评论,显示了孔子对周先王之德的重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敬德、天命等思想,这些思想源自西周而又与西周有所不同.由以德论诗出发,孔子所说的"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意",表明他对诗歌、音乐教化作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1 战国时期赵国迁都邯郸的时间,《史记·赵世家》作赵敬侯元年(前386),称:“赵始都邯郸.”对于这个记载,历代学者并未提了异议,至明代董说撰《七国考》却产生了疑问,他在卷三《赵都邑》邯郸条说:“赵敬侯元年,始都邯郸.……按《史记·六国年表》:周安王之十六年,赵敬侯之元年.烈王之二年,赵成侯之元年.成侯二十二年,魏克邯郸,是年显王之十六年.二十四年,魏归邯郸.若敬侯已都邯郸,魏克其国都而赵不亡,何也?至显王二十二年,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是年肃侯之三年也.意此时赵方都邯郸,盖肃侯徙都,非敬侯也.”  相似文献   

7.
史念海先生此文发表于《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据此文可知,洛阳做为中国统一王朝的都城的时间共为770年。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至周赦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君奔秦邑废,共达515年。东汉光武建元元年(公元25年)至汉献帝建元元年(196年)复归洛阳,其中移都长安5年减去,共达167年。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至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又惠帝光熙元年(306年)至怀帝永嘉6年(312年),洛阳为晋都先后共47年。洛阳在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为隋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谢保成先生关于《贞观政要》成书时间意见的商讨.笔者认为,《贞观政要》成书时间在开元九年九月至十年十月之间,着手编辑的时间的上限可以定在长安元年(公元701年),正式的编辑时间可以定在开元八年五月至十年十月之间.谢保成先生则认为,《贞观政要》"着手编录"大约"始于开元五年(717年);正式编录时间在开元八至九年(720~721年),而"基本撰成"时间的下限在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呈玄宗的时间在开元十七年(729年).故其意见不为笔者所同意.  相似文献   

9.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自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86年)共二百多年的历史.<左传>的开篇之所以选"郑伯克段于鄢",除"郑伯克段于鄢"一事刚好发生在隐公元年之外,还有一主要原因就是"郑伯克段于鄢"一事在<左传>中起"开宗明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杜勇 《中州学刊》2023,(2):130-140+2
在传统认知上,幽王失国,平王东迁,是前后两年相继发生的事情。近年清华简《系年》问世后,人们始知平王东迁经历了多种力量的角逐和漫长的历史岁月,形成两周之际重大的历史变局。依清华简《系年》所示,幽王死后,携王立二十一年,复经无王九年,平王被正式迎立,三年后东迁洛邑,此时已到了平王三十四年(公元前737年)。这一时间节点,粗看起来似已超出助力东迁事宜的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在位年代的下限,然据新出清华简《系年》、古本《竹书纪年》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记晋、郑、秦三君年代详加考察,发现均有舛误,实际上他们都是在平王三十四年东迁之后辞世的。在这个乱云飞渡的历史过程中,东周国家虽遭内乱外患的严重打击,但文明未曾中断,重启了接续发展的新历程。  相似文献   

11.
王宇 《浙江社会科学》2012,(7):119-125,159
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中以"二度抽离"批评现有的宋明理学研究,在历史学界和中哲史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本文试图从南宋浙东学派的早期领袖吕祖谦在乾道九年至淳熙元年间,就薛季宣《墓志铭》和《伊洛渊源录》的取材问题与朱熹发生的思想碰撞,分析这一碰撞的实质就是南宋前期程学(包括朱熹)在发展中出现了"二度抽离"的动向,而南宋浙东学派则试图扭转"二度抽离",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学术实践,并与朱熹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辩论。本文尽管不认同余著对"二度抽离"始作俑者的认定,但认为"二度抽离"实为认识南宋思想分野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汉代典客、大行、鸿胪之递嬗,过去因臣瓒、颜师古等人关于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已改典客为大鸿胪之说而导致混乱,其说与西汉一代实际任职者情况不符,可以否定。《史记.景帝本纪》和《汉书.百官公卿表》关于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典客为大行,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大行为大鸿胪的记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汉简《朝律》的发现可以证明汉七年朝会中的"大行"为"典客"之属官,他们分工合作为朝会司仪。他们负责陈设的"九宾",由西汉前期的"诸侯"、"群臣"二元组合至西汉后期以后发展为"王侯"、"百官"和"匈奴侍子"为代表的外宾的三元组合,但他们又均被纳入汉朝的百官秩次等级体系之中,从这个角度而言,汉代九宾体系实际上已经转变为一元性的——以汉官秩次等级为轴心的新的"九宾"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关于周平王东迁洛邑的原因,自《史记》提出“周避大戎难,东徙邑”的历史性结论后,两千年来,为学者所遵循。直到近现代,一些学者才对史迁说提出异议,如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就指出:“《史记》谓平王避犬戎东迁。大戎助平王杀父,乃友非敌,不必避也。”现代学者王玉哲还据《国语·郑语》中史伯语指出:“当时势力较强者为申、吕,西夷犬戎均属附从地位,……平王何用远避?”①于是产生了平王东迁是为了“投戎②”、“避秦③”等新说。以上钱、王诸说主要是针对《史记》周、秦二《本纪》而发的。因为据二《本纪》,从申候召西夷犬戎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述仲雍的有关生平事迹:南方的"吴"本来叫做"虞",是太伯、仲雍所立,故仲雍又名虞仲;《论语·微子》中的"虞仲"非太伯之弟仲雍,而应该是别有其人;太伯是由于仲雍的意见,才最终下定了辞让君位的决心;太伯"端委以治"而仲雍"断发文身",体现了仲雍的聪睿和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5.
武则天从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逝参与决政,次年临朝称制,至天授元年(690年)代唐立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颇多建树,本文撒开女皇多彩多姿的画面与某些暗淡色泽,择取她立周、继周的成败,主要从文化思想角度,作些探索,以就正于方家。一武则天为立周在舆论制造和行动预演两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可谓得心应手,本文为便于论述起见,将两者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周人在泾渭流域发祥,受商朝策封,自称"西土之人",称商王畿为"中国".武王灭纣后,饼商王畿入周王畿,称关中-洛邑-朝歌一线为"中国",在"中国"之内分封采邑,承认周边氏族势力为诸侯,"中国"词称具有了明确的地域、民族、文化和主权归属意义.成王与周公东征,巩固了王畿,并灭掉周边旧氏族,分封鲁、齐、燕、晋等诸侯,致周文化与各地文化逐渐融合,周民族与各地民族逐渐融合,至春秋战国时王畿与诸侯国差异消失,中原各国与秦楚吴越的差异消失,九州认同为"中国","中国"词称的地域、民族、文化和主权归属意义再次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张淑一 《社会科学》2022,(1):169-174
上博楚竹书《吴命》简8下有"先王姑姊大姬"句,学界较为一致地认为"大姬"即西周初年陈胡公满的配偶及周武王之女大姬。大姬在西周初年的妇女中被较多提及,与周人的"吾女"观念有关,但这种世系关系已经很遥远的"吾女",仅具有某些礼仪上、政治上的意义,"大姬"更多被与周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拿来作为谴责或讨伐陈国的借口。《吴命》中之告劳简文所指应该是鲁哀公元年、六年吴王夫差两次伐陈之事,"大姬"亦是吴国对陈宣示武力时的一个饰辞。  相似文献   

18.
北陛石     
<正>鲁北陛刻石,简称北陛石,1942年出土于曲阜城东周公庙东侧高地。石长95cm,宽42cm,厚20cm。其一侧刻有"鲁六年九月所造北陛"九字,由此可知此石刻于鲁恭王六年,即汉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为迄今国内已发现的西汉早期刻石之一。所刻九字篆隶并用,为研究西汉书体的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陛石出土后运至北京,初存古物研究所,后存北京大学图书馆,1980年移存曲阜孔庙,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相似文献   

19.
<诗经>小雅中的六篇"笙诗",自汉代以来就有"有其义而亡其辞"说、"本无文辞"说以及汉代古文家之伪造说等多种不同的解释.其中,"有其义而亡其辞"说,虽是毛诗序之作者的杜撰,但其历经自汉至宋众多学者的反复增益,虽不可全信却也有其合理之处;宋人反复张扬的"本无文辞"说,因为与<诗经>作品命名的一般规律明显不符,其臆断之嫌也是一目了然的;汉代古文家之伪造篇名之说,也因为与<仪礼·乡饮酒礼><燕礼>明确记载了六篇"笙诗"名称的现实不符,所以,也难以取信.因此,"文辞亡逸"说才是真正的可信之说.  相似文献   

20.
俞兆鹏 《天府新论》2005,(1):119-121
当代大多数中国货币史权威学者都认为赵宋王朝最早的钱币是"宋元通宝",其铸造年代在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其实,宋朝最早的钱币应称"宋通元宝",其铸造时间在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